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見的下午,沈慶偉剛從郎溪縣的安徽特種遠航電纜集團風塵仆仆地趕到酒店。雖是長途跋涉,卻沒有絲毫疲倦之態(tài)。他坐在靠窗的沙發(fā)上,迅速地整理了一下暗紅色的襯衫,撫平了褶皺。選擇了一個最能放松的姿勢,坦言自己其實很害怕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
他說,人總是要不斷突破內心的障礙。這句話在他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中,得到了充分的演繹。
沈慶偉出生在郎溪縣的普通家庭。1995年開始在蘇、浙、滬從事水上運輸業(yè)。“當時水路治安并不好,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江匪?!爆F(xiàn)在聽起來似乎匪夷所思?!澳菚r候江匪很猖獗,經(jīng)常開著快艇追逐我的小船。上船后甩下一袋大米或者茶葉便索要高出原價5倍的錢。這時候,我必須與他們周旋。不能激怒他們,自己也不能挨宰。”恰逢當時運輸業(yè)并不景氣,他的小船也只有幾十噸位的運力,一年下來,除了保障基本生活費,所剩無幾。
小小的機船并不能實現(xiàn)他的抱負,善于思考的他有了第一次突破。他把目光投向了宜興市的建材市場。
20世紀90年代的宜興建材市場還不太成熟,前途并不明朗。沈慶偉卻選擇這片土地作為新的起點,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千萬。1995年成立了宜興市最大的建材公司及混凝土公司。這不免遭遇許多懷疑的目光。市場在哪里?企業(yè)方向在哪里?這是沈慶偉每天都要思索的問題??恐\信經(jīng)營,他渡過了一個個難關。宜興建材公司在一年之后,壟斷了宜興70%的建材市場。
生意越做越大,沈慶偉并沒有被成功沖昏頭腦。他開始了第二次突破,這一次目光長久停留在了家鄉(xiāng)郎溪。
2010年,在郎溪政府招商引資的號召下,毅然返鄉(xiāng)投資,成立安徽遠航特種電纜廠。注冊資金2880萬元,項目總投資1.6億元。接著又成立了郎溪安泰建筑商品房屋開發(fā)有限公司,項目投資總投資2.2億元。
這為企業(yè)走集團化路線,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11年下半年,沈慶偉再一次突破。這次,他成立了安徽遠航電纜集團。
沈慶偉打算,將公司上市做為他的下—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