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運
編者按:近期各地有關兒童傷害事件時有發(fā)生,引起全社會的震驚和廣泛關注。省婦聯(lián)副主席繆志紅在看望受硫酸傷害兒童時,呼吁保護孩子遠離傷害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為此,省婦聯(lián)聯(lián)合相關單位和部門在全省開展“兒童安全守護集中行動月”活動,并推出“你我牽手,安全守護”系列宣傳,旨在進一步增強兒童和家長關注安全、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助力兒童安全健康成長。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發(fā)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兒童意外傷害事故中,大多是因成年人疏忽大意、看護不當所致,警鐘長鳴,才能遠離惡夢。
一、警惕江河池塘
l《江西日報》2013年6月27日報道,南昌市文青村3個同胞兄妹在村口池塘旁邊玩耍時溺水身亡。由于當時沒有人路過,直到其中5歲的小男孩浮出水面才被發(fā)現(xiàn)。
l《羊城晚報》報道,2013年5月11日,廣東羅陽鎮(zhèn)8名中學生在東江邊沙灘上燒烤,4名同學為救一名溺水同學先后失蹤。截至11日晚近10時,5名孩子才被打撈上岸,均已身亡。
……
據(jù)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數(shù)字顯示,我國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當于每天溺亡150多人,溺水成為兒童的頭號殺手,死亡比例遠高于交通意外事故。
原因分析:
1、夏季,兒童都喜歡玩水,但普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2、兒童年幼,即便會游泳一旦在水中遇到意外,易驚慌失措,動作難以自控。
3、兒童多在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給家長的建議:
1、教育孩子不要靠近水域行走,不要玩水,更不要在沒有家長監(jiān)護的情況下釣魚蝦、游泳等。父母可搜集一些相關的新聞報道講給孩子聽。
2、教會孩子游泳,并學會一些簡單急救知識和技能。
3、告訴孩子,同伴落水,第一時間呼救,不可貿然下水施救,避免造成更大悲劇。
二、警惕窗戶陽臺
l《新聞晨報》報道,2013年6月30日晚,上海芳芯路251弄,2名女童不慎從13樓家中墜落身亡。
l《現(xiàn)代快報》報道,2013年7月2日上午,在南京秦淮區(qū)銀龍花園小區(qū)內,3歲男童陽陽發(fā)現(xiàn)奶奶下樓了,爬到窗戶上,不慎墜落重傷。
……
有媒體統(tǒng)計了2008年至2013年全國發(fā)生的50起兒童墜樓事件,發(fā)現(xiàn)6歲以下兒童是墜樓發(fā)生較多的年齡段,約占58%,其中有23個案例發(fā)生時父母不在家。
原因分析:
1、家長看護孩子的責任意識差,有時還存在僥幸心理。
2、兒童天性好動,好奇心強。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表現(xiàn)極為活躍,同時缺乏對危險的認知。
3、窗戶等設施安全系數(shù)低,防護不到位。一些飄窗的窗戶過低,低齡兒童輕易就能攀爬上去,增加了兒童高空墜樓事故的發(fā)生幾率。
給家長的建議:
1、增強責任感和安全意識,不將12周歲以下兒童單獨留在家中。
2、增加窗戶的保護措施,特別是房間的飄窗要加安全欄。
3、定期檢查相應的安全設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維修。
4、床、桌子等家具不要靠窗戶擺放,陽臺上不要放凳子等可踩高攀爬的東西。
三、警惕副駕位置
l《華西都市報》報道,2013年5月9日下午,溫州市區(qū)某路口,一輛轎車在行駛中副駕駛位置車門突然打開,掉下一個孩子……
l《中國青年報》2013年6月5日報道,浙江臺州一家長把5歲的孩子放在副駕駛座上,在高速路上與前車追尾,5歲兒子因被安全氣囊打到,致顱內受傷搶救無效死亡。
……
據(jù)交通部門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有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死于交通事故,其中2012年全國共發(fā)生涉及中小學生及學前兒童的道路交通事故12320起,造成2670人死亡、11417人受傷。中國兒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
原因分析:
1、安全座椅的配置率不高。目前兒童乘車安全最有效的保護方式就是兒童安全座椅,但我國對機動車安裝兒童安全座椅并沒有強制規(guī)定,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足0.1%。除了原配的安全帶外,車內往往再無其他針對兒童的安全設備。
2、孩子坐的位置不合適。不少家長讓孩子獨自或抱著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殊不知,此車位是最危險的。即便是給孩子系上安全帶,由于兒童的頸椎等身體器官比較脆弱,其保護作用也非常有限。
3、家長安全意識淡薄?!吨袊嚿鐣{皮書》顯示:10.05%家長認為安全氣囊能有效保護兒童,而這恰恰是交通事故中兒童受到重大傷害的主要原因。
4、把孩子獨自留在車中。
給家長的建議:
1、不要讓12歲以下的孩子獨自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這是安全系數(shù)最低的座位。
2、應購置兒童安全座椅,家長不宜抱孩子乘車。
3、不要將孩子獨自留在車內,車內密閉的空間都可能是潛在的殺手。
4、不要讓孩子頭、手探出車窗或天窗。
四、警惕開水電器
2013年7月5日《天府早報》報道,1歲半的小女孩煊煊打翻了媽媽剛煉好放在灶臺上的豬油碗,導致其右臉、右上肢和軀干部位被嚴重燙傷。
l《南方都市報》2013年6月26日報道,一位母親吹完頭發(fā)后,忘記關閉電吹風,隨手放在嬰兒身上,導致70天大的女兒大腿內側、臀部及會陰部多處3度燒傷。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聯(lián)合發(fā)布的《兒童傷害預防倡導》報告顯示,在家中易發(fā)生的意外傷害中,燒傷和電傷占16.7%。
原因分析:
1、住房狹小,廚房與廳室連為一體,小兒易接近電飯鍋、暖瓶、火爐等熱源。
2、孩子好動、好奇,控制能力差,對一切事物都喜歡拿拿、摸摸,容易造成燙傷。
3、家長防患意識淡薄,未將易造成傷害的物品放至安全處。
4、電線線路老化,容易發(fā)生傷害,甚至造成火災。
給家長的建議:
1、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家中。
2、因事外出時,要檢查各類電源的安全性。
3、暖壺等高溫容器放在孩子不易碰到之處。
4、吃飯時不要將剛從鍋里盛出來的熱湯放在孩子能夠到的地方。
5、孩子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并調好水溫。
6、電器插座放在高處或加蓋,檢查暴露在外的電線是否有破損,教育孩子不要去動電源插頭,以免觸電。
7、點火用具,如打火機、火柴等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處。煤氣不用時關掉總開關,以防孩子點火。
五、警惕陌生人敲門
安陽新聞網(wǎng)報道,2013年3月17日,兩青年來到安陽市一個家屬院,冒充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哄騙獨自在家的小學生欣欣到廚房接水,然后翻箱倒柜實施盜竊。
……
原因分析:
1、孩子獨自在家很無聊,有人敲門往往會讓他們興奮,容易產(chǎn)生開門探個究竟的好奇心。
2、平時父母在家聽到敲門聲,有的直接開門,有的一邊問“誰啊”,一邊就開門了,孩子看在眼里,就會模仿。
3、孩子分辨能力有限,當對方說是查水表、電表、煤氣表、送東西的,或者說是樓上(下)鄰居等,很容易相信。
給家長的建議:
1、假期里最好不要讓孩子一個人長時間呆在家里。
2、孩子獨自在家,一定要將門窗鎖好,教會孩子從貓眼看清來訪者是誰,不給陌生人開門。
3、小孩外出時鑰匙不要掛在脖子前,不要單獨乘坐高層電梯,發(fā)現(xiàn)可疑人員尾隨,馬上呼救報警,即便懷疑錯了,造成誤會,也要表揚孩子有警惕性。
4、教會孩子一些應對方法。如果來人是送東西的,可以請他先把東西放在門口;如果來人說是檢查煤氣管道的,可以告訴他家長馬上就回來了,讓他先在門外等一等;如果來人說是家長讓來取東西的,可以讓孩子打電話確認。
所有的偶然都來自必然,所有的必然會造成偶然。我國之所以有這么多兒童死于意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忽視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與其后悔莫及,不如立即行動。切記:家長是孩子安全健康成長的第一守護者,也是第一責任人。
編輯 吳忞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