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白 何星
何星(以下簡稱何):在上一次的談話中,您介紹了最能變色彩魔術(shù)的逆光。您認為,和逆光相反,不容易變色彩魔術(shù),但曝光卻最容易控制的光線是什么?
李少白(以下簡稱李):是陰天和多云天氣的漫射光。
何:您說的漫射光是不是通常所說的散射光?
李:對。這種光線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明顯的方向,沒有明顯的陰影。
何:漫射光的造型能力差,使被攝物的反差也弱?很多人不喜歡這種光線,認為漫射光難以拍出有視覺沖擊力的片子!
李:你說的是事實。的確很多人不喜歡陰天,不喜歡陽光被濃云遮擋,不喜歡拍出的畫面反差弱、無光影組合,景物形象不銳利。其實是他們對漫射光缺乏更深的了解。正因為漫射光中的景物反差減弱,才使曝光易于控制。由于曝光準確,色彩的還原就準確;由于色彩還原準確,景物的色彩就會顯得豐富;由于沒有強烈的光比,沒有黑暗的陰影,色彩不僅豐富,而且和諧。沒有強光的炫目,每一種顏色都易達到較高的飽和度,因而色彩反而比晴天麗日下顯得更鮮艷。
何:我還以為陰天拍攝的景物會顯得色彩晦暗呢。
李:很多人都存在這個認識誤區(qū)。我在一個較長的時間里也避免陰天拍攝,其原因也和你差不多。沒有真正了解光和色的關(guān)系。后來看到日本攝影家前田真三拍攝的風(fēng)光作品,非常喜歡他對色彩的表現(xiàn)。經(jīng)了解,前田真三的風(fēng)光照片大多數(shù)拍自陰天或多云天氣,才知道漫射光是一種不僅易掌握曝光的光線,而且是一種特別適合拍攝以色彩為主題的光線。景物的色彩越多、越復(fù)雜,就越適合用漫射光來表現(xiàn)。
何:您介紹一下拍攝《花田》這幅作品的經(jīng)過吧。
李:有一次我受邀到貴州采風(fēng),當(dāng)我們乘坐的汽車盤旋在黔東南的山里時,大家都被車窗外的風(fēng)景所吸引,但是沒有一個人喊停車。因為當(dāng)時是陰天,大家都認為天氣不好,不適合拍攝風(fēng)光。我一直在做思想斗爭:雖然陰天缺乏有造型能力的光線,但眼前的這些風(fēng)景,色彩還是很豐富的。如果以色彩為主題,陰天的漫射光會是很好的光線。但是一看大家都沒有拍攝的欲望,就不敢獨自喊停車,以免遭到大家的反對。可是當(dāng)車路過一片花田時,我再也忍不住了,不想錯失這種難得一見的風(fēng)景,終于硬著頭皮請求停車。雖然車停了,但其他攝影家沒一個人拿相機拍攝。我顧不得他人了,拿著相機沖下車,沿著花田東跑西顛,不斷地按下快門。因為我覺得如此豐富、復(fù)雜的色彩組合,只有在當(dāng)時那種柔和的漫射光下才能得到理想的表現(xiàn)。事實也是如此。你看這張照片還挺不錯的吧?
何:的確是一張表現(xiàn)色彩美的人文風(fēng)景好照片,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李:這張照片曾多次被雜志刊登過呢。
何:在風(fēng)光攝影中,由于漫射光的曝光容易掌握,是一種很有表現(xiàn)力的光線。在人像攝影中是不是也是好光線呢?
李:我一度很熱衷美女拍攝,回想起來,我拍的那些美女照片,自己比較喜歡的大多數(shù)都是用漫射光拍攝的。比如那張《微風(fēng)多情》就是在一個多云的天氣拍攝的。拍攝的模特兒是電影演員陳紅。拍攝地點是北京頤和園。這張照片的拍攝意圖,是想利用高調(diào)來表現(xiàn)少女的純潔和柔美。因此利用了云天作背景,白玉橋欄作前景,人物穿白衣裙。拍攝的瞬間是一陣微風(fēng)吹來,白裙正揚起一角時按下的快門。這張照片高調(diào)是關(guān)鍵。而高調(diào)的表現(xiàn),漫射光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少女皮膚色澤在漫射光中顯得柔和。這只有在柔和、無方向的漫射光下才能得以很好的體現(xiàn)。因此當(dāng)你拍攝人物時,如果想使被攝者的肌膚顯得細嫩、柔美,漫射光是很理想的。
何:看來漫射光是所有光線中曝光最易于控制的,因而最易做到曝光準確。只有曝光準確,色彩才能得到準確的表現(xiàn),尤其是色彩復(fù)雜多樣時,漫射光是首選!
李:讓我們更多的親近漫射光!
責(zé)任編輯/張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