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宗的妻子叫李鳳娘,原是將門之女,生性潑辣。這樣一個女子,怎么就進了皇家門呢?原來全靠道士皇甫坦穿針引線。他當(dāng)年一見李鳳娘,就驚呼:“此女是大貴之相,日后定當(dāng)母儀天下?!崩铠P娘父親一聽,說這就難怪了,她出生時還真飛來一只黑色的鳳凰呢。高宗末年,皇甫坦入宮為太后醫(yī)病,因妙手回春,取信宋高宗。宋高宗正在為過繼孫子——兒子宋孝宗是過繼的,自然,孫子也不是嫡親的——物色媳婦,皇甫坦就順勢推薦了李鳳娘,又神神道道一番。高宗信以為真,仿佛他們老趙家真娶了一只鳳凰??上?,這是一只“黑鳳凰”。
飛揚跋扈
本來,一個姑娘嫁進豪門,自是不敢多走一步路,多說一句話,何況是皇家??墒牵@個李鳳娘,什么都不怕。肚子爭氣,生了兒子,就母以子貴。到丈夫被立為太子之后,就更是得意洋洋了。于是,她在宋高宗面前,數(shù)落宋孝宗;在宋孝宗面前,撒嬌告太子的狀;在丈夫面前,就更是得理不饒人。就這樣,趙家的三個男人,一個退休皇帝,一個正牌皇帝,一個未來皇帝,被一個武將之女搞得團團轉(zhuǎn)。這時,宋孝宗忍不住訓(xùn)斥道:“你應(yīng)該多學(xué)學(xué)太后的賢德,若再肆無忌憚,弄得宮里雞飛狗跳,當(dāng)心我廢了你!”可是,宋孝宗并沒有嚇住李鳳娘。等到宋孝宗退位后,李鳳娘就更變本加厲。一次,李鳳娘在打罵宮女,太后看了不忍,試圖勸止。李鳳娘就反唇相譏:“我與皇上是結(jié)發(fā)夫妻,名正言順,我替皇上教訓(xùn)奴婢,有何不可?”一旁的宋孝宗勃然大怒,嚴(yán)正警告李鳳娘:“再放肆就廢黜你!”這一回宋孝宗動了真格,他召來太師,商量此事。但外人是勸和不勸散的,何況宋光宗剛即位不久,此時行廢后之事,不利于政局穩(wěn)定??!于是,這事不了了之了。
煽風(fēng)點火
本來,一個皇帝有什么好怕老婆的,大不了廢了就是??墒?,宋光宗經(jīng)過老婆多年的洗腦,已把“妻管嚴(yán)”修煉成了美德,絕不反抗,更不要說反戈一擊了。
有一天,宋光宗要主持祭天,不能回后宮。李鳳娘就找了個借口,虐殺了與她爭寵的黃貴妃,還“及時”報告宋光宗:黃貴妃暴死!宋光宗心知肚明卻不敢發(fā)作,郁悶極了,只能暗自飲泣。就在這時,一場意想不到的事故發(fā)生了:先是祭臺猝不及防著了火,差點兒燒著宋光宗;接著又是風(fēng)雨,又是冰雹,把祭天儀式淋了個稀巴爛。宋光宗何曾見到過這樣“驚險”的事兒,本來已夠傷心了,現(xiàn)在又得罪了老天,思前想后,越想越恐怖,不由得精神崩潰——自此,得了神經(jīng)?。?/p>
丈夫得了神經(jīng)病,李鳳娘卻是越活越精神。她乘機讓兒子協(xié)助處理政務(wù),父親病了兒子幫忙,天經(jīng)地義。自從為立嗣的事在宋孝宗面前吃了閉門羹,李鳳娘天天在宋光宗面前說宋孝宗的壞話。宋光宗也生父親的氣,大哥死后,父親讓自己做了太子,而現(xiàn)在竟然說:“當(dāng)初按例應(yīng)立你二哥,因為你英武像我,才越位立了你,現(xiàn)在雖然你二哥不在了,可你二哥的兒子還在!”那意思很明白了,父親不想立自己的兒子。這讓宋光宗越想越生氣。后來宋孝宗看兒子久病不愈,自然擔(dān)心,就到處找民間秘方??墒抢铠P娘卻對丈夫說:“這是你父親想毒死你,好改立老二的兒子;就是不毒死你,也早晚要廢了你!”宋光宗本來神經(jīng)就不正常,經(jīng)李鳳娘這么一煽風(fēng)點火,覺得老爹太毒了,從此就不肯再見老爹。
塵埃落定
光宗自從得了神經(jīng)病,最傷心的是孝宗,他倚門盼望,卻總是一場空。兒子不來看望,不久他就郁郁而終。老爹死了,兒子總得出來辦喪事啊??墒牵庾趨s無動于衷。宰相留正和知樞密院事趙汝愚覺得不對勁,就拉住光宗哭諫,光宗仍然不為所動。衣服都被拉破了還無濟于事。朝廷一片嘩然:這樣做事,皇家體面何存?天下人會怎么看呢?可是,更狼狽的是,一個有神經(jīng)病的皇帝依然統(tǒng)攬著帝國大局。當(dāng)初,宋光宗在李鳳娘的攛掇下,要宋孝宗點頭立儲。現(xiàn)在宋孝宗一死,他卻不肯立儲了。為什么?他覺得一立儲,兒子馬上就會取代自己??墒谴蟪紓儓猿?,宋光宗沒辦法,就批了這么幾個字:“歷事歲久,念欲退閑?!痹賳査?,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沒下文了。而宰相留正,還受了皇上不明不白的批評。留正是一個膽小的人。又迷信,一次上朝扭傷了腳脖子,就覺得流年不利,再待在瘋皇帝身邊太危險了,于是就乘小轎出城開溜了。
一個國家,皇帝有神經(jīng)病,宰相又嚇跑了,那只能樞密院事趙汝愚上陣了。趙汝愚知道不換皇帝是不行了,就抓住御批的“退”字,讓韓胄托人去請宋高宗皇后吳太后出來主持大事——韓胄的母親與吳太后是親姊妹,有了吳太后的支持,就名正言順了。吳太后知道勢在必行,否則夜長夢多,會危及社稷。于是。在宋孝宗哀悼期結(jié)束之時,出來暫時垂簾聽政。在內(nèi)警的護衛(wèi)下,宋寧宗趙擴(宋孝宗時被封為嘉王)來到爺爺?shù)撵`柩前。趙汝愚宣布內(nèi)禪,嘉王卻嚇得繞柱而逃。被吳太后喝止。吳太后親自為玄孫披上皇袍。嘉王在韓胄等人的攙扶下坐上御位,還自言自語道:“我沒罪,我恐怕要擔(dān)負不孝之名了。”這樣,終于有了新皇帝。
此時的宋光宗沒有料到。不聲不響,他已是太上皇了。而李鳳娘沒了皇帝的靠山,自然也被拋棄了。
選自《現(xiàn)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