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譜的前排
震前動物很反常,豬不吃食狗亂咬;井水是個寶,地震有前兆,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磁場活動變紊亂,電器失靈不聽話,地震就來到……面對各種地震前兆,我們該不該相信呢?
不管信或不信,有些信息確實不靠譜喲!
動物能預先感知地震,這種說法由來已久。
公元前373年,在一場大地震把希臘的海利斯城夷為平地前,老鼠、狗、蛇以及鼬鼠紛紛逃到城外;我國唐朝的《開元占經(jīng)·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鳴,地方屠裂”的記載;近期發(fā)生的地震前,動物園的猩猩會顯得很不耐煩,發(fā)出不安的叫聲或亂扔食物。
的確,很多動物擁有比人類敏感得多的感覺系統(tǒng),如蝰蛇可以感知紅外線;狗不但嗅覺靈敏,還能聽見超聲波……而且,很多動物尤其是穴居動物對震動十分敏感,所以即使你躡手躡腳,老鼠也能輕易感覺到你在接近從而逃之夭夭。
不過,動物們受震前影響而表現(xiàn)出的異常反應,也可能是因為受了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天氣變化、饑餓,甚至附近開過的一輛卡車等。
動物園中的猩猩從震前開始到地震發(fā)生時一直發(fā)出噯氣式的吼叫,其實,如果不發(fā)生地震,若是惹怒了它,它也會吼叫。
2002年西昌邛海出現(xiàn)了魚群“跳龍門”的異象,人們不禁恐慌,紛紛認為很快就會發(fā)生地震,可最終地震沒有發(fā)生。
今年4月份,眾多蛤蟆排成長隊游街,形成了一股蛤蟆風暴,有人驚呼:“地震就要來了?!辈粌H如此,在汶川大地震后,貴州桐梓、福建連江、四川巴中等地也有蛤蟆集體“散步”,一時間地震傳言到處都是。
其實,每年3月到5月間,大批蛤蟆都會返回出生地進行繁殖。當在水中無法覓到足夠的食物時,小蛤蟆就會爬出水面尋找新的生存地,從而集體出動。
地震前動物活動肯定有異常,但動物異常并不表示一定會發(fā)生地震。因此,我們利用動物出現(xiàn)異常行為來預報地震不可靠。
何為“地震云”?
第一個提出“地震云”說法的是日本政治家、曾任奈良市市長的鍵田忠三郎。他在1956年日本福岡7級地震前看到一條非常奇特的云帶,之后又留意到只要出現(xiàn)這樣的云,某處就會發(fā)生地震,于是稱這種云彩為“地震云”。
在古代,中國和意大利的學者也對“地震云”做過研究,認為能夠預測地震。1935年重修的《隆德縣志》中也有“地震云”的記載:“天晴日暖,碧空清凈,忽見黑云如縷,宛如長蛇,橫臥天際,久而不散,勢必為地震?!?/p>
關(guān)于“地震云”能夠預兆地震發(fā)生,目前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當板塊運動時會從地表釋放出大量高溫高壓的水汽,水汽上升到大氣中就會形成狹長的“地震云帶”。另一種認為地震前地磁場以及電磁場都會發(fā)生變化,于是水汽或者塵埃受到影響而形成有序排列的“地震云”。
“地震云”真的那么厲害嗎?
其實所謂的“地震云”只不過是一種普通云,與地震毫無關(guān)系,例如帶狀的“飛機云”屬于卷云帶,大多是因高空急流而被拉伸得很長;又如輻射狀的“扇骨云”,有的呈現(xiàn)出幾條卷云帶,有的是高積云帶,也是由于高空風場的分布而形成。
人們普遍認為,把一塊磁鐵用繩子掛在高處,正對下面的地板磚或鐵盆,磁鐵上粘一塊大鐵塊,地震前地球磁場發(fā)生劇烈變化,磁鐵便會失去磁性。因此,鐵塊掉下來落在地上或盆里并發(fā)出響聲,可以在房屋晃動前幾十秒至十分鐘內(nèi)起到預警作用。
沒錯,地震前磁場確實會發(fā)生變化,但是這種磁場異常的量級比地球磁場的量級小得多,也就是說,地震產(chǎn)生的磁場變化極其微小,以致磁鐵的磁化狀態(tài)不會有任何改變,因此不能預測地震。
這也不能信,那也信不得,我們?nèi)绾晤A測地震呀?
現(xiàn)在專家都沒有找到可行的方法呢,誰叫地震這壞蛋太厲害了,這么出沒不定。不過,我們要相信,不久后,一定能找到好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