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孟桃
閱讀理解是英語教學中重點,也是各省對口高考英語試卷命題的重點。由于這種題型能有效地考查考生運用英語的分析理解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信息概括能力、時空理解能力、準確把握主旨等綜合能力,所以在高考整個試試卷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每小題賦分最高的考題。本文向考生介紹閱讀理題若干復習對策。
一是熟悉題型
縱觀各省對口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的命題趨勢,試卷一般是給出4~5篇短文,每篇短文100個單詞左右,附加3~5個考題,體裁大至分為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其中以記敘文為主、輔之以一篇科技文的短文。根據(jù)閱讀理解對考生綜合能力測試要求,閱讀理解題大致可歸納以下五類題型:
1.“題旨題”。這類題主要考查考對文章的理解程度,考查內(nèi)容包括作者寫作的目的、文章的中心思想等,要求考生能概括出中心思想、分析出段落大意、歸納出文中的重要情節(jié)或人物環(huán)境特點。命題者常用“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The following best title of the text…..”、“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等有關提問語??忌挥性谧x懂全文的基礎上,才能從四個備選項中鎖定答案。
2.“細節(jié)題”。這類題主要考查與主題有關的時間、地點、人物、發(fā)展過程、結局等細節(jié)環(huán)節(jié)??忌话銘獜呐c文章情節(jié)有關的“7w1h”(who、what、which、when、where、why、how)細節(jié)中選定答案,切不可望文生義。
3.“詞義題”。這類題考查的詞句往往不只是體現(xiàn)表層含義,而是要求考生根據(jù)上下文、前后語法關系、跨文化差異角度等方面分析其深層意義。答題時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從文中出現(xiàn)的同義詞、反義詞、近義詞、構詞法等方面尋找正確答案。
4.“寓意題”。這類題主要考查點在于:作者往往期待讀者讀了文章后知道如何按某種方式去思考,但其觀點、含義等常隱含在文章之中而沒有明確表示出來。答題時盡可能尋找到作者寫作的“suggest”(暗示語)或“should”(確定語)等詞語,在通盤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
5.“推理題”。這類題的答案選擇往往無所謂正確與錯誤之別,而是最佳與最差之分,命題者往往要求考生根據(jù)文章所給信息材料的表述推斷作者的態(tài)度和傾向。這類問題作者常用infer(推論語)、conclude(結論語)等詞語表述。因此答題時要按照文章事件發(fā)生的內(nèi)容過程和邏輯關系,做出符合原文邏輯或主旨的結論或推論,從而確定正確答案。
二是把握復習要點
在平時總復習訓練中,建議考生做到如下幾點:
1、擴大詞匯量和閱讀量。首先根據(jù)考綱規(guī)定,應掌握3000~4000個單詞,為此要系統(tǒng)復習基礎詞匯,熟練掌握已學過的單詞、詞組、句型及其搭配。同時適當擴展一些對派生詞、復合詞的復習。第二、要注意文章的題材、體裁,要選擇篇幅長度適中,信息量比較充分的材料。
2、加強快速閱讀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主要包括:寬視幅閱讀、快速閱讀、眼腦同時活動、將整體閱讀和理解放在首位、學會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和短語意義的能力等。在“快”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及分析能力。
3、有計劃、有目的、定時、限時進行對自己的閱讀訓練,為高考解題時穩(wěn)定的答題心理作好準備。
三是掌握答題技巧
例如以2008年江蘇省對口高考英語試題中的一道閱讀理解題為例,試題略。
1.瀏覽全文、抓住中心
首先速看文后附給的幾個考題以及備選答案,這樣帶著問題,以較快速度將文章瀏覽一遍,注意首尾段和首尾句中主題句(劃線部分),了解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學無止境”、“一個人學得越多,問題就越多”。從而把握文章的主題和脈絡,摘取有用的材料,舍棄無關信息,這樣憑著快速閱讀帶來的語感,初步確定第4小題答案為C。
2.細讀全文、突出推理
對于未能立即確定的答案,應在仔細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分析作者的觀點和寫作意圖,注意事情的起因、時間、地點、出現(xiàn)的人物以及結局等細節(jié),搞清與考題有關的“7w1h”細節(jié),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識進行分析、推理、推敲,最后選出正確答案。如第1小題,從第2句含義知一般看法是:“教師問題比學生多”,但從轉折詞“On the contrary”可知一個學生持相反觀點,故確定本小題答案為D。又如第2小題,分析細節(jié):文中主人公形象地將師生已有的知識(未知知識、存在問題)分別用兩個圓內(nèi)部(外部)大小表示(重疊部分為師生共同掌握的知識),顯然,教師大圓線比較長,故教師問題理應比學生多,故確定本小題答案為C。在此基礎上很容易確定第3小題答案為A。
3.掌握方法,學會巧解
備選答案難以區(qū)分差異時,應從邏輯上來推斷,亦可用反證法加以區(qū)分或逐一排除干擾項。如第5小題,四個選項文中都提及,但從第1句中邏輯隱含關系看,文中的教師出名是因為他的知識豐富的緣故,故確定本小題答案為C。
4.復讀全文、驗證答案
在選出全部答案后,應將答案帶入問題中重讀全文,看前后意思是否貫穿,有無矛盾,若前后不一致或意思矛盾,則要考慮重選答案。
四是克服答題誤區(qū)
1.草率答題
命題者在設計四個選項時常常給出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這種答案干擾性很強,容易迷惑考生。如果在發(fā)現(xiàn)一個看似正確答案時就草率定案,往往會掉進命題者設計的陷阱。必須在理解材料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四個備選答案進行分析比較,去偽存真,方可選出正確答案。
2.憑主觀印象
少數(shù)閱讀理解題根據(jù)生活常識就可選出答案,但大多數(shù)題則必須按照原文來定答案。因此考生一定要排除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經(jīng)歷和已有的知識等主觀因素的干擾,按照文章實際反映的情況來選擇答案。
3.囫圇解答
不少考生在未完全讀懂文章時就匆忙定案,結果往往選錯。因此對尚未弄懂的內(nèi)容,如果時間允許的活,一定要慢速多讀幾遍,直到讀懂時再確定答案。
4.忽略時間
做閱讀理解題一定要從整體上控制時間,時間分配可根據(jù)文章的難易程度確定。文中一兩處沒弄懂的地方,可暫時擱置一邊,等全部題做完后,再回頭處理。因為做完題后,考生的心情相對放松,常常會產(chǎn)生新的思路、新的靈感。即使做完題時間所剩無必,再把未處理的題猜測一下也不晚。否則只“盯”在難題上,既會影響解題情緒,也會耽擱寫作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