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增波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為了能買一支喜歡的鋼筆,對母親謊稱學校要收教材錢,從母親那里得到三元錢。正當我為順利達到目的而高興,輕松地和同伴在村外玩耍的時候,母親出現在眼前。她生氣地瞪了我一眼,并把我攥在手里的錢要走了。原來,母親覺得不是在開學初,懷疑買書的真實性,就到鄰居同伴家問,知道了老師并沒收錢,才到處找我。清楚記得母親找到我的地點是在村西南的路口。
善良而忙碌的母親并沒有太多的苛責和教訓,把錢追回就回家了,事情也就過去了。但這件事在我心里卻深深地留下了烙?。?/p>
我的童年雖然生活在一個書籍匱乏的時代,又在貧窮落后的魯西北農村,然而我還是通過各種渠道直接或間接地接受到許多正面的教育。母親常說,鄰家田里的莊稼長到自家田里來,不要摘取人家的,并親手把藤蔓送回鄰家田地。母親經常說的三句話是:一條大路走當中,受人調教舞藝高,凍死餓死不低頭。“瓜田不拿履,李下不整冠”是稍大后從母親那里學到的佚名詩句。我的誠信的品質大概就是從童年生活的點滴中建立起來的。
有一次和大學同學聊天,說到小時候曾經欺騙母親的往事,我說:“那些事或許并沒有太多的作用?!蓖瑢W卻說,“你能夠這么多年一直記得,就足以說明對你影響之深了”。
后來,我成家立業(yè),有了女兒,面臨教育女兒的問題。一次,我想教育女兒誠實,說到我小時侯對奶奶撒過謊。女兒聽完后漫不經心地說:“你還撒謊。”我心里一沉,心想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卻還起了反作用。事實也許不像我想象的那樣,但在孩子尚小的時候,如果措辭不當或方式不對,她未必能夠理解吧!
另一次,我和女兒說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我在上班時間去辦點私事,恰巧碰見同事,于是我撒了個謊。聽完后,女兒馬上問:“你是不是經常撒謊?”我后悔莫及,心想:“撒謊”二字,不能亂說!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但在教育孩子誠信做人方面,卻也在許多教訓中總結了一些經驗。說教多了未必就有效果。我們做父母的誰不知道幾個誠信故事?“狼來了”我們熟得記不起來,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距離我們太過遙遠。面對不知道比我們聰明多少倍的孩子,似乎用不著再學曾子烹一口豬,也無須效仿商鞅在南門立一棵木頭。教育現代的孩子,我們有現代人的方式。再生動的故事都是蒼白的,現實生活真實而鮮活。教育應該滲透在生活點滴當中,無處不在,要注意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一次和一位學習不好、經常被請家長的高中學生聊天,作為老師的我問他:“為什么不聽父母的話,老讓父母操心呢?”他說:“小時候他們答應什么事,后來就不做。每次都那樣,時間長了就不聽了?!薄瓉砣绱耍∥覀儜摱迷拥挠眯牧伎嗔?!上行下效,父母言而無信,等于給孩子做了示范!
想想我們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父母要想讓孩子誠實,就要從自身做起。言傳不如身教。自己要言必行,行必果。教育孩子成才固然重要,教育他們成人卻更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