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動態(tài)】
漢字考查是歷年中考語文的必考考點之一,綜觀多年來各地的中考語文試卷,漢字考查的常見的考查形式為:漢字認讀、漢字書寫、錯別字辨識與修改等。翻開2012年各地中考語文試卷,漢字考查題在命題形式和考查能力上有所突破,出現(xiàn)了一些新題型,讓人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墨韻書香。
【新題點擊】
一、親近漢字
例1.浙江嘉興卷 漢字作為民族文化的承載工具,橫豎撇捺都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一起走近漢字,完成以下任務。
[漢字起源]“采”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有以下義項:①摘 ②開采 ③搜集 ④選取 ⑤精神;神色。結合字形和義項,你認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
[漢字風采]請任選一句,說說下列詩句中的“采”包含著怎樣的情味。
(1)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对娊洝りP雎》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諟Y明《飲酒(其五)》
我選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
[漢字傳承]5月31日,首屆中國漢字文化節(jié)盛大開幕。下面是小記者的采訪片段,請在橫線上補寫出恰當?shù)膬热荨?/p>
小記者:聞教授,您好!我是校報小記者,請您談談漢字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聞教授:好的??偟膩碚f,電腦等現(xiàn)代技術的廣泛使用,改變了人們的書寫習慣,“提筆忘字”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漢字的豐富內涵正逐漸流失,由漢字傳承的中國文化有衰敗傾向。
小記者: 。
聞教授:也不能完全這么說。漢字歷史悠久,字形優(yōu)美,內涵豐富,有很強的生命力,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重視,而且全球范圍內的漢語熱也不斷升溫。本次活動,正是為搭建交流平臺,引發(fā)公眾思考,推動中華文化發(fā)展而舉辦的。
小記者:哦!我明白了。建議本次活動增設一條宣傳標語: 。
聞教授:擬得不錯,很切合本次活動的主題。
[解題指津]“漢字起源”主要考查考生根據(jù)漢字的構字方法來選擇漢字本義的能力?!安伞笔且粋€會意字,上面是手,下面為木,用手在樹上采摘果實或葉子,由此可見,其本義為“摘”。“漢字風采”主要考查考生品味語言的能力,說說詩句中的“采”包含著的情味,需要結合詩的主旨來理解。(1)《詩經·關雎》表達了年輕人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因此,其中的“采”包含著“自由愉悅、天真美好、輕松悠閑”的情趣;(2)陶淵明《飲酒(其五)》表達的是歸隱田園的樂趣,其中的“采”包含著“悠閑自在、回歸自然、向往自由”的情味。“漢字傳承”主要考查考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答題時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提出恰當?shù)膯栴}并且擬寫一條標語。在小記者提問之前,聞教授講到由漢字傳承的中國文化有衰敗傾向;提問之后,聞教授先否定了小記者的說法,并且講到漢字的生命力,因此小記者的提問一定與漢字的衰敗有關,可以這樣問:“那是否意味著我們古老的漢字將逐漸消失,中華文化會由此走向衰敗?”標語只要與主題一致,有號召性即可。比如“弘揚漢字文化,傳承華夏文明”等。
二、重溫筆順
例2.浙江麗水卷 綜合性學習。
近日,班級開展“重溫筆順,寫好漢字”語文活動。我認認真真地完成了以下任務:
(1)我和同學一起做調查。
我從統(tǒng)計表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 。
(2)我和老師一起欣賞書法作品。
老師:“戶”字運筆意趣在于“曳”,最后一筆是撇,有飄逸之感,真可謂筆勢送足。
我:“草”字運筆意趣在于“垂”, ,
,真可謂精神外露。
老師:很不錯!你用了老師的示例,也說到了點子上。
(3)我和家人一起交流寫字經驗。
“義”字先寫點,再寫撇和捺,手機筆畫輸入也是這樣的……這種寫法更符合中國書法的習慣?!职?/p>
有的小孩寫“長”字,先寫橫,再寫撇,然后寫其他筆畫,看著就覺得很別扭?!獘寢?/p>
“為”字的筆順小學老師就是這樣教我們的啊,先寫點,再寫撇。最后一筆是點,確實這么寫好看!——姐姐
我綜合家人的看法后得出一個結論: ,
。
[解題指津]這道綜合性學習題把漢字的筆順作為考試的重點,第一題主要考查考生根據(jù)表格提取信息的能力。調查的人數(shù)為50人,按照規(guī)范筆順書寫的人數(shù)最多的29人,最少的只有8人,由此可以看出一個顯性問題:“火”“方”“憶”三個字筆畫順序很容易寫錯,特別是“憶”字。進一步概括會得出一個隱性問題,即“不少初中生書寫筆順不規(guī)范”。第二題既考查了考生的書法鑒賞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仿寫能力,根據(jù)上文示例“最后一筆是撇,有飄逸之感”,結合“草”字的特點,可以填上“最后一筆是豎,有下垂之意(有下垂之感)”。第三題是一道材料探究題,考查考生探究材料得出結論的能力。閱讀三則材料可以歸納出結論:“按照規(guī)范的筆順書寫漢字,寫出來會很好看;筆順混亂,寫出來的字就不好看。”或者“筆順規(guī)范對于寫好漢字很重要。”
三、感受墨韻
例3.江蘇南京卷 學校開展“墨韻·書香”的語文學習活動,林桐、汪淳和你完成了下面的任務。
1.感受書法魅力,推敲欣賞感言。
下面是林桐所寫感言中的一段,他對畫線處不夠滿意,你幫他改為 。
楷書、行書、草書是最常見的書法字體,它們給人別樣的審美感受。打個比方,草書如人剛勁大氣。三種字體各具情態(tài),令人賞心悅目。
2.利用下列材料,開展主題研究。
汪淳將研究的主題定為“臨摹的方法”,挑選了材料《起筆與收筆》和《從“形似”到“神似”》。你將研究的主題定為“ ”,挑選了材料《 》和《 》。
3.邀請名家指導,商定講座安排。
下面是你與書法家魏先生的一段對話,請根據(jù)情景補全。
你:魏先生,您好!下周是我校的“書法活動周”,我們誠摯邀請您下周二給我們開一個講座。
魏: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動,能換個時間嗎?
你: 。
魏:太好了!那我們下周五下午在你們學校的報告廳見!
[解題指津]活動一提供了三幅書法作品,讓考生在欣賞的基礎上了解不同字體的特點,考查了考生的書法鑒賞能力。題目中已經提供了范本,只需考生進行修改??瑫缛硕苏玖ⅲ袝缛擞迫恍凶?,體現(xiàn)了一個由靜到動的變化過程,根據(jù)語意,草書的動作應該更加劇烈,因此可以改為瀟灑奔跑或者歡快舞蹈。第二項活動是材料探究題,考查考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和根據(jù)材料確定主題的策劃能力。仔細閱讀材料,根據(jù)不同主題可以選擇不同的材料。比如主題確定為“王羲之書法的魅力”,材料可選擇“《王羲之的故事》”“《蘭亭集序》”;主題定位“草書的藝術”,材料可選擇“行云流水的筆墨舞蹈”“飛云潑墨話草書”等。第三項活動是口語交際題,考查考生根據(jù)情景對話的能力。根據(jù)上下文中魏先生的對話,可以確定“你”預約的時間和地點。比如寫成“謝謝您!那么下周五下午您有空嗎?如果有空,我們就在學校的報告廳等候您,可以嗎?”。
四、傳承文化
例.陜西省卷 請參加以“開展書法教育,弘揚民族文化”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漢字書寫】根據(jù)“行”的字例分析,在規(guī)范書寫“語”字。
字例分析:①左二右三為黃金比例。
②兩橫兩豎兩撇之間均平行、等距。
③筆畫橫平豎直,字型方正秀美。
[書家故事]閱讀下面兩段文字,根據(jù)文段提供的有關信息,補寫下面的句子。
①有位道士養(yǎng)了好多美麗的鵝,王羲之看后非常喜歡,想全部買走。道士說:“只要你為我寫《道德經》,我就把所有的鵝贈送給你?!濒酥廊惶峁P,得鵝高興而歸。王羲之就這樣任性率真啊。
②集市中,王羲之見一老婦人賣竹扇,買的人很少,他就在每一把扇子上題寫五個字,然后對老婦人說:“你只要說這是王右軍的書法,每把扇子可要價一百錢?!惫?,人們競相購買。他的書法就是這樣被世人珍重。
求鵝寫經, , ,其字為世所重。
[名作欣賞]欣賞顏體書法,結合相關評價,簡要歸納顏體書法的特點。
特點: 。
[文化傳承]關于開展書法教育問題,個別學生認為這樣做會增加課業(yè)負擔。如果你要說服他,你該怎么說?
[解題指津]“漢字書寫”題目中提供了字例分析,只要能按照“左二右三”的比例書寫“語”字,筆畫規(guī)范,字型方正即可得分。“書家故事”提供了關于王羲之的兩則故事,要求學生補寫句子,主要考查考生篩選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時,要認真讀材料及示例,根據(jù)留白會發(fā)現(xiàn),句子的前一半概括事例,后一半突出性情影響等。第一則材料事例已經概括出來了,性情是“為人任性率真”,第二則材料的事例可概括為“助婦題書”,意對即可?!懊餍蕾p”要求結合評價歸納特點,根據(jù)評價“金剛怒目,壯士揮拳”可見其特點為“大氣磅礴、雄壯剛強”?!拔幕瘋鞒小睘榭谡Z交際題,答題時首先要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不會增加課業(yè)負擔”,然后圍繞學習書法的意義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即可。比如:“不會增加課業(yè)負擔。因為書法本身就應該是我們學習的內容之一,它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書寫水平,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藝術鑒賞能力,同時,我們也是在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