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霞
中午,陽光暖洋洋地照在小鎮(zhèn)上,德國索斯特老城區(qū)的居民莫妮卡·施呂特坐在家門前休息,正當她感覺困意襲來時,忽然聽到一陣爭吵聲。
鄰居安娜家的小姐妹不知為什么在爭執(zhí),妹妹的臉上掛著晶瑩的淚珠,姐姐也漲紅著臉?!皩氊悅冊趺戳??”莫妮卡走過去將姐妹倆攬在胸前。
“姐姐弄壞了我的玩偶!”妹妹手里抱著一個布娃娃,它的小帽子被撕碎了。姐姐低著頭說:“我又不是故意的……”
“寶貝們,跟我來!”莫妮卡從自己做衣服剩下的布料里找出幾片碎布,坐在縫紉機前忙碌起來,不一會兒功夫,一頂小帽子就做好了,大小正合適,姐妹倆立刻破涕為笑。
第二天,另一個鄰居又帶來幾個殘破的玩偶,有的少了胳膊和腿,有的裙子被撕開了一條縫。鄰居有點不好意思地對莫妮卡說:“我看到你為布娃娃做的帽子了,手真巧呀!這幾個玩偶全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即使破舊了他們還舍不得扔掉,麻煩你幫忙補補吧……”莫妮卡二話不說把玩偶都留下了。
聽說莫妮卡會修補玩偶,越來越多的人紛紛慕名前來,從小就喜歡玩偶的莫妮卡干脆辦起了“玩偶診所”。就像醫(y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莫妮卡會根據(jù)玩偶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修補方法。
一次,一位名叫麗婭的小女孩不幸身患重病,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找回童年時弄丟的一只玩具熊,因為那是母親留給她的唯一禮物。
莫妮卡聽說了這件事,千方百計地四處搜集布料,經(jīng)過兩天兩夜的反復修改和縫補,終于做出了一只懷舊版的玩具熊。實現(xiàn)了愿望的麗婭因為心情愉悅,病情竟逐漸好轉(zhuǎn)起來。
盡管“玩偶診所”耗費了莫妮卡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她卻從來不收取任何費用。在她看來,能夠成功修補一個玩偶是無比開心的事。自25年前開辦玩偶診所以來,她共“收治”了1萬多個玩偶。
某年的感恩節(jié),由于兒女們遠在國外,莫妮卡獨自呆在空蕩蕩的房子里。這時,她忽然聽到窗外有動靜,抬頭一看,不知是誰在玻璃窗上掛了一串漂亮的千紙鶴。她走出門,發(fā)現(xiàn)家門前的臺階上擺著各種各樣的禮物。
正當莫妮卡疑惑不解時,安娜帶著孩子們一起來了。原來,莫妮卡用玩偶熊救治了一個小女孩的故事不知被誰發(fā)布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人建議應該回報這位像天使一樣善良的人,于是才有了這次送禮物活動。
“可是,我不是天使呀?!蹦菘ú缓靡馑嫉卣f。
“不,您救治過一萬多個玩偶,安慰了那么多失落的心靈,您就是天使!”安娜說完,在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她要帶著孩子們和莫妮卡一起共度節(jié)日。與此同時,門外前來為莫妮卡送禮物的人依然絡繹不絕,他們臉上都有共同的表情:感恩。索斯特老城區(qū)的居民們說,那年他們度過了一個最美好的感恩節(jié),因為有天使與大家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