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花
(內蒙古民族大學,內蒙古 通遼028000)
沙地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是一類非常值得開發(fā)利用的經(jīng)濟植物資源??茽柷呱车厥俏覈衬凶匀粭l件較優(yōu)越的沙地,植物種很豐富。但是,長期以來由于不注重管理保護,缺乏科學地開發(fā)利用,亂采濫挖,過度利用,致使大部分藥用植物受到嚴重威脅,產量不斷減少,品質明顯下降,有的種類已經(jīng)成為瀕危植物[1-2]。因此,這種狀況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積極開展綜合性研究,以尋求保護和合理開發(fā)利用的新途徑,實現(xiàn)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植物的可持續(xù)利用。筆者對科爾沁沙地當?shù)氐拿耖g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進行了初步調查統(tǒng)計,以期為合理利用科爾沁沙地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提供資料[3-11]。
科爾沁沙地位于我國東北平原的西部(118°35'~123°30'E,42°41' ~45°15'N),沙地的主體處在西遼河下游的沖積平原,總面積5.175 萬km2。年平均氣溫5.2 ~6.4 ℃,1 月平均氣溫-16.2 ~-12.6℃,7 月平均氣溫20.3 ~23.9 ℃。極端最高氣溫39℃,極端最低氣溫-29.3 ℃,≥10 ℃積溫為3 000 ~3 200 ℃。一年中5 ~9 月是日均氣溫≥10 ℃最集中的時期。光照條件較好,生長季(4 ~9 月)的總輻射量占全年總輻射的65%。全年日照時數(shù)約2 900~3 100 h,日照百分率65% ~79%。
年降水量為343 ~500 mm,降水呈北部少南部多,東部多西部少的分布格局。年內降水分布不均,6 ~8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0%以上,降水年際變化很大。
科爾沁沙地位于內蒙古植物區(qū)系、長白植物區(qū)系和華北植物區(qū)系的交匯處,因此種類較豐富。由于近年來人類生產經(jīng)營活動的強烈干擾,植被種類被破壞,現(xiàn)在科爾沁沙地主要有3 種植被類型:沙丘植被、草甸植被、森林植被[12]。
通過實地調查和參考相關文獻,初步采集和記錄整理了科爾沁沙地野生藥用植物63 種,隸屬于32 科57 屬。其藥用部位、功效及生境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科爾沁沙地藥用植物中草本植物占絕對優(yōu)勢,分布的科較分散,大多數(shù)科僅含有1 ~3 個種;其中菊科8 種,薔薇科、豆科和藜科各4 種;4 科中分布種數(shù)約占藥用植物總種數(shù)的31. 74%。甘草、麻黃、黃芪、黃芩、文冠果、羅布麻、霧冰藜、山刺玫、地榆等藥用價值高、資源豐富,具有開發(fā)潛力。
表1 科爾沁沙地藥用植物名錄
續(xù)表1
以下幾種植物藥用價值高、資源豐富,具開發(fā)潛力,可作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的目標。
文冠果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小喬木。適應性很強,耐瘠薄、耐鹽堿,抗寒、抗旱能力極強,在草沙地、撂荒地、多石的山區(qū)、黃土丘陵和溝壑等處、甚至在崖畔上都能正常生長發(fā)育。是防風固沙、小流域治理和荒漠化治理的優(yōu)良樹種。
文冠果的莖、枝,具有祛風濕、風濕內熱,治療皮膚瘙癢的作用,葉有降壓作用[13]。
果可榨油。文冠果果粕中蛋白質含量高達40%,且富含18 種氨基酸,是優(yōu)質飲料原料;嫩葉經(jīng)加工可代茶飲,果皮可提取糠醛,種皮和外果皮可制活性炭;文冠果木材紋理細致,抗腐性強,是制做家具和農具的良材;根是制作根雕及雕刻的上等材料;文冠果花美、葉奇、果香,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園林綠化的珍貴資源,也是行道樹的首選。該樹全身是寶,綜合價值很高。
羅布麻又名野麻,是一種世界上稀有的野生植物,它主要生長在沙漠鹽堿地或河岸、山溝、山坡的沙質地上。羅布麻性微寒,味苦甘,能清熱降火,平肝息風,主治頭痛、眩暈、失眠等癥;葉含羅布麻甘,具有強心作用,制成羅布麻茶、羅布麻藥片和羅布麻煙等可治療高血壓等癥。羅布麻是一種稀有的野生植物,羅布麻莖皮是一種良好的纖維原料,纖維細而長,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新的天然紡織原料,故被譽為“野生纖維之王”。
藜科霧冰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輕、中度鹽漬化的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沙地、撂荒地、河漫灘、湖邊鹽生荒漠、沖積扇礫質荒漠及干旱山坡。植株高3 ~30(50)cm,外形近球形,密被柔毛,呈灰白色或灰綠色。在湖岸裸露沙灘上,最先侵入生長,成為原生演替的先鋒種。除藥用清熱祛濕外[14],還是重要牧草[15]。
薔薇科落葉直立灌木,俗稱野玫瑰。天然刺玫果全身是寶,用途廣泛。不僅果實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花、葉、根、籽都有利用價值?;ā⒐胨?,能理氣、活血、調經(jīng)、健脾;根能止咳祛痰、止痢、止血;葉,可以配制茶葉,具有強身、造血、消炎等功效;刺玫果花,可以提取刺玫果精油;還可以提取色素、香精用于食品飲料;種子,可以榨油,用于化妝品生產,也可以制藥,治療皮膚病、結腸炎和各種結石,籽和籽餅可以作為飼料,養(yǎng)蝦、養(yǎng)雞提高增長率和產蛋率。天然刺玫果既是各種飲料,特別是高級保健和運動飲料的原料,又是食品不可多得的添加劑,也可以直接生產果醬、果凍、果脯等食品。同時還是醫(yī)療保健藥品的原料。
調查表明,在科爾沁沙地分布的藥用植物共有63 種,隸屬于32 科57 屬,其中菊科、豆科、薔薇科和藜科4 科中分布種相對較多。在這些資源植物中,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種(如甘草、麻黃、黃芩等)得到了開發(fā)利用但不充分,而大部分尚處于未利用狀態(tài)。其中文冠果、羅布麻、霧冰藜、山刺玫等植物分布面積較大,蘊藏量豐富,可以作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的目標。
有些藥用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如黃芪、黃芩、地榆等不僅是藥材,同時又有沙地防風固沙的作用,還是良好的牧草;甘草、麻黃是科爾沁沙地主產的拳頭藥材[3,16],藥用價值高,品質優(yōu)良;文冠果、羅布麻、山刺玫、霧冰藜等是多功能、多用途的寶貴資源,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和社會價值。在開發(fā)利用這些野生藥用植物的過程中,應注意其用途的多樣性進行全面的開發(fā)利用,從而創(chuàng)造更大的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效益。
[1] 巴根那.內蒙古自治區(qū)優(yōu)質蒙藥材生產及GAP 示范基地建設[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8(1):72 -76.
[2] 額爾德木圖,高榮,張碩,等.蒙藥資源持續(xù)利用的探討[J].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11,6:222 -224.
[3] 韓建萍,張文生,孟繁蘊,等.內蒙古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xù)開發(fā)及環(huán)境保護策略[J].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06,4:18 -21.
[4] 張衛(wèi)明.我國野生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J].中國商辦工業(yè),1998,10:37 -39.
[5] 木原.沙漠地區(qū)的藥用植物及其開發(fā)前景[J]. 內蒙古林業(yè),1991,12:21 -22.
[6] 曹瑞.內蒙古的藥用植物[J].植物雜志,1989(4):19.
[7] 劉書潤.內蒙古野生藥用植物概述[J].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89(1):103 -109.
[8] 敖道夫,斯琴,布日額.內蒙古哲里木蒙古族藥用植物的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7,89(6):334 -337.
[9] 哈斯巴根.蒙古族傳統(tǒng)茶用植物的初步調查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1990,12(1):43 -48.
[10] 王宏.內蒙古東部科爾沁草原幾種常見有毒植物[J].中國草原與牧草,1986,3(6):50 -52.
[11] 哈斯巴根,蘇亞拉圖,音扎布.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蒙族民間茶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學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4:62 -65
[12] 劉志民等. 科爾沁沙地植物繁殖對策[M]. 北京:氣象出版社.2010.
[13] 布日額.哲里木蒙古族民間野生食療植物[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02,5:296 -299.
[14] 李永江.大興安嶺藥用植物[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15] 潘學清. 中國呼倫貝爾草地[M].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16] 王玉慶,賀潤喜. 固沙植物甘草與土地荒漠化探析[J].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04,12(3):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