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羅追
我在英國有張床
文 _ 羅追
無論怎樣描述留學(xué)生的海外生活,其實質(zhì)都不過是“找張床”而已。
一般情況下,小留學(xué)生出國有三種住宿形式,分別是Homestay(寄宿家庭)、Boarding(住校)和Renting(自己租房或與人合租),合在一起簡稱HBR。就個人來講,第三種最理想,相對而言自由度更大??墒?,由于年齡所限,留學(xué)生一般要到大學(xué)階段才能租房。
王石曾在今年的亞布力論壇上說:“我建議中國企業(yè)家都把子女送出去留學(xué),并且越早越好,因為國內(nèi)的教育體制根本培養(yǎng)不了精英頭腦。”與他這個說法伴生的,是時下出國留學(xué)生的年齡越來越小。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dān)憂”,這些缺少獨立生活經(jīng)驗的小留學(xué)生在國外的生活就成了父母最關(guān)注的問題。
學(xué)生們初到一個國家,最需要的就是跨文化融入。寄宿家庭很多都是本土人士或者移民家庭,衣食住行、待人接物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而且學(xué)生下課回家后通過多與寄宿家庭主人交流溝通,語言能力提高會相對較快。很多寄宿家庭也會帶學(xué)生到周圍甚至出國參觀游玩,讓學(xué)生有機會更多地接觸當(dāng)?shù)仫L(fēng)土人情乃至西方文化,從而更好地融入海外的留學(xué)生活。
來自杭州的Kael、Jason和Angela三個孩子,都是英國倫敦St Dunstans College的中國小留學(xué)生。這所學(xué)校屬于走讀學(xué)校,所以他們需要住在寄宿家庭里。對于他們來說,寄宿家庭生活是在英國留學(xué)很重要的一部分,與家庭主人的溝通和相處非常重要。
男孩Kael原來的寄宿家庭房東是一位退休老太太,年輕的時候曾在BBC工作過。問題是,從前的“鐵娘子”退了休就變得有些婆婆媽媽,她選擇做寄宿家庭主要是為了排遣寂寞。從Kael住進去那天起,老太太每天會在固定時間來敲他的房門,問東問西,事無巨細。起初,Kael還耐心回答,時間一久,回答也越來越簡單,而老太太的話卻未減少。Kael簡單的回答逐漸引起老太太不滿,她向老師抱怨,Kael這是在使用“冷暴力”。
獨居的老太太還很希望Kael能夠“真正參與”到她的家庭生活里,具體說來就是她總想要帶著Kael走親戚,每次都以一句“某某某很想見到你呢”作為理由,沒有一點商量余地。Kael覺得這種被“四處展覽”的方式無法接受,也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習(xí)慣。比如,“平時不能喝碳酸飲料”,老太太會告訴Kael這是她對孫子們的要求。老太太的“過度”關(guān)心體貼在希望獨立的Kael看來卻是災(zāi)難性的,后來他就換了一個寄宿家庭。
現(xiàn)在,Kael和新寄宿家庭的成員相處非常融洽。這戶人家有四口人,爸爸媽媽帶著兩個五六歲的孩子,人都非常好。Kael獨自住在三樓,非常自在,房間很大很舒服,窗戶正對著花園,景色非常好。新家的主人沒事不來煩他,卻對他另有一番特別照顧—在Kael生日前一天送他一張生日卡片,生日當(dāng)天又給他買了蛋糕,辦了生日party,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男孩Jason不太愛說話,平時總喜歡待在自己房間里。不過寄宿家庭的主人非常在意并理解他,不但沒有給他設(shè)定任何家規(guī),還告訴他:“如果你寂寞了,隨時可以叫同學(xué)來家里玩,我愿意開車去接你的同學(xué)來我家。”
Jason的房間很大,除了他睡的那張床之外,房間里還多加了一張床。主人告訴他:“如果你想叫同學(xué)來留宿也是可以的,我們非常歡迎。”
Jason的寄宿家庭主人和另一家寄宿家庭主人是很好的朋友,他怕Jason覺得孤獨,還會經(jīng)常帶他去那個寄宿家庭做客,兩家人在一起玩。有一次,Jason在體育課上不小心崴了腳,走路有點兒瘸,寄宿家庭主人很著急,還特意帶他去看了醫(yī)生。
女孩Angela的寄宿家庭里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和她做伴,她經(jīng)常和他們在家開party,一起玩得很high。有一個周末,寄宿家庭還帶著Angela去野外爬山、露營,讓她體驗英國人親近大自然的方式。要知道,在英國,野外露營是一件很尋常也很酷的事兒。
“那天,我們?nèi)页鰟?。蹚小河、撿木頭、做燒烤,盡管中途還下起了雨,不過感覺依然很棒,我儼然已經(jīng)正式成為這個英國家庭的一分子了?!盇ngela興奮地說。
說來說去,“我在英國有張床”的留學(xué)生活到底怎樣?英國家庭和中國家庭有何不同?三個小留學(xué)生的回答都挺一致:“表面上看起來中規(guī)中矩的英國人并不乏熱情,家庭生活都和國內(nèi)一樣溫馨,唯一不同的是,英國的爸爸媽媽不會溺愛孩子,都很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主精神,一有空就會帶孩子去大自然中活動,去認識身邊的花草魚蟲,激發(fā)孩子對自然的熱愛與認識,也鍛煉出強健的體魄和堅定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