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賓
王石是名人,忙。他頭一天從國外飛回,第二天就投身此次“中外攝影家大PK”中,連時差都沒來得及倒。
在開幕式一露面,王石就成了焦點,同行、同事、游客等輪番與其合影,這使他作為“大PK”選手的講話倒像是在廣告中插播了一集電視劇。不過他關于“這樣的開幕式應該開一箱香檳”、“把‘大P K辦到國外去”的熱情倡議還是頗動人心。之后PK開始,華山道上也常有游客回首驚呼“王石”之后便追過來合影。29日下午,王石被國家氣象局團委到基層體驗生活的一群年輕人認出,并應邀參觀、簽名、合影,而后站在西峰氣象站內草坪上與他們分享了一番人生感悟。聞風而動的《華商報》更是派出五位精兵強將追到山上,使他不得不在用餐時接受采訪,邊吃邊談。西岳華山形似金元寶,當初即被帝王封禪主財,人們把在財富之山遇見富翁王石看作利好也是自然。被人圍觀、追訪不可避免地成了選手王石“大PK”的一部分。
王石攜一臺不太起眼的索尼RX1相機,加上黑白兩部iPhone5,使他更像游客。iPhone5捏在掌中,猶如獨行俠手握暗器,隨時出手而不引人注意,而“黑卡”則是重武器,遇到緊要處才使用。開幕式后他且行且止,邊走邊拍,由北峰而西峰、南峰、中峰,黃昏時分落腳東峰。一路上盡管不斷轉換角色,以微笑示人,但王石始終在拍照。他說:“拍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我很認真。”他把名聲所累變成了拍照的機會,不停地拍景拍人,包括保安、記者。即便如此,無奈之時也難免。當天華山的早晨先雪后雨,繼而雨霽云起,天開畫圖,驚現(xiàn)多年未見的好天氣,而此時行至金鎖關的王石正與舊日相識的獨臂挑夫何天武晤面聊天。盡管內心著急,他還是若無其事地摟著何天武自拍合影,而放棄了對良辰美景的拍攝。
從2002年2月起,王石先后登頂七大洲最高峰,兩次登上珠穆朗瑪峰,且徒步到達北極點和南極點,是成功登頂七大洲最高峰的四個華人之一。年愈六旬的王石近年雖然登山少了,身手卻依然矯健,華山之險于他近乎平地。好的體能與豐富經(jīng)驗讓他不時從道中旁逸斜出,或是快步攀上巨石,或是折行下至陡坡,盡可能找尋拍攝視角。在都龍廟后院,他被一棵花朵滿枝的寶馬丁香樹吸引,便手抓欄桿上的鐵鏈懸身下到山坡菜地邊沿拍攝,讓在場的道士、保安等驚悸不已。而后更是鉆入山坡密林中,久久不見出來,后來才知道他是要拍攝山坡下的環(huán)境狀況。30日早晨,頭晚說好凌晨5點出門拍日出的王石蹤影全無,工作人員遍尋不見,直到6點多他才現(xiàn)身。原來因為時差,他凌晨兩點就醒了,四點鐘就戴著頭燈背上行囊出門,獨自在東峰一悄密處拍了日出。他說:“我就是要躲開人群,找一個屬于自己的角度?!痹绮椭?,一心想重溫昔日感覺的王石沿“自古華山一條路”下山,行至“云梯”處,他忍不住手抓鎖鏈上下騰挪,頑童般展示了他的攀爬功夫,笑言“算是找到了一點兒來華山的感覺”。
王石從16歲起登華山,迄今已來過七八次。前年,王石成為華山景區(qū)形象代言人,所獲的100萬元代言費,他直接捐贈給第四軍醫(yī)大學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救助基金會。這也成為人們將王石與華山聯(lián)系起來的關鍵所在。王石眼中的華山山體極富視覺沖擊力。他說每次來都感受到對自然的敬畏,正是因為險,華山的破壞相對較小,但獨特的挑夫文化面臨消失,令人遺憾。 他不太喜歡纜車,反問:“山不就是來登的嗎?” 他說華山就應該是綠色的,而目前無處不在的鎖鏈、紅布條糾纏在一起,成為華山最大的視覺污染。在“無上洞”拍攝時,他干脆把等身高的鎖塔稱作“鎖?!?,對一些修復道觀的奢華、庸俗持批評態(tài)度。這也成為他此次拍攝的主題。
王石坦言自己是企業(yè)家,攝影是業(yè)余愛好,勉強的話可以說是“高山攝影家”。他最看重攝影的記錄功能,在拍照中“更多的是關注人”。他使用過尼康、徠卡相機,曾經(jīng)想轉中畫幅,但后來基本上使用iPhone了,“自如”是他最喜歡iPhone的緣由。此次匆忙之中沒有帶iPhone的微距、廣角配件讓他很遺憾,“那樣能拍出更自如的畫面”。
王石被稱作“企業(yè)家里的思想家”,自稱“在被消費時代企業(yè)家是消費對象”,自己“早已被消費了”。此次在華山,王石拒談房地產(chǎn),不談經(jīng)濟,全然一個愛山、愛攝影的老男人,一個走遍華山、認真拍攝的“大PK”選手。
所用器材
Apple iphone5手機兩部
Sony R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