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5年生的紅富士蘋果樹上,做了20%丁香菌酯懸浮劑防治蘋果腐爛病的藥效試驗。結果表明,春季萌芽前,用20%丁香菌酯懸浮劑100倍液防治腐爛病病疤,然后用400倍液噴枝干,可以較好地控制正常管理果園的腐爛病,效果好于腐菌清。
關鍵詞:蘋果;腐爛病;防治;20%丁香菌酯懸浮劑20%丁香菌酯懸浮劑是沈陽化工研究院開發(fā)、吉林八達農(nóng)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為明確該殺菌劑對蘋果樹腐爛病的防治效果,我們以腐必清為對照藥劑,在古山屯果園進行了藥效示范試驗。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防治蘋果樹腐爛病試驗園選擇在招遠市古山屯村,供試蘋果樹為25年生紅富士,株行距為4 m×4.5 m,土壤類型為棕壤土。供試藥劑為20%丁香菌酯(懸浮劑),對照藥劑為腐必清。
1.2試驗設計
試驗處理設:(1)春季樹體萌動前刮除病疤后,使用 20%丁香菌酯懸浮劑(試驗藥劑)100倍液涂抹病疤 ,然后用20%丁香菌酯懸浮劑400倍液噴干枝;(2)春季樹體萌動前使用腐必清(對照藥劑)20倍液涂抹病疤,然后用腐必清100倍液噴干枝;(3)用清水涂抹病疤和噴清水為空白對照。供試果園面積2134.4 m2,其中丁香菌酯試驗面積1 334 m2,腐必清對照面積667 m2,清水對照面積133.4 m2。于3月28日分別進行試驗處理,在對照藥劑處理涂抹病疤前先用刀縱刻數(shù)道,間隔1.5~2 cm,深達木質(zhì)部,周圍超過病疤3~4 cm,再用寬度為3~4 cm的毛刷涂抹藥液,使藥液滲透到病疤組織內(nèi)部。然后用工農(nóng)-16型噴霧器全樹噴霧, 至枝干濕潤不滴水為止。
1.3調(diào)查計算方法
施藥前調(diào)查病斑塊基數(shù), 藥后15 d、30 d、60 d、90 d及秋季(10月20日)調(diào)查各小區(qū)全部試驗樹的新生病塊數(shù)和舊病疤的復發(fā)情況。
藥效計算方法:(1)平均每株新病塊數(shù)=新病塊數(shù)/調(diào)查總株數(shù);(2)新增病塊增長率=(藥后每株病塊數(shù)-藥前每株病塊數(shù))/藥前每株病塊數(shù)×100%;(3)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qū)新增病塊數(shù)增長率-處理區(qū)新增病塊增長率)/空白對照區(qū)新增病塊數(shù)增長率×100%。采用新復極差法(DMRT)將各處理的防治效果進行方差分析。
2結果與分析
由表1看出,20%丁香菌酯與腐必清2個處理對控制腐爛病塊的增加效果明顯,在施藥后30 d內(nèi)新增病疤率均為零,施藥后60 d新增表120%丁香菌酯懸浮劑對蘋果樹腐爛病防治效果
20%丁香菌酯、腐必清2個處理對腐爛病的防治效果(表1),噴藥后15 d、30 d均為100%;噴藥后60 d分別為85.81%、80.10%,存在顯著差異;噴藥后90 d分別為85.53%、81.34%,存在顯著差異;秋季(10月20日)分別為83.0%、78.8%,也存在顯著差異。表明20%丁香菌酯對腐爛病的防治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藥劑腐必清。同時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試驗期間,各處理對蘋果樹體及果品質(zhì)量安全無藥害。
3結論與討論
春季萌芽前,用20%丁香菌酯懸浮劑100倍液刮治病疤,然后用400倍液噴干枝,對正常管理蘋果園可以使腐爛病得到理想的控制。 丁香菌酯藥劑試驗只完成了蘋果樹的一個年生長周期,建議下一個蘋果樹年生長周期進行大面積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