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照
如今俄羅斯的政治局面就如同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的《大師和瑪格麗特》的原文重現(xiàn)。書中的人物伊萬諾維奇·波索伊對統(tǒng)一俄羅斯黨的諸位權貴而言并不陌生,這位租戶協(xié)會主席被由魔鬼撒旦喬裝的烏蘭欺騙。他從烏蘭的口袋里搞到蘇聯(lián)盧布,然后通過通風井變成美元。波索伊后來被捕,并被投入精神病院。在病床上,他夢見從空中傳來一陣低沉的聲音:“把你手里的美元交出來!”
如今,這位書中的烏蘭變成了現(xiàn)實中的普京。2013年2月12日,普京向杜馬提交了一份議案,要求禁止政府官員和杜馬議員持有外國銀行賬戶和購買外國國債,同時議案還禁止俄羅斯權貴擁有境外財產。
“杯酒釋兵權”的信號
一天之后,也就是2013年2月13日,統(tǒng)一俄羅斯黨締造者、俄羅斯杜馬道德委員會負責人弗拉基米爾·佩赫廷被爆出在邁阿密海灘擁有一所并未公開、價值130萬美元的奢華公寓。這些細節(jié)是由俄羅斯反對派活動家、博客作家阿萊克謝·納瓦爾尼通過網絡爆出。佩赫廷否認了這些“不當指責”,他堅稱:“事實上我在境外沒有財產?!辈贿^在2月20日,佩赫廷選擇從杜馬辭職,毫無疑問這是普京的授意。佩赫廷表示,雖然自己并沒有做錯什么事,但這個爆料被視為玷污統(tǒng)俄黨的丑聞,黨的利益高于他的個人利益,他只能認栽。另一位統(tǒng)俄黨黨員、身家達120億美元的安納托利·羅馬金因“健康原因”而辭職。據(jù)媒體報道,與此同時,更多的統(tǒng)俄黨人士在為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財產尋找出路。而俄羅斯國家電視臺播送了邁阿密海灘公寓的照片,并談及這次黨內清洗,言及這是道德價值的回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與上世紀30年代的公審公判的清洗方式不同,這一次“清洗”佩赫廷,統(tǒng)一俄羅斯黨內部給予了堅決支持,并授予其道德楷模的稱號。他沒有遭到任何起訴,退出后還拿到一份輕松的工作,大有“杯酒釋兵權”之勢。話雖如此,清洗標志著俄羅斯政壇要變風向了。
前克里姆林宮智囊格萊布·帕夫洛夫斯基對此解讀說,在蘇聯(lián)時代,政府大員們沒有政治對手攻擊之虞,只要忠于體制,就能尊享國內國外的種種特權,還不會受到高層干預。佩赫廷的辭職表明這一現(xiàn)象將是明日黃花,只不過新的游戲規(guī)則還沒有厘定出來。這會讓俄羅斯的權貴們緊張不安,不過按照普京的觀點這可能不是什么壞事。
不過黨內清洗并不代表統(tǒng)一俄羅斯黨向反對派做出了讓步。雖然當局采用了納瓦爾尼的信息,不過這并不會讓克里姆林宮停止對他提起新指控,現(xiàn)在看來,這一招更像是借力打力,便于內部換血清洗。這些變化與俄羅斯民主狀況的變化并沒有關系,相反,按克里姆林宮問題專家的說法,這反倒折射出普京需要從選民手里獲得更多的支持,收緊對俄羅斯權貴階層的控制,要知道這些人大都把財產和小孩轉移到了國外。
西方亡俄之心不死?
清洗的背后也存在這樣一種假設,即西方正在密謀反對普京,而且可能會利用俄羅斯官員的私人利益來達到西方國家削弱俄羅斯的目的。美國已經弄出了個“馬格尼茨基法案”,這項法案威脅要制裁在馬格尼茨基案中侵犯人權的俄羅斯官員,這就是在嘗試去控制俄羅斯官員。
謝爾蓋·馬格尼茨基是俄羅斯赫密塔吉基金管理公司的一名大膽揭露俄羅斯官員腐敗的律師,他曾經揭露了一起涉案金額達2.3億美元的官僚詐騙案。因受逃稅指控于2008年被俄警方逮捕。羈押期間,在獄中遭毒打,并因心臟病發(fā)作于2009年11月在莫斯科“水兵寂靜”看守所去世。他的去世引起巨大的社會轟動,包括在西方。俄羅斯隨后對馬格尼茨基的死展開調查,普京稱此事為“悲劇”,但“這是俄羅斯的內政”。
2011年7月,美國國務院稱俄聯(lián)邦安全局、警察部門及看守所60名有關人員應該為馬格尼茨基之死負責并將他們列入黑名單,拒絕向他們發(fā)放入境簽證。俄外交部此前多次對該法案予以強烈抨擊,稱這是美國部分人試圖恢復冷戰(zhàn)之舉。普京如今要求俄羅斯的權貴與西方劃清界限,撇清糾葛,就是要把俄羅斯的精英們從西方的影響中“隔離開來”,加大對這一群體的控制。
改革者普京
普京始終堅信自己正在改革俄羅斯,不過相比于他的前任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普京的形象更多是一位保守的改革者。普京的榜樣是彼得·斯托雷平,這位俄羅斯100多年前的總理是一個堅定的君主制主義者,支持沙皇,反對革命,但同時也帶有一抹濃厚的改良主義色彩。
彼得·斯托雷平,俄國政治家,曾任格羅德諾州和薩拉托夫州州長,因鎮(zhèn)壓農民起義受尼古拉二世寵信。1906年,斯托雷平出任首相兼內務大臣,1907年發(fā)動“六三政變”,解散第二屆國家杜馬,建立軍事法庭網殘酷鎮(zhèn)壓工農群眾,從而開始了“斯托雷平反動時期”,掐滅了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他推行土地改革,使得200萬農民退出村舍,成為富農,活躍了當時的經濟,史稱斯托雷平土地改革。1911年,斯托雷平被俄國社會革命黨人暗殺,隨后他的改革也宣告破產,沙皇俄國也走向了末路。有意思的是,時至今日,斯托雷平仍被視為俄國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在“最偉大的俄羅斯人”評選中高居第二位。
和斯托雷平一樣,普京認為自己是民族主義者,始終把俄羅斯的國家利益視為至高無上。他想讓俄羅斯重拾昔日的輝煌和驕傲,然而他也很清楚,俄羅斯在國際影響力和重量級上已不能再媲美當年的蘇聯(lián)。但普京至少想讓俄羅斯成為“一超多強”格局中的關鍵角色。
普京很清楚,當今世界不再是軍事第一,而是經濟第一。而俄羅斯經濟主要建立在油氣等自然資源之上。普京希望重建俄羅斯自蘇聯(lián)時代就已經衰落的輕工業(yè)和農業(yè),轉移消費重點,靠民生來拉動經濟,這是俄羅斯未來轉型的重點。同時作為世界大國,普京始終相信大棒的力量,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也是他議程表上永恒的主題之一。
自上而下是解決之道?
但是俄羅斯目前的體系有問題,腐敗不僅是這個體系的疾病,也是這個體系的支柱之一。和蘇聯(lián)時代類似,權貴們享有一系列特權。去歐美淘貨,享受西方服務,置購西方地產,這些都是俄羅斯權貴階層流行的話題。而如果大刀闊斧地改革勢必將自己的權力支柱趕到對立面去。普京并不想瓦解這個體系,因為他打造的這個體系正越來越開放,已在俄羅斯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因為他所擔心的是會走上戈爾巴喬夫的老路。戈爾巴喬夫也想改革蘇聯(lián),但他最終失去了蘇聯(lián)。
自上而下,這四個字已經成為普京改革的關鍵詞。改革的保守性,決定了普京的改革將以高度中央集權化的方式推進。集中國家資源辦大事,以國家的意志來完成俄羅斯現(xiàn)代化的進程。這一點讓人不禁想起俄羅斯歷史上著名的1861年改革。
1861年俄國沙皇亞力山大二世推行改革,廢除農奴制,讓農奴成為自由人,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巨額的份地贖金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又積累了大量資金。俄國從此走上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但同時,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殘余,對俄國社會后來的發(fā)展產生了消極影響。廢除農奴制法案簽署時,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國務會議上做出承諾:“諸位同我的意見是一致的,那就是從上面解決要比由下面來解決好得多。諸位請相信,凡是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夠做到的一切,都已經做到了。”很顯然,這段掌故即使放在今天的俄羅斯政壇也毫無違和感。
但是現(xiàn)在普京手里的牌卻不多。在普京看來,黨內清洗、申報財產和抵制歐美的“糖衣炮彈”都不過是他的折中改革方案。即便如此,這些方案在權貴們看來依然顯得過于極端?!澳箍苹芈暋彪娕_編輯阿萊克謝·維涅季克托夫評價說:“普京在權貴頭上懸了一把斧頭。但是作為一個審慎的政治家,他知道高壓的威脅遠比高壓本身更有效果?!敝档靡徽f的是,去年因軍隊采購腐敗丑聞落馬的前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在解職后,還被俄羅斯國家電視臺出了洋相,不過他并沒有被關押和指控。他會不會被送到法官面前,完全取決于普京的反腐和改革行動能走多遠。無疑,這也是整個俄羅斯所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