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端午過后,家里還有很多粽子沒吃完,我讓女兒帶到學校當零食吃。剛開始時她每天拿一個粽子,放在書包里,然后活蹦亂跳地去學校。但是三四天后,她拿兩個粽子放在書包里,卻對我說只拿一個,而且動作小心翼翼,似乎是不想讓我發(fā)現(xiàn),但都被我看在眼里。
女兒是不是長身體了中午吃不飽,可是為什么要悄悄行動呢?這樣又過了兩天,我問女兒,為什么要帶兩個粽子去,一個不夠吃嗎,還是把粽子給班里的同學吃了?她支支吾吾說,是的,給我們班的同學吃了。我說,你送粽子給同學,媽媽支持你,直接告訴我就行。女兒有點不好意思地應(yīng)了一聲好。
事情又過去了兩天,女兒依舊每天早上拿著兩個粽子放在書包里,然后去上學。那天早上我去早市買菜,在路口看到一個小女孩從書包里拿出一個粽子,笑盈盈地放在一旁乞討的盲人的盤子里,然后快樂地向?qū)W校跑去,這個小女孩竟然就是女兒。
原來多拿的一個粽子是給這個乞丐的,小小的孩子懂得了關(guān)愛他人,懂得了善良無價,我為女兒所作的這一切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