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刑事訴訟法》的實施在擴大簡易程序案件的適用范圍的同時,明確了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派員出席法庭制度。該制度對公訴部門的工作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在有關部門就對簡易程序案件出庭作出規(guī)范之前,每個公訴人都有必要對簡易程序出庭制度進行探索以期不斷完善。
[關鍵詞]公訴案件;簡易程序;出庭
公訴案件簡易程序是指通過對刑事訴訟過程中的部分庭審程序加以簡化或省略,從而使案件得到快速處理的特別程序。其自1996年被寫入《刑事訴訟法》開始,在我國司法實踐中被廣泛采用,對節(jié)約訴訟資源、有效懲治犯罪具有重大意義。
1996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席法庭?!币虼嗽斐闪嗽谶^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簡易程序案件,公訴人的出庭情況基本為零,致使檢察機關無法行使法律監(jiān)督權,不能有效保障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權利,實現(xiàn)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的有效統(tǒng)一。也正是如此,學界對公訴案件簡易程序正當性一直質疑不斷。
2012年3月通過的新《刑事訴訟法》在擴大簡易程序適用范圍的同時,在第210條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毋庸置疑,公訴人出席簡易程序案件庭審,對保障實體公正以及程序公正,加強訴訟監(jiān)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司法實踐中也造成了訴訟效率降低、訴訟成本增加等問題。如何平衡公正與效率兩大價值目標,是對制定公訴案件簡易程序出庭制度的一個重大挑戰(zhàn)。
在現(xiàn)實司法實踐中,簡易程序在基層檢察院所占比率較大,以筆者所在的檢察院為例,2012年至今,簡易程序案件占全部案件的比率高達57.5%,而隨著新刑訴法中簡易程序適用范圍的擴大,這一比例將大幅度上升,而基層檢察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情況,人均辦案近百件,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簡易程序中硬性要求檢察機關派員出庭的規(guī)定對基層公訴工作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簡易程序案件的出庭效率成了基層檢察院所面臨的一個迫切問題。
這就要求立法部門或者司法部門要對刑事訴訟中簡易程序的相關規(guī)定進一步明確、細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如通過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文下發(fā)業(yè)務指導的方式,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規(guī)定,使基層人民檢察院公訴人在出席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法庭前,準確把握哪些程序應該如何簡化、簡化到何種程度;再如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新《刑事訴訟法》對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再出臺一系列審理簡易程序案件相關的規(guī)定,指導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簡易程序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也可以聯(lián)合下發(fā)具體規(guī)定,如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可以在庭審前確認是否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便于人民檢察院明確是否按簡易程序審理做出庭準備等內(nèi)容。也可以通過上級人民檢察院就刑事訴訟中的簡易程序制定規(guī)范性文件,自上而下地指導各基層人民檢察院實踐。在一定地域范圍內(nèi)統(tǒng)一執(zhí)行該簡易程序的執(zhí)行規(guī)范,使公訴人出席簡易程序案件法庭支持公訴之前如何準備和出庭時如何應對,是否宣讀起訴書、是否逐一宣讀證據(jù),或是簡要說明證據(jù)所要證明的問題,及卷宗裝訂需要哪些內(nèi)容、可以簡化哪些內(nèi)容等問題,有具體標準和操作規(guī)程可循。
但是新《刑事訴訟法》已經(jīng)實施了大半年的時間,關于簡易程序出庭制度,目前還是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模本,甚至連上級院的指導文件都少之又少,可以說,各級檢察院仍處于積極探索階段,安溪縣人民檢察院自2012年10月份以來全面推行簡易程序案件出庭制度,也就如何有效提高簡易程序案件辦案效率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通過同公安、法院等部門溝通、配合,形成了一套簡易程序案件辦理機制,有效提高了辦案效率。筆者認為在不違背簡易程序出庭的法律初衷的情況下,檢察機關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應對公訴案件簡易程序出庭制度:
一、建立簡易程序案件集中辦理制度
通過加強與公安、法院等部門的溝通,要求公安機關對可能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集中移送,檢察機關集中受理、集中起訴,法院集中開庭制度。同時建議法院對案件性質相同或相似的案件,盡量安排在同一時間段開庭,這樣不僅可以發(fā)揮規(guī)模效應,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量刑更加公平、均衡,同時法院也可以相對集中安排同一承辦人的案件,有效減少承辦人在兩院之間的奔波勞累,大大節(jié)約開庭時間,發(fā)揮簡易程序快速高效的優(yōu)勢,減少占用有限的司法資源。
二、簡化法律文書制作
主要是指簡化審查報告及各種書面文書的制作。對此,筆者認為成都市檢察院的模式可以被廣泛的采用(詳見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fā)的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出庭工作的通知》)。該市檢察院公訴部門通過制作簡易程序案件審查報告模板,讓案件承辦人員能夠通過“填空”的方式,填制事先成型的簡易程序案件審結報告模板,減少重復勞動,大大減少制作各種繁瑣文書的時間,有效提高辦案效率。當然,這些僅限于尚未實行網(wǎng)上辦公的檢察院。以安溪縣人民檢察院為例,目前辦案采用的是全省統(tǒng)一的網(wǎng)上辦公系統(tǒng),要求承辦人員在網(wǎng)上辦公系統(tǒng)做到實時錄入,并將實時錄入情況作為案管中心案件評查及基層院評比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在此情況下,顯然無法采用“成都模式”。但仍可通過簡化摘錄內(nèi)容,將審查報告中的摘錄做到“全面而不繁雜”,以此來達到減少閱卷時間,提高辦案效率的目的。
三、對簡易程序實行專人辦理、有選擇性的專人出庭制度
在案件受理后,實行同類案件專人辦理,以達到熟能生巧,大大提高辦案效率。通過在公訴部門內(nèi)部成立簡易程序專門辦理小組,做到簡易程序類案專人辦理,定期輪換,實現(xiàn)案件辦理的集中化、效率化、科學化。
關于有選擇性的專人出庭的問題。在目前新刑訴法修訂后擴大了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范圍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必然會大幅度增加,而經(jīng)過簡化處理的簡易程序公訴案件時間將會大大減少,這時如果公訴部門還是按照“誰承辦,誰出庭”的原始制度的話,就有可能出現(xiàn)承辦人在去法院路上花費的時間比各自庭審的時間還要多,從而增加了訴訟成本。筆者認為,此時,專人出庭制度就可以有效化解這個矛盾。尤其是對于某些類似的、案情較為簡單的案件,可以由承辦人通過委托專門人員出庭的方式來解決;當然,這種委托僅限于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的案件,對于案情復雜的案件還是應該堅持“誰承辦、誰出庭”的原則,以期達到有的放矢,取得最好的出庭效果。因為公訴工作畢竟不同于工廠作業(yè),公訴人員除了要有豐富的經(jīng)驗,辦案更講究親歷性,需要對案情有深入了解,如不加區(qū)分地實行專人出庭制度,勢必影響出庭效果。而有選擇性的專人出庭既保障了訴訟效率,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案件復雜可能出現(xiàn)的因專人不明案情導致不能應付突發(fā)狀況的情形。目前,安溪縣人民檢察院公訴部門也即是采用這種出庭辦法,即當天誰開庭的案件比較復雜,該辦案人員就要親自出席法庭,并承擔當天所有的簡易程序案件的出庭工作,而其他人員只需將需要注意的問題簡單交代就可以了,無需再在去法院的路上奔波。通過這半年多的運行,承辦人普遍認為這是既穩(wěn)妥又方便的辦法,對此反應良好。
四、在庭審過程中簡化庭審程序
新《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審判人員應當詢問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意見,告知被告人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法律規(guī)定,確認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钡诙僖皇l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經(jīng)審判人員許可,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同公訴人、自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互相辯論。”第二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jié)關于送達期限、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出示證據(jù)、法庭辯論程序規(guī)定的限制。但在判決宣告前應當聽取被告人的最后陳述意見?!庇纱丝梢?,新刑訴法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庭審程序還是做了一些規(guī)定,但是如果將簡易程序案件的庭審過程比作一座大樓的話,這些規(guī)定顯然只是大樓的主體框架結構,大樓真正想要順利運轉的話,還需要后來者對其加以砌磚和裝潢。在沒有司法解釋出來的情況下,就需要法律踐行者來加以不斷的探索。因此,筆者認為在不違背法律精神的情況下,不斷地嘗試通過對部分庭審程序的簡化處理,達到減少出庭時間,提高辦案效率。具體做法如下:1.簡化起訴書的宣讀內(nèi)容,在宣讀起訴書文號后,簡要宣讀經(jīng)審查認定的事實和提起公訴的罪名。以江蘇省南京市出臺的《簡易程序案件辦案模式改革實施方案》為例,其在規(guī)定中明確要求,公訴人在宣讀起訴書時,直接從“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部分開始宣讀,或者只宣讀起訴書文號、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省略自然情況、訴訟過程和證據(jù)部分。2.在庭審過程中,減少對被告人的訊問,對事實清楚,能不訊問的或者少訊問,盡量不問,將訊問緊緊圍繞可能產(chǎn)生爭議的焦點問題上,減少訊問時間。3.在舉證時,僅宣讀認定起訴書指控內(nèi)容的主要證據(jù)名稱,對于沒有爭議的證據(jù),不再做進一步的細化。4.在法庭辯論階段,不再發(fā)表公訴意見,將辯論重點放在量刑上。
當然,公訴部門在應對簡易程序出庭方面,既要考慮如何精簡案件辦理時間、提高辦案效率,更應該考慮設立簡易程序案件出庭的根本意義,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簡易程序案件的庭審法律監(jiān)督,確實充當好法律監(jiān)督者的角色,確保新《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規(guī)定之規(guī)定得到強有力的執(zhí)行,確實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并提出糾正意見。
[參考文獻]
[1]王齊暢.三項措施應對簡易程序修改[N].檢察日報.
[2]王方林.刑事簡易程序案件公訴人也應當出庭[J].檢察日報.
[3]史焱,趙明一.平衡的藝術:簡易程序公訴案件公訴人出庭的制度設計[J].
[4]楊宏.多措并舉推動簡易程序公訴人出庭制度[J].
[作者簡介]陳德藝(1984—),男,福建安溪人,福建省安溪縣人民檢察院公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