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青
何謂“心態(tài)游”?有人說,旅游的最高境界是心態(tài)——比景色更重要的是旅游時的心境,是重視心靈感受勝過視覺體驗,是一種“意會”。
老伴身患多種慢性病,平日暈車暈船暈電梯,幾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誰知她首次跨出國門,就體驗了一把心態(tài)游,回來后整個人的精神氣質都不一樣了。
收獲一:做當地人,不做游客
這次去泰國清邁,我和老伴體驗了一下清邁人的生活,早上品嘗當地小吃,然后去城區(qū)內的四方古城里走走,進寺廟看看。白天除了看景點之外,還去了當地街心公園,晚上再逛逛路邊的小店,來杯鮮榨果汁,聊聊天……
吃小吃品味的是當地最有風味的美食,街心公園是外地人不常來的,坐下來翻翻當地的報紙、雜志,文化會從油墨中散發(fā),悄悄流入心房……旅行結束后我如數家珍地跟朋友細說去了哪個景點,吃過幾種地道小吃;曬曬游客拍不到的生活街景。我們儼然借助這次旅游跳級成為當地導游了!
收獲二:膽量與激情不可少
旅行不僅僅是在路上的行程,更是心靈的冒險旅行。大象叢林游是多數游客來到清邁必選的游玩項目,騎著大象走進叢林,翻山、過河,體驗古代國王御駕出征的感覺。老伴比較膽小,這種刺激性的活動對她都是考驗。老伴只望了大象兩眼就想當“逃兵”。我好說歹說把渾身發(fā)抖的她哄到大象背上,我坐前她坐后,如當年談戀愛我用自行車帶著她一樣,她從后面緊緊挽著我的胳膊。大象每走一步,我的胳膊就會被她揪一回。等她鎮(zhèn)定下來,大象也快走到終點了,看著老伴滿臉的“嬌羞”,我也偷偷樂了一回。不過,之后的船釣鱷魚、馬來西亞云頂坐纜車等類似活動中,再也沒有看到她那種畏縮不前的神情。
收獲三:不打沒準備的仗
一次旅游就像拍一部電影,是一種不完美的藝術。我們的目的是平平安安。出行前我為老伴做了充分的準備,行李精簡到只有兩個包,藥品卻很齊全,僅暈車藥就帶了好幾板。乘坐快艇風疾浪大,提前服過藥的老伴始終雙目緊閉,旁人驚叫、嘔吐,她卻如入無人之境,及至船到小島,她很快恢復如常。
回程那天要3次進出關,乘坐飛機近10個小時。老伴比我的精力還旺盛,凌晨2點半就起床,中途候機她十分警醒,飛機到武漢已是晚上8點鐘,老伴卻從筋疲力盡的我手中搶過行李箱,走到了隊伍最前面。我提醒她悠著點,她卻笑著說:“這些天活動量大,血液循環(huán)好,走這點路還沒有感覺到不舒適,如果下次再出來一定會走得更快更遠。”
從害怕出門到快樂旅行,老伴的變化和進步讓我很受啟發(fā):老年人出游不要有畏難情緒,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放輕松出去玩的話,就不會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啦。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