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花蓮縣,就覺山勢逼人。記載中這是臺灣開發(fā)最晚的地區(qū)之一,或許是因為這個最晚,讓花蓮保有一種粗糙的活力,它未被研磨得中規(guī)中矩,又帶有濃郁的臺灣少數(shù)民族血統(tǒng),在臺灣的旅游業(yè)倔強生長出一股生命力來。因此當你去往花蓮,最好也讓自己多一點“野”的勢頭,才好接納這里各種“野路子”的民宿,“野味道”的景點。
對花蓮的印象,源于吳念真在《臺灣念真情中》提到的黥面工作室,最后一代擁有黥面的泰雅族老婦人對著人們的疑惑反問:“如果連黥面的痛苦都承受不起,那生活的痛苦怎么辦?”當時就覺得,花蓮是一個如此堅毅的地方。這個面積達4629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卻只淅瀝地散布著35萬多人口,其中1/4強的臺灣少數(shù)民族支撐了溫婉名字背后的堅強和彪悍。其實花蓮的本名讓我覺得更加切合這個城市——“洄瀾”,花蓮的海浪日夜奔涌,讓十九世紀中期大規(guī)模移墾的漢人如此呼喚這個山城,后因清朝渡臺的欽差大臣沈葆幀在奏折中用了諧音“花蓮”,遂更名如此。盡管名字秀氣了起來,但比起一路經(jīng)過的九份的曲折纏綿,臺東的慢腔慢調(diào),花蓮的景致少了臺灣隨處可見的小清新和小文藝,無論太魯閣、慕谷慕魚還是變幻的太平洋海景,都有一股子大開大合的霸氣流露。
1.地中海戀人正對太平洋無敵海景,一排木質(zhì)桌椅充滿情調(diào)。2/3.民宿主人虹谷親手繪制的外墻。4/5.民宿內(nèi)擺滿了詩翔和虹谷搜羅來的小玩意兒,新潮復古兼?zhèn)洹?/8.除了虹谷自己繪制的藝術(shù)作品,她還手工制作了一張長滿“腿毛”的木椅子。7.民宿最受歡迎的萌寵波比和虹谷的合影。9.白色地中海是詩翔向虹谷求婚的禮物,也是他們擁有的第一家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