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軟件:Adobe Photoshop CS6
學習內容:利用漸變?yōu)V鏡調整圖層修正曝光
需要時間:約20分鐘
在拍攝如圖所示的風景時,常常需要用到漸變中灰濾鏡,它能夠幫助我們在光比極大的場景下獲得均衡的曝光,避免天空過曝。不過,如果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手邊沒有濾鏡,也可以通過Photoshop后期處理來達到類似的效果。
利用圖層,選區(qū)以及漸變?yōu)V鏡,可以調節(jié)曝光,重現(xiàn)畫面各個部分的細節(jié)。本章內容將為您演示,如何使用魔棒工具選取天空部分,并利用調整圖層為其添加漸變。通過這樣的手段,可以壓暗過曝的天空,并將其與曝光正確的其他區(qū)域天衣無縫地融合為一體。此外我們還將看到,如何調整云朵的漸變色彩。將兩種處理結合起來,天空的效果會顯得格外自然。再應用一些簡單的小技巧,就能進一步優(yōu)化畫面其他區(qū)域的細節(jié)效果,使其肌理質感呼之欲出。用圖層蒙版將燈塔部分保護起來,避免曝光調節(jié)操作對其產生影響,最后借助加深工具優(yōu)化其暗部效果。
1調節(jié)中間調
打開圖像文件。點擊圖層面板下方的“添加調整圖層”按鈕,選擇“色階”。將中間調滑塊移動至0.7處。這樣,就能壓暗中間調區(qū)域,使得天空中過曝區(qū)域的部分細節(jié)和色調得以顯現(xiàn)。
2選取天空
剛剛的操作改善了天空的效果,可是卻讓地面變得太暗了。我們希望調整操作的效果局限于天空區(qū)域。選擇魔棒工具,寬容度設為41。勾選“Benachbart”(意為“鄰近的”,手邊沒有軟件,不記得對應何選項)選框。 然后按住[Shift]鍵不放的同時單擊天空區(qū)域,直到其全部被選中為止。如果燈塔的一部分也被選進選區(qū),不用擔心,可以繼續(xù)進行操作。
3填充選區(qū)
為了選中地面部分,我們選擇菜單項“選擇|反選”。在白色的圖層蒙版上單擊,選擇“編輯|填充”。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黑色為填充顏色,按回車鍵確認。這時,天空仍然保留著之前操作所產生的效果,而地面則恢復到了未調整之前的狀態(tài)。
4修飾蒙版
按快捷鍵[Ctrl]+[D],調出選區(qū)。選擇畫筆工具,將筆觸硬度設為100%,直徑25像素。按快捷鍵[D]將前景色設為黑色。單擊圖層蒙版,在蒙版上小心地把之前不慎選入選區(qū)的燈塔部分涂掉。
5燈塔的立體感
燈塔看起來有些平淡、缺乏立體感。為了更加凸顯它的立體效果,我們在背景圖層上應用“加深工具”。范圍設為“中間調”,曝光設為20%,畫筆直徑為50像素。在燈塔上進行涂繪,以加深其中間調,獲得更強的立體效果。
6天空色彩取樣
在工具箱中選擇吸管工具,在天空部分較暗的區(qū)域單擊,對該區(qū)域的色彩進行取樣。如果您想使用與示例圖中一樣的色彩,那么可以直接單擊前景色選框,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RGB色值設為121(R),147(G),159(B)。按“確定”按鈕確認。
7添加漸變
在按住[Ctrl]鍵不放的同時單擊調整圖層的蒙版,以重新調出天空選區(qū)。然后單擊背景圖層。在背景圖層上新建一個“漸變”調整圖層。在預覽上單擊,并將漸變效果設為從前景色到透明。
8編輯漸變
勾選“反向”選框,使得漸變效果由頂端向地平線延展。點擊“確定”按鈕確認。將該調整圖層拖至圖層列表的最上方。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為“疊加”,“不透明度”設為30%。原本灰白、無層次感的天空,現(xiàn)在變得反差強烈、色彩生動了,而且曝光也顯得均衡自然。
9復制背景
由于“人工”中灰濾鏡的效果,燈塔在背景中顯得格外醒目,而前景中的巖石則有些缺乏反差了。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并且進一步凸顯畫面細節(jié),我們選取需要進行優(yōu)化的區(qū)域,進行色階調整。在進行該操作之前,首先要復制背景圖層。
10選取巖石區(qū)域
接下來,選擇套索工具。將羽化設為40像素。這樣,在接下來進行反差調節(jié)之后,處理區(qū)域與未經處理區(qū)域之間的交界不會過于明顯。然后,像我們在示例中所做的這樣,選擇前景中層次感不夠的巖石部分。
11調節(jié)中間調反差
選擇“圖像|調整|陰影/高光”。陰影設為18%,中間調設為100。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增強巖石的肌理表現(xiàn)。然后點擊“確定”按鈕,完成調整。接下來按快捷鍵[Ctrl]+[D],退出選區(qū)。
12凸顯精細紋理
海水的反差也稍顯不足。為了增強波浪的紋理效果,我們使用磁性套索選擇該區(qū)域,然后新建一個色階調整圖層。將黑色滑塊移至39,以壓暗陰影;將白色滑塊適當?shù)叵蜃笠苿?,提亮浪花部分?/p>
13方尖柱
背景中的方尖柱恰好位于畫面正中,但是仍然不夠醒目。選擇“背景 副本”圖層,然后再次使用加深工具。將筆尖直徑設為70像素,范圍“中間調”,曝光11%,在方尖柱上涂繪,將其略微壓暗一些。
14調節(jié)色彩
為了讓畫面的整體色調更加鮮明,并且進一步突出前景中的草地,我們又新建了一個“色相/飽和度”調整圖層。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黃色,將飽和度調節(jié)至+26?,F(xiàn)在,畫面的色彩看起來更生動明快了,草地的綠色也顯得更為突出。
15添加暗角
為照片添加暗角效果,來進一步增強畫面的戲劇感。在暗角的烘托下,天空顯得更加陰郁、懾人心魄,場景的氣氛感更加強烈了。專門新建一個圖層來加入暗角效果,將新建的圖層拖動到圖層列表的最上一層。
16應用暗角效果
按快捷鍵[D]將前景色設為黑色,背景色設為白色。選擇漸變工具,將漸變效果設為從前景色到背景色。然后選擇放射狀漸變,并勾選“反相”選框。
17繪制漸變
將畫面的下邊緣放大15%,這樣就有了更大的處理空間。從畫面中心向其一角拖動鼠標,繪制漸變,然后將漸變圖層的圖層混合模式設為“正片疊底”。
18完成優(yōu)化
將該圖層的不透明度設為65%,讓其效果更柔和一些。漸變的白色部分將會變得更透明,灰色部分則會略微壓暗相應的畫面區(qū)域。選擇一個柔軟的畫筆,前景色設為白色,在該圖層的畫面中心涂抹,以恢復該區(qū)域的亮度。然后,我們便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