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佺
初見王健,是在格格旗袍有限公司三樓的一間辦公室里。偌大的辦公樓,這間掛著“副總經理”標牌的辦公室并不怎么惹眼,只有幾十平米的小房間里卻是窗明幾凈,陽光和煦。一張辦公桌,一整排書架,兩張復古的沙發(fā)和幾盆綠植,真是物隨其主,像極了王健其人——笑容清爽,文質彬彬,說起話來隨和內斂,紋絲不亂,時不時開些小玩笑,就算是在酷熱盛夏,也能讓人心平氣和,輕松愉快地不知不覺聊上幾個小時。
王健真是個樂觀的人。在加拿大度過的五年,人生中最美好的五年,卻獨自身在異鄉(xiāng),每逢年節(jié)也只能用電話給家人報個平安,在我們想來總該是困難重重,艱難辛酸的。而讓他說起來,感覺提到最多的就是“挺適應”,“挺高興”。在這個溫潤愛笑的年輕人眼里,似乎沒有什么事情會是特別難,難到讓他心生畏懼,難到讓他萌生退意的。
初入異鄉(xiāng),語言不通,舉目無親,人生地疏,可能連打一個電話求助都是奢侈,即使樂觀如王健,描述起最初在國外的那些日子,也依然是透著唏噓:“當你過了安檢那一道之后其他人就進不來了,就剩你自己(一個人了)?!钡谝淮瓮耆撾x家里,王健懷抱著壓抑不住的興奮踏上旅途,但是卻并非一帆風順。入關的時候,同伴的行李沒有通過安檢,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而另一名同伴丟失了行李箱;到達目的地后,因為下雪,停飛機沒有停到停機樓,托運行李也沒有隨機趕到,還遇到了四五十年不遇的暴風雪。一道又一道的困難并沒有摧毀王健樂觀的心境,他總是會笑呵呵地總結道,現(xiàn)在想起來,也都是挺好玩兒的小故事。
但凡是出過國的人,尤其是出國上學,都會面對令人聞之色變的語言關。初入異鄉(xiāng)的王健,得益于所在學校語言班的培養(yǎng),從而輕松適應了國內外的生活差異,輕松跨越了人人畏懼的語言關,更重要的是,也逐漸適應了西方的思維方式。在國外,王健有一個聰明的處世哲學,就是“少說多聽”。他講述了上課時參加過的一個活動,活動要求給故事中的人物進行一個排序,結果中國學生所排的順序差不多,外國學生所排的順序差不多,這兩個順序之間卻是相悖的。王健說,就是因為從這件事,他意識到了兩種文化思維之間的巨大差異,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有意識地盡量少做一些主觀性的事情,“對別人多一分包容和體諒,可以避免生活中很多問題和矛盾。”
當然,即便學業(yè)緊張,甚至鮮有機會出門游玩,王健始終留著一份心,反復琢磨、對比、反思國內外服裝行業(yè)在管理上的異同和差距。五年的學習讓王健覺得,在企業(yè)管理上,國內外有很多共性,比如在監(jiān)督和控制上,不僅國內需要加強和改進,國外也同樣需要。他反對追捧和夸大國外的一些東西,因為在很多人想象中國外“很完美”的事情,其實也存在著問題。王健打趣地說:“咱們安攝像頭,人家也安攝像頭,不是說只有咱們超市丟東西,人家超市也丟東西,一樣的?!?/p>
當被問起國外的服裝行業(yè)是否有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被我國借鑒的時候,王健皺起了眉頭:“我關注終端多一些,他們那邊終端的管理方式對我們沒什么太大的借鑒意義。在國外隨便一個店(面積)就三百平左右,我們這邊商場很少有這么大面積。我跟別人講過這個故事,在國外,三款牛仔褲能碼一堵墻,不同的腰圍和褲長,沒有導購這個概念,工作人員更多工作還是補貨排貨,很少給你介紹這件衣服如何。他們購物的習慣就是超市購物型的。但是在國內,這一點很難實現(xiàn)?!?/p>
在國外生活多年,王健卻很少見到有賣中式服裝的商店,更別說走在大街上穿著中式旗袍的人們。那如果把中式服裝引入國外市場,對中國傳統(tǒng)服裝行業(yè)會不會是一個機遇呢?王健認為,即使在國外消費,中式服裝的主要消費者依然是華人。這是因為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服裝并不是很實用,沒有做到可以適應廣泛的場合。而西式禮儀對著裝要求很嚴格,中國傳統(tǒng)服裝也很難打入禮服這個領域。“除非我們在服裝改良上有所突破,否則就目前來講國外市場是不會有什么發(fā)展的。外國人可能喜歡,可能會買,但不會大量消費。”
在針對服裝行業(yè)的討論中,王健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時尚不分東西?!痹谕踅〉囊庾R里,時尚并不是西式服裝的專屬標簽,中式服裝“也可以很時尚”。他很謙虛地說,“是做中國文化的沒有做時尚,而不是中國文化不能時尚?!卑阎袊幕鰰r尚,讓中式服裝生活化,貼近市場,貼近消費者,這是王健對自己,對企業(yè)設定的目標。
快問快答
《時尚北京》:您大概多長時間之后就完全適應了在國外的生活?
王健:把生物鐘調過來之后就適應了,沒有覺得有什么不適應的地方。
《時尚北京》:您出國之前有沒有很喜歡,并且刻意去了解西方文化?
王?。和耆珱]有。我感覺我適應能力比較強,只要基本的生活有保障就行,環(huán)境上很容易適應。
《時尚北京》:食物怎么樣?
王?。撼缘倪€行,有一些很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基本上每個餐館有它自己的風格和菜品。
《時尚北京》:自己做飯嗎?
王?。洪_始不做,后來自己做一點。
《時尚北京》:容易買到國內的食材嗎?
王?。嚎梢再I到,我也感覺到這幾年來他們商品的變化也漸漸地傾向于亞洲地區(qū),因為亞洲人越來越多。
《時尚北京》:回國之后最初有什么感受?回國之后有沒有什么不適應?
王?。何矣X得還好,畢竟在北京也是生活了二十多年了。
《時尚北京》:東西方文化比較下您更喜歡哪種文化?
王?。簺]有偏向,我都挺喜歡的。我可能更傾向于中國人的靈活,但是相對來講加拿大的基礎設施和環(huán)境好一些。
《時尚北京》:海外留學的經歷對您有什么影響?
王?。航佑|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一種思考方式和思維環(huán)境,確實能夠開闊視野,提高接受的能力,轉變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