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東
課堂就好像是一個舞臺,屬于教師的舞臺,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其實也是一門藝術。一旦進入課堂,就像一個演員上臺表演,你的學生不但是你的觀眾,同時也是你表演的參與者。下面我結合生物課堂教學來談談生物課堂中的一些具體的做法和建議。
一、一堂好的課首先要能抓住本節(jié)課的中心,即我們平常備課中的重難點
不管你如何導入,如何在課堂上表演,如果偏離了一節(jié)課的中心,那這節(jié)課都是失敗的。如何把握這個中心,這就需要教師提前備課,教師對重難點的把握除了大綱之外,還有的就是在多年的教學中積累的經(jīng)驗,其中經(jīng)驗教學還占有著主要地位。由于每個人的經(jīng)驗不同,每個教師對重難點的理解往往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教師在課堂上的處理方法和表現(xiàn)方法也不盡相同。但不管你如何處理,始終要把握的是中心不能丟。上好一節(jié)課就和砍一個大樹一樣,重難點就是大樹的主干,而次重點的內(nèi)容就像是大樹的枝葉,我們課堂的目標就是要把這棵大樹砍倒。如果我們僅僅是側重于枝葉的修剪而大樹不倒,那整個這節(jié)課就完全失敗。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把大樹砍倒,而其他的枝葉的修剪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做。所以一節(jié)好的課不管采用何種形式,是學生小組探究還是多媒體展示,是問題式引導還是學生自主性學習,我們設計這節(jié)課的中心都要圍繞重難點這個中心,我們在課堂上的展示和學生的參與活動也都要圍繞這個中心,做到有的放矢。
二、課堂就是教師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生物課堂尤其如此
在生物課堂的這個舞臺上,僅僅有良好的劇本——備課,還是遠遠不夠的。你的備課再完善、再充分,只能是作為課堂表現(xiàn)的前提。許多生物學的知識點本身還是枯燥無味的,有不少還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那怎么樣才能將這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識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呢?美國的諾貝爾獎得主經(jīng)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向最普通的美國民眾講授他們的獲獎的理論。那些深奧的理論如何能讓民眾理解接受呢,這就需要演講者用最通俗的語言,最令人熟悉的比喻,深入淺出地闡述他們的理論。同樣在生物課堂上,也需要生物教師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解釋我們教材中的生物理論。如果你的課能讓一個沒有任何生物基礎的人都聽懂了,那你的這節(jié)課就是成功的,而不在于你是否運用了多媒體,或者是否運用了其他的手段。比如,我在教授“滲透作用及滲透壓的概念”的時候,我就告訴學生滲透壓就是溶質微粒對水分子的吸引力,所謂的滲透作用就像是半透膜兩側的溶質微粒在拔河,不過他們拔的不是繩子而是水分子。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哪邊的溶質微粒多,拉力就大,水分子就被拉向哪邊。通過這樣通俗易懂的比喻,我發(fā)現(xiàn)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這部分內(nèi)容,都知道水分子移向溶質微粒多即濃度高的一側。最后再讓學生自己去讀一下滲透作用的概念,他們就完全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三、生物課堂其實也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展示的舞臺,同時還是所有學生展示的舞臺
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僅僅有知識的傳授,而且還應該有情感的交流。教師這時候就像一個演員,通過你的眼神、手勢,或者夸張的肢體語言,來與你的觀眾溝通、交流,引起你的學生的共鳴。在上課之前,你主要考慮的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案的實施,但一旦進入課堂,你的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力應該放到學生身上,學生才是你的整個教學實施的主體。每節(jié)課中都應該像舞臺表演那樣,至少掀起一個高潮。你的課堂表演不應拘泥于你的教案,在教案的基礎之上再加入你的激情,加入你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感染學生。學生被你的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感染后,思維就會變得活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快樂學習,整個課堂就會充滿活力。否則,你的課講得再好,學生不參與進來,就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進入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
四、生物課堂還需要生物教師淵博的生物課外知識,才能做到在課堂上旁征博引,游刃有余
這就需要我們生物教師平時多看書讀報,多積累有關的生物知識。比如,在“環(huán)境保護”這一節(jié)課上,我就給學生講了個小故事,是關于樓蘭古國覆滅的故事。樓蘭原來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兩千多年前是一片綠洲,一邊是羅布泊,城中穿流著鳳凰河,旁邊有著茂盛的森林。樓蘭最初的人口只有幾千人,后來作為絲綢之路上商人的歇腳地,人口在短短的幾十年里極速擴增到十幾萬人,所以就要大肆砍伐森林擴建城市,結果樓蘭的衰敗也由此開始。這時候我就開始引入森林的作用,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森林就像一個大水庫。森林被砍伐了,水沒了,樓蘭城中的鳳凰河也漸漸干涸了,一個沒水的城市也就注定了它的結局。通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又傳授了關于森林作用的相關知識,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自己做起,愛護我們的水源,保護我們的森林。然后讓學生展開討論,怎么樣從自身做起,愛護我們的水源和森林。
五、生物課堂同時還是生物教師人格魅力展示的舞臺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币粋€優(yōu)秀的生物教師除了在課堂這個舞臺上向學生傳授知識外,還應該利用其人格魅力成為學生的榜樣。如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物質循環(huán)”這一節(jié)課中,在學生討論“碳循環(huán)”及“溫室效應”時,我就會引入現(xiàn)在很熱門的一個話題——提倡低碳環(huán)保。學生都能說出很多低碳生活的措施,如少玩電腦,少開汽車,少開空調(diào)等,還有的學生立刻就說:“怪不得老師現(xiàn)在都騎自行車上下班了?!蔽艺f:“是啊,低碳生活,從我做起,我管不了別人,但是我能管好我自己。”學生聽了以后都沉默了,若有所思。通過自身的做法去感染學生,而不是空洞的說教,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認同教育。通過自己樹立榜樣,得到學生的認同,學生就會跟著你去做。否則,在你教育學生要保護野生動物的時候,自己卻吃著野味穿著皮草;在提倡低碳生活的時候,自己卻開著汽車;在讓學生去愛護環(huán)境的時候,自己的餐桌上卻時常出現(xiàn)青蛙百合等。那這樣的教育不僅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是會起反作用的。
所以說,教師的生命就在于課堂,對課堂的思考和研究是無止境的。以上僅僅是我?guī)c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還有待于在實踐中補充和完善。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