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昆蟲是誰嗎?它可不是大象、獅子,而是不起眼的小螞蟻。它的負重能力相當?shù)捏@人,能拖動比它體重還重1400倍的物體。你要大吃一驚了吧,其實,螞蟻身上還有許多秘密,我們一起來看看。
螞蟻的家
螞蟻喜歡群居在一起,戀巢性很強。多數(shù)種類筑巢于地下,冬天在蟻巢中休眠,平時辛勤忙碌。蟻群中有蟻后、工蟻、兵蟻等,蟻后主要職責是產(chǎn)卵、繁殖后代和統(tǒng)治這個群體大家庭。工蟻負責覓食、清潔衛(wèi)生、照顧蟻后,體型比兵蟻小。兵蟻負責抵抗外蟻入侵或攻擊外蟻,身體特別大,保衛(wèi)大家的安全。
螞蟻家庭中,每種蟻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并相互依存。
螞蟻搬食
小朋友一定會唱《螞蟻搬豆》這首歌吧。我們通過實驗看看是不是這樣?
在螞蟻的洞口旁放塊餅干,仔細觀察,很快就看見一只螞蟻發(fā)現(xiàn)餅干了,這只小螞蟻會干什么呢?先會自己努力,如用觸角頂餅干,用腳踢,可是餅干絲毫不動。小螞蟻會在餅干前來回走動,好像正在想著什么辦法,然后悄悄離開。過一會兒,你會看見一大群螞蟻向這塊餅干走來,帶頭的正是那只小螞蟻!那群螞蟻在小螞蟻的指揮下,分別在餅干兩邊排成兩列,小的用觸角頂,大的用后背扛,終于把餅干抬起來了,往家走。
一只小小的螞蟻根本不可能搬動這塊餅干,但是當許多螞蟻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的時候,就凝結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團結合作的力量。所以,我們要學會團結合作,互相幫助。
你一定覺得奇怪,它們彼此又是怎么“說話”的呢?原來它們是靠觸角傳遞信息的。
螞蟻的觸角
螞蟻有一對觸角,既能辨別氣味的強度,也能辨別氣味來源的方向和距離。同伴間是用分泌物的氣味來進行交流的。
為了證實這個結論,我們也來做個試驗。
首先準備一個10厘米左右的細小樹枝,在樹枝的一頭放上一個誘餌——小糖果。把這個裝置放在一個蟻穴附近。不一會兒,有一只螞蟻出來探路了。我們把它引上木棍后,它到達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聞一聞、嗅一嗅。趁此機會將木棍的中斷部分截下1厘米的木棍。當這只螞蟻返回時,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轉右轉,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過了一會兒,再重復上面的試驗,螞蟻仍然沒有找到回家的路。
還可以這樣實驗:先確定一只螞蟻,將它沿途到達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凈。當這只螞蟻返回時,在被擦去氣味的地方突然間停了下來,原地邊轉圈邊尋找著什么。它在找什么呢?
真實情況是這樣的:一只螞蟻發(fā)現(xiàn)了食物,它會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路的氣味,返回蟻穴。用觸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螞蟻。其他螞蟻就會沿著這條路線去找尋食物并不斷地加強氣味。
如果這里的食物被采集完了,沒有螞蟻再來,氣味就會逐漸消散。如果一只螞蟻被碾碎,就會發(fā)出強烈的氣味,立即引起其他螞蟻的警惕,都處于攻擊狀態(tài)。
蟻后也不斷地分泌一種氣味,一旦這種氣味停止了,工蟻就會培養(yǎng)新的蟻后。
螞蟻的逃生
當野火不小心燒起來時,眾多的螞蟻會迅速聚攏,然后像雪球一樣飛速滾出洞,逃離火海。為了保護螞蟻的家族,最外一層的螞蟻常會選擇犧牲自己。
看到這,你也許贊嘆不已,小小的螞蟻還有這樣的秘密。螞蟻雖然看起來是渺小的,但是它讓我們感受到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其實螞蟻身上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