大雨
3月8日晚上7點,委內瑞拉全國代表大會舉行特別全會。會議開完,副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成為代總統。第二天,選舉委員會宣布:將在4月14日舉行總統選舉。
身材魁梧,蓄著濃密胡須,只有50歲的尼古拉斯·馬杜羅,是已故總統的“欽定”繼任者。3個月前,查韋斯第一次明確表示,假如無法繼續(xù)總統職務,“請大家一定推選他!”他說,這個決定發(fā)自內心,“像天上的滿月一樣清晰”。
翻開馬杜羅的履歷,平實而可靠。他文化不高,從政前僅是加拉加斯的地鐵司機。1992年,查韋斯政變失敗,入獄服刑,馬杜羅發(fā)動群眾走上街頭,讓妻子聯系法律界同行,不斷向政府施壓,呼吁提前釋放。
1994年,查韋斯出獄,馬杜羅夫婦成為他身邊最親近的人。2002年,查韋斯提拔馬杜羅到議會擔任議長,馬杜羅脫掉皺巴巴的工作服,換上熨貼合身的西裝,欣然赴任。4年以后,成為外交部長。
查韋斯的最后幾年,兩人如影隨形。2012年,查韋斯競選自己的第四個總統任期,馬杜羅重拾舊業(yè),開著卡車到處拉票,查韋斯則在演講中處處拿馬杜羅說事兒:“他當初就是個司機,可是你們看現在變化多大?”
這樣的經歷,讓馬杜羅的政治傾向耐人尋味。
有人心存朦朧的期待。他們說,馬杜羅多年擔任工會主席,他待人溫和,善于溝通和談判。當外長時,成功化解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的宿怨。查韋斯極力打壓的中產階級,大概可以和他坐到一起,“談點積極的變化”。
有人擔心他蕭規(guī)曹隨。查韋斯提拔部下,從不偏重個人能力,而是先看政治是否可靠。多年來,馬杜羅處處唯領袖馬首是瞻,演講措辭激烈,仿佛查韋斯第二,從來沒聽他說過自己的觀點。新總統選這樣一個人,靠譜嗎?
也有人覺得他壓不住陣。在查韋斯留下的班底里,盡管人人忠于領袖,但是山頭林立,派系爭斗復雜。馬杜羅在軍界的支持率僅有9.8%,這也算是不利的一面。
堅持查韋斯的路線?還是適當調整,緩和日益緊張的國內矛盾?直到今天,馬杜羅還在選擇沉默。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民意支持率,比主要反對派領袖略高一些。但是分析家仍然憂慮地表示:這是因為查韋斯的巨大影響還沒有完全消失的緣故。
查韋斯留給繼任的,是一副不好挑的擔子。
委內瑞拉是拉美第五大經濟體,可是過去10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始終在拉美國家中墊底。委內瑞拉中央銀行稱,今年2月,貨幣玻利瓦爾對美元比價貶值30%,通貨膨脹率高達22.2%。
石油出口,是委內瑞拉最大的經濟收入。在歐佩克里,查韋斯是出了名的鷹派,他要求嚴格執(zhí)行石油限產政策,以此維持較高的石油價位。過去10年,世界石油價格飆升10倍,他的手里,本來不該差錢。
可是長期以來,查韋斯忙著從石油經濟里抽取財富,對內填補社會福利計劃,對外支援拉美左翼運動。他好像忘了,應該從里面留一點“體己”,反哺石油工業(yè),同時搭建更為合理的工業(yè)布局,讓老百姓“均貧富”以后,還能“共富貴”。
這么做的結果是,部分改善了草根的生活,卻耽誤了經濟發(fā)展,一度實力雄厚的石油工業(yè),也開始坐吃山空。2008年,委內瑞拉每天可以生產320萬桶原油,而到了去年,已經銳減到250萬桶。經濟學家說,查韋斯的社會福利計劃,“抽干了石油公司的每一滴血。”
2002年底,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發(fā)動罷工,查韋斯一口氣開除掉40%的員工,絕大多數是技術骨干。他對石油公司的控制變得更強,可是抽掉了石油產業(yè)的根基。委內瑞拉的經濟問題,越來越麻煩。
最明顯的變化是物資短缺。為解決窮人生活問題,查韋斯開辦大量廉價超市,列出基本生活用品清單,嚴格限制零售價格??墒窃谪浖苌希瑡雰耗蚱?、面粉、玉米粉等生活必需品還是經常缺檔斷貨。每當超市通知來貨,門口立刻排起搶購的長龍。
裙帶關系,任人唯親,查韋斯大肆批評的“不正之風”,他的政府也難以避免。查韋斯的父親是州長,他的幾個弟弟,兩個進了內閣,一個做了薩瓦內塔市長。批評者說,數以億計的石油美元被查韋斯送進神秘的發(fā)展基金,根本沒有登記入賬。
這些錢,有的可能被貪官中飽私囊,更多的則因各級決策者的低級失誤白白蒸發(fā)。媒體披露說,在政府管理的卡貝略港,2011年有超過12萬噸糧食在烈日下腐爛發(fā)臭。同年5月,國家牛肉短缺,政府至少處理掉40名哄抬物價的肉商,有些人是從軍營里被帶走的。
《泰晤士報》報道,2007年以來,擁有一技之長的醫(yī)生、律師、工程師和科研人員紛紛移民。澳大利亞、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他們最想去的地方。剛剛進入2013年,已經有經濟學家對委內瑞拉表達了悲觀情緒:“今年,這個國家的經濟一定大幅下滑?!?h3>鄰國:等待還是調整?
2012年12月8日,是個普通的周末,古巴電視臺突然中斷正常播出的電視連續(xù)劇,把鏡頭切換到加勒比海另一頭的加拉加斯。在委內瑞拉總統府,查韋斯正在發(fā)表電視講話,他說因為體內再次發(fā)現惡性腫瘤,所以還要到古巴接受治療。
古巴如此關注鄰國的變化,原因很好理解。它的對外貿易,有40%靠委內瑞拉完成。石油、冷杉木和低息貸款,是查韋斯送給古巴的最好禮物,加勒比島國一半的能源消耗,需要委內瑞拉保障。
從學生領袖到代總統
● 尼古拉斯· 馬杜羅,1962 年11 月23 日出生于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他曾是一名杰出的學生領袖。年輕時,他曾做過加拉加斯地鐵司機。后來,他成為地鐵系統工會主席。2006 年8 月9 日,他被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任命為外交部長,后又擔任副總統。2012年12 月8 日,他被查韋斯宣布為繼任者。
●根據委內瑞拉最高法院3 月8 日上午通過的決議,查韋斯逝世后,馬杜羅代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國家總統、政府首腦和軍隊總指揮官所有職能,并于30 天內組織總統選舉。馬杜羅代行總統職能期間,可以作為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且無須辭職。
大量進口石油的同時,古巴還向對方“出口”各類技術人才,其中包括受過良好培訓的教師、工人和醫(yī)護人員。出于革命友誼,委內瑞拉支付給他們的薪水,普遍高于正常水平。西方報紙估計,他們每年寄回去的崗位津貼,大約在20億到40億美元之間。
經驗證明,過于依賴某個伙伴,把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是很不明智的。歷史上,古巴和前蘇聯曾經關系密切,它和前蘇聯的貿易往來,占到國家外貿總量的80%。1991年蘇聯解體,古巴經濟跟著一蹶不振,很長時間才緩過來。
代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應該是古巴政府最中意的接班人。他是查韋斯“欽定”的繼承人,查韋斯在世的時候,永遠和他保持一致。查韋斯在古巴治病時,馬杜羅經常往返兩國之間,探視領袖,匯報工作。他和古巴方面,一向走得很近。
懷有同樣心思的,還有拉美左翼運動。查韋斯活著時,不斷用美元支援左翼國家,他和古巴、玻利維亞簽署經濟一體化協議,建立美洲玻利瓦爾同盟,成立南方銀行,和美國一手推動的美洲自由貿易區(qū)反復抗衡。
把權力交給馬杜羅時,查韋斯曾對他這樣評價:“他是百分之百的革命者,雖然年紀輕輕,但是經驗豐富?!边@句話,讓左翼運動心存期冀:查韋斯猝然離世,已經給我們沉重打擊,而馬杜羅的崛起,號召力雖然大不如前任,但是至少,不會讓左翼運動雪上加霜吧?
有人笑,就有人哭。假如馬杜羅當選,美國恐怕大皺眉頭。2011年,美國財政部扣留數名委內瑞拉公民,宣布他們走私毒品,時任外長的馬杜羅立刻發(fā)表聲明,批評他們“正在試圖把自己變成世界警察”,而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根本沒有資格對我們指手劃腳”。
馬杜羅自己的經歷,也有足夠理由敵視美國。2006年,剛剛當上外長,他在肯尼迪國際機場登機,居然因為安全原因遭到扣押。馬杜羅氣憤不已,把美國政府稱為“納粹”和“種族主義分子”:“根本沒把拉美國家視為平等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