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璐 黃曉 伍小勇
到巴黎的第一件工作,是去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看N°5 Culture Chanel展覽。一瓶香水可以沉淀如此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含量,這真是一個難忘的展覽。我尤其喜歡Gabrielle Chanel本人和現(xiàn)代藝術界的友誼(與畫家畢加索、達利和莫迪利安尼,流亡的俄羅斯芭蕾舞團、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等)。難怪Chanel N°5香水瓶本身,就是一件現(xiàn)代派設計藝術的經(jīng)典。不過,這些Chanel和現(xiàn)代派藝術家的故事,大多都是我已經(jīng)熟悉的,它們只是很好地交織在展覽中。
這個展覽給我的最大驚喜之一,是無意中發(fā)現(xiàn)Gabrielle Chanel的另一個審美影響:法國王后Catherine de Medici (凱瑟琳)。我很喜歡1935年由Hoyningen-Huene拍攝的一幅Chanel肖像。照片中的Chanel容貌美麗神情堅毅,是我最喜歡的Chanel照片之一!多年來我只把它看作Chanel衣著典雅的最佳形象之一。這次展覽中,它和凱瑟琳的油畫肖像上下并列展出,我才發(fā)現(xiàn)照片中Chanel的白色衣領,正是凱瑟琳肖像中文藝復興式樣的衣領的現(xiàn)代派版本!凱瑟琳的父親是佛羅倫薩的統(tǒng)治者美第奇公爵,母親是法王法蘭西斯一世的表姐,但她出生不久母親去世,隨后父親也身亡。她的丈夫后來成為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的法王亨利二世,她本人成為三位法國國王的母親,后半生以攝政王身份“垂簾聽政”。她一生坎坷,卻堅強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而美第奇家族,同時也是佛羅倫薩歷史上最重要的藝術收藏家。這個發(fā)現(xiàn)不僅解開我原先并不知道的時裝和藝術之謎,也拉開巴黎這次驚喜之旅的序幕。
那天傍晚,我們在夕陽下沿著塞納河漫步,忽然看見一尊銅像佇立河邊,非常大氣,就趨前細看。一看又是一個驚喜:這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Thomas Jefferson (托馬斯·杰佛遜)的全身塑像!杰佛遜是美國開國元勛之一,也是建筑師和思想家,他親自設計了故鄉(xiāng)弗吉尼亞大學的校園和建筑。這個杰佛遜塑像,是在巴黎的弗吉尼亞大學校友和幾個美國文化基金會捐贈,歷時10年,才在2006年——杰佛遜逝世180周年——落成。落成典禮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國慶)舉行,塑像地點是Pont Solferino橋邊,離游客必到之地奧賽博物館僅一箭之遙。銅像底座上,除了杰佛遜的生卒年份(1743—1826),還標明他曾擔任美國駐英大使、美國總統(tǒng)和《獨立宣言》起草人。這個地點,是杰大使出使巴黎時所住那一區(qū)——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我愛華盛頓的杰佛遜紀念堂的建筑、環(huán)境、杰佛遜塑像和刻在墻上的《獨立宣言》,只是作為杰佛遜迷,不知道為什么過去這七年,幾乎年年為時裝為美術為美食到巴黎,卻沒留意到這個杰佛遜塑像?!我知道我以后還會再來。
第二天我們去我最喜愛的法國食肆之一吃甜點,它的名點是栗子撻。而作為法國甜點的標志,macaron當然也是主打出品。這次經(jīng)典名店有新產品:栗子夾心macaron,又是一份驚喜!我買了比平時多三倍的盒裝macaron,帶回酒店。離開巴黎前,我重返餐廳,多帶幾盒回美國家中。
無論是時尚、歷史文化、還是美食,巴黎的驚喜無處不在,無論這是你第幾次去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