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娟
鏡頭1
放飛夢想 揚帆遠航——NOC主題征文活動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本屆NOC活動設立了“中國夢”大主題下的在線征文,具體包括“我的未來,我的夢”、“勵志成功,始于信念”和“放飛夢想,揚帆遠航”三個主題。征文活動得到了全國各地參賽選手的積極響應。他們從自身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fā),結合在參加NOC活動中的感受和體會展開構思和創(chuàng)作。
7月21日下午的學生決賽頒獎儀式上,兩位參加主題征文的優(yōu)秀選手進行了借助“信息化”方式的現(xiàn)場演講。他們邊演講邊展示PPT,圖文聲情并貌。記者對他們進行了采訪,嘗試走進孩子們心中的“中國夢”。
來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實驗中學的張易平同學,她演講的題目是《結緣NOC,夢想啟航時》。據(jù)了解,張易平從第九屆開始連續(xù)三屆參加了NOC活動,比賽項目先后涉及漫畫創(chuàng)作、主題網(wǎng)頁制作和綜合實踐能力賽項。談起與NOC的結緣,張易平顯得非常自豪:“第一次(第九屆)參加NOC比賽,我就獲得了漫畫創(chuàng)作賽項的一等獎,當時的心情非常興奮,但是第一次還是挺緊張的;第二次站在NOC的賽場上,平添了一份從容和自信,那次比賽同樣沒有讓我失望,我獲得了主題網(wǎng)頁制作賽項一等獎第一名的好成績,在感到歡欣鼓舞的同時,我體會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當記者好奇于她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會不會影響學習時,這位略顯成熟的女孩子表現(xiàn)出與其年齡不太相稱的淡定:“凡事都有兩面性,付出的同時一定會有收獲,我們每個人都要樂觀積極地看待事物。比如我參加NOC大賽,要完成作品、準備答辯,雖然與不參賽的同學比較,平時的學習時間減少了,但我也得到了鍛煉,比賽增強了我的應變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些都是書本上不能學到的寶貴的實踐知識。”
“NOC對于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成長經(jīng)歷,為了參賽我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第十屆NOC活動我參加的主題網(wǎng)頁制作賽項,從前期的資料收集、實地考察,到后來的資料整理、撰寫文稿,再到最后的網(wǎng)頁制作環(huán)節(jié),都是我們團隊共同奮斗的見證。而今年參加的綜合實踐能力賽項,由于其涉及范圍廣、知識跨度大、與生活結合密切、答題時間緊,非常考驗選手的綜合素質。我平時注意翻看大量的書籍,積累大量信息,也做了大量的模擬題。今天我能站在這里演講,也是實現(xiàn)了我的一個夢想?!睆堃灼秸f。
重慶市江津區(qū)四牌坊小學校的辜飛云同學演講的題目是《起航,我的中國夢》,這位還在上小學的小選手有一個大大的夢想——成為一名“程序架構師”。
“我的這個夢想源于三歲時一次偶然的‘鋼珠情緣。那時,爸爸為開發(fā)我的智力,讓我接觸了計算機里的‘彈鋼珠游戲:一塊水平的擋板由鼠標控制,然后一個彈球發(fā)射,把上方的墻撞碎,掉下來用擋板去接住,再次反彈上去……一個旁人看來如此幼稚的游戲,我卻玩得不亦樂乎,甚至覺得具有挑戰(zhàn)性?!惫硷w云回憶道。
據(jù)了解,辜飛云今年參加的賽項是機器人創(chuàng)意闖關(RTEC)競賽。他從參賽中增長了見識,學到了很多計算機應用知識,尤其在比賽中與隊友們分工合作,讓他懂得要團結一致、精誠合作在像機器人這種團體比賽中的重要性。
采訪的最后,辜飛云表示,要將機器人這一愛好一直延續(xù)下去。“想象一下,你陳述的每一個算法、每一個理念都通過計算機被程序員寫成一句句代碼,編譯成一個個強大的軟件……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說到這里,這個一臉稚氣的孩子顯得信心滿滿。
鏡頭2
梅傳?。涸诿繉肗OC決賽中實現(xiàn)一個“創(chuàng)新夢”
在本屆NOC數(shù)字化學習工具評優(yōu)賽項中,有一個名為《電與磁》的教學課件是整個賽項中的亮點之一。據(jù)賽項裁判長初娜娜介紹,此課件廣泛應用了Flash、3DMAX、MAYA等多種信息技術,以電子書的形式展示出了教學過程中所有有關“電與磁”的知識點,非常適合在教學過程中推廣應用。
這件作品的作者,是來自山東省東營市勝利四中的計算機老師梅傳俊。聽到要接受記者的采訪,梅老師虛心地記下將要訪問的問題,并再次返回賽場梳理思路。10分鐘后,梅老師笑容可掬地走出賽場,他謙和的態(tài)度和認真嚴謹?shù)膶W術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們。
據(jù)了解,山東省東營市勝利四中從1997年便開始進行多媒體創(chuàng)作課程的研究工作,目前所有的教室都配備了白板。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油田職工子弟,家庭條件優(yōu)越,家庭計算機普及率基本上達到了百分之百。由于計算機教學起步早,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提高很快。
更為重要的是,學校每年都會利用暑期時間,組織入圍NOC決賽的老師進行專項培訓和指導。今年的數(shù)字化學習工具評優(yōu)賽項,勝利四中共來了十幾名參賽老師,梅傳俊既是參賽選手,同時兼任整個團隊的指導教師之一,為參賽選手進行技術指導。
“今年我是第四屆參加此賽項的比賽,第八屆獲得一等獎,第九屆和第十屆都獲得了恩歐希教育信息化發(fā)明創(chuàng)新獎。時至今日,多媒體已經(jīng)不單單作為一種演示工具,更成為了一種學習工具和探究工具。此賽項在推進多媒體教學在學校的普及、應用和提高方面發(fā)揮了很大作用?!闭勂鸲啻螀⒓覰OC的感受,梅老師高興地說。
“為了參加本屆比賽,我從去年第十屆NOC決賽結束后就開始進行選題策劃和設計工作,由于我是英語老師出身,并沒有多少專業(yè)背景,所以只能在平時付出比學科老師更多的辛苦努力,同時,作為多次參加NOC決賽的老選手和所在代表隊的技術指導老師,也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每年只有通過新奇的創(chuàng)意、周密的準備,最終推出好的作品,才更有說服力。”
“能夠在每屆NOC決賽中實現(xiàn)一個‘創(chuàng)新夢,我感到很幸福?!泵防蠋燆湴恋卣f,“就拿本次決賽的《電與磁》這件作品來說,作品旨在解決教學過程中有關電與磁的教學難點,以電子書的形式,以知識點為結構,將所有電與磁的內(nèi)容集合在一起,以動態(tài)展示與研究的方式展現(xiàn)。當然,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作品采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建模,但建模環(huán)節(jié)和貼圖都不夠精細,這個需要在今后的比賽中吸取經(jīng)驗,加以改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