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鋒 譚芳芳
摘要:高中體育新課標中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去自主安排。學生自主安排,并不是放縱學生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要做到教師有效引導,通過合理有序地引導去分配學生的時間,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這就需要我們做好課堂的合理定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這是我們應有的題中之義。
關鍵詞:體育;主體;定位;角色指導
高中體育課程重點在于實踐運用,訓練自己的實踐能力,在這之前教師首先要有夯實全面的理論作為指導,然后經(jīng)過自己的感悟思考,將理論知識運用到體育課程中,這就是一個高中體育教學的學習思路。因此,教師在體育課程知識的講授上,最好在實際訓練中展開,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體育特長,同時教師做好適當引導,將體育課程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立足于課本,進行適度地深化拓展,通過自主合作溝通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生的自主合探索,激發(fā)起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對體育知識和內涵本質進行自主的探索,從而不斷優(yōu)化教學。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在實際的體育課程教學當中,學生的教育重點應該放在體育技能的全面培養(yǎng)和重點培養(yǎng)上面。例如,在實際的體育教學當中,像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育技能,或者賽跑、跳遠、鉛球、跳高等田徑項目,都是我們的教學范圍,我們要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去認真把握學習和體會,從而提升自己技能的全面性,這樣,就能將學生的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指導和發(fā)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胤攀?,去讓學生自己學習與感悟,讓學生在一種完全的興趣愛好當中,徹底投入,發(fā)揮出體育課程主人的地位。
此外,教師要有效地指導學生去進行活動和學習,將體育課程中的精華充分表露出來,教師作為主體進行有效地搭配與控制,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體現(xiàn)出學生主體與教師的引導。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每個學生在高中體育課程的學習中,都不同程度受自身的性格和興舉影響,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自我學習規(guī)律。教師不可用一種方法去教授學生,而應該運用多種方法去教授學生,讓他們從各個角度去學習,這也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教師不可過多地運用強制手段去要求學生必須怎樣,而應該引導他們如何怎樣。
在實際體育教學當中,教師要進行體育課程的改革,突破弊端。在新課標指導下,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思路,尋找新的教學方法,以興趣引發(fā)學習。在實際的體育教學當中,教師要使之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讓學生將體育課看成是一件終身學習的大事,從而終生受益。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要適度角色互換
教師作為主導,不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是應該讓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進行適當?shù)慕巧Q,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進行自主交流合作與指導。教師可以融入學生的群體當中,與學生共同交流體育課程的設置項目與分析。
將“知識性、娛樂性、興趣性”綜合到一起,讓學生在寓教于樂和潛移默化當中學到體育知識和技能,在這里我提出“興趣和愛好是學生學習體育的開始”,教師無論在講解什么體育課程內容,最好有個一個好的導入,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到新穎和活潑,學生才會充滿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去學會自我學習與主動學習,這樣就是對體育的愛好,比單純地被動接受效果要更好。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愛上體育,不僅僅走過程,也不僅僅是體力消耗。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階段教育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管理是一個切實有效而且兼顧方方面面的好方法,不僅能全面帶動學生“知識、能力和思想情意”的發(fā)展,而且提高素質能力,升華精神。在實踐當中,教師可進行有效地拓展和應用,達到教學目的,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去有效地展開體育教學,達到全面提升的目的。同時在自主學習中,可以激發(fā)起學生最大的動力與興趣,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之內,獲得最大限度的提升,達到最大能力的獲取,這就是我們在體育課程的學習中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本思路。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對自己進行正確的定位,進行角色轉換,以學生為本,與學生平等互動,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提高學生素質,發(fā)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到學習中,使課堂更加活躍富有生命力,體現(xiàn)出體育課程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魏國棟、呂達,《普通新課程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2.任長松,《體育反思與教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耿培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體育與健康教程》編委會,《體育與健康教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07
5.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案例與評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