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原本是一座偏處吳地邊陲的山城,素稱“吳頭楚尾”,跨在蘇皖邊界的深山丘壑處,溝壑縱橫,有些田畝,也只是一片山民耕作棲息之地,不知哪一日,建了水庫,臥入天目山中的水面形成了一對動人水靈的大眼睛。于是,“ 沙河水庫”便有了個美麗的名字叫“天目湖” ,昔日荒蕪的山崗,整飭成了滿目蒼翠的竹海、白茶之園、花果之山。
蘇園——訪幽探勝、斗茶品茗
江湖中傳說,到蘇園去“斗茶”。此園不是蘇州的園林,而是坐落于溧陽天目湖畔的蘇園,江南一幫文人茶客常?;蜃择{或騎車或步行,到蘇園訪幽探勝、斗茶品茗、悟道參禪。遠(yuǎn)眺蘇園,可見古色古香的花墻和掩隱于玉樹瓊枝間的飛檐。走進(jìn)蘇園,門前驚現(xiàn)繪山繪水的198字長聯(lián),上聯(lián)是:“何人出的妙語,兩湖比作天目,蕩蕩清風(fēng),潤澤十里湖光山色,綿綿季雨,渲染九重翠障青屏;含煙波浩渺之勢,隱淡妝濃抹之美,結(jié)環(huán)拱珠鏈之局;看春華漫漫,夏荷田田,秋果碩碩,冬雪瑩瑩。更是茶香水甜魚頭鮮,三絕名冠天下!此情此景,誰不魂牽夢繞?!毕侣?lián)是:“哪個得來奇思,一念修成蘇園,習(xí)習(xí)竹影,掩隱九曲廊柱亭臺,歷歷瓊枝,點睛四隅飛檐俏壁;待野鶴閑云的人,求雅逸高潔的情,覓拿云摘星的志;聽水韻潺潺,風(fēng)過喁喁,雁行凄凄,鶯啼落落。尤其破殼飲露茶膳宴,茗品譽達(dá)三江,所見所聞,我都心醉神迷?!?/p>
走進(jìn)蘇園茶廳,紫砂制作的各式精致有趣的茶具、青磚、藤椅、樹桌,以及置于廳右的“茶為國飲”匾,都讓人漸入茶境。一位著灰袍的年長阿姨,彎腰九十度行禮,慢聲慢語請我們稍坐,端上一杯碧綠的熱茶,我們很快如入了禪一般,安靜下來,心存感激地品上一口,茶香繞舌。
聽說,溧陽當(dāng)?shù)夭璧烙幸晃囊晃湟黄煲粯屩f:文者是蘇園茶文化主題會所的霍云霞;武是指溧陽茶葉商會會長、國家高級品茶師霍益民;“一旗一槍”是指蘇園文化和這蘇園的“蘇茶”。聽說和霍益民大師聊茶,有著“七碗生風(fēng),一杯忘世”的意境,他對茶有獨特的“謬論”:喝茶人最講究環(huán)境,一是心手閑適,二是披詠疲倦,三是窗明幾凈,四是風(fēng)日晴和。對照下來,我們每日在辦公室喝的那杯便是驢飲,窗外城市蒙灰,心浮氣躁,沖出的一杯綠茶,水有些渾濁、發(fā)黃,全無山野間的清澈。
蘇園自制的“蘇茶”是上乘之品,用天目湖水沖泡出來,有兩種特別的香味:一是燒熟后的板栗香,二是桂花香。其包裝盒外形是一枚碧綠的茶葉,很是精美,還附有一本《弟子規(guī)》。蘇園是江蘇首家以倡導(dǎo)儒家理念“孝道和親情”為宗旨的教育基地。從2009年底開始組織《弟子規(guī)》的學(xué)習(xí)班,學(xué)員來自全國各地,都是免費學(xué)習(xí),一路堅持下來,已經(jīng)辦了十四期的學(xué)習(xí)班。學(xué)員們早晨五點多起床,做早操,用早餐,然后聽課。清一色的素食、五六個新鮮時蔬、白米飯,在心靈受到凈化的同時,讓腸胃也享受難得輕松的一周。正值暑期,很多家長和孩子在大廳里報名參加,陳列架上擺滿了各地孩子來培訓(xùn)的集體照,一派和諧景象。蘇園,把茶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融合,一個是國飲,一個是國學(xué),這豈止是茶乎!這幽香蘇茶精靈的葉片里竟還納茶之道、茶之禪!
十思園——詩書禮儀的世家園林
出了蘇園,開車十分鐘便到了十思園,青磚白墻,翠竹盆雕,亭臺樓閣,滿山漫坡茶果成林,從山頂俯瞰,有萬畝之廣,可見其投資規(guī)模之大。十思園名源于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善則思知之,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安樂則思樽節(jié),在宴安則思后患,防雍蔽則思延納,疾讒耶則思正已,行爵賞則思喜而偕,施刑罰思則怒而濫?!蔽赫麝U述的是《易經(jīng)》思想,取名十思園,意在啟迪后人要了解天地自然間的盈損之理、為人處事中的張弛之道。
觀賞過了園林果園,來到最有特色的湖心小島上的餐廳,碧綠的湖面,碧綠的蓮葉,悠閑游動的小野鴨,一條九曲長廊把我們引入竹林掩映中的思善堂。思善堂門口臺階上,有兩排盛開的茉莉花,白色小朵散著陣陣幽香,微風(fēng)中還和我們頷首輕點,如鄰家小女一般。穿過思善堂,只見園中回廊四通八達(dá),通向思源堂、思德軒、思節(jié)廳等各廳,龍爪槐、觀音蓮錯落其中?!岸肪埔缓ㄈ虢?jīng)史,香茗三點出塵寰”,耳濡目染,已經(jīng)感覺不到多少鄉(xiāng)土氣息,倒像是一座講究詩書禮儀的世家園林。餐廳外還有一片很大的露臺,恍如西溪濕地的感覺。青花瓷的茶壺,青花瓷的碗碟,青花瓷的小杯,將十思園的菜肴襯得如藝術(shù)品一樣精美。
花果山——果園里的天目湖風(fēng)光
最近正熱播《新西游記》,其中一段,齊天大圣在蟠桃園中大吃仙桃,不過天上的桃園景致還比不得溧陽的花果山?;ü焦麍@位于天目湖西側(cè)的一個半島,沿著十思園開車再往前15分鐘就是。據(jù)說是溧陽最早的果園,路邊的巨大圓形石頭上刻有“西游樂園”字樣,想必和西游記要搭上些瓜葛。順著旁邊一條碎石土路,顛簸著開進(jìn)園子,停在湖邊的接待中心,再換乘花果山的電瓶車游覽。開車的是個黑龍江漢子,他熟練地開上山路,路只有一輛車的寬窄,草叢有一人高,黃土路上,全是車壓的兩道印子,看來這景區(qū)還在開發(fā)中,絕對原生態(tài)。讓我們欣喜的是右邊的山坡上滿是桃樹、梨樹,果子不大,都掛在枝頭,向我們探身過來,唾手可得。透過枝枝落落的果樹,天目湖展現(xiàn)在眼前,湖中的小島隱約可見,遠(yuǎn)近小島凸凹,好像杭州千島湖的模樣。
十年前,天目湖因一鍋美味砂鍋魚頭引來百千游客,當(dāng)時印象只是一池碧水,想不到湖面如此浩淼,與天地相連。司機大哥開著綠色的電瓶觀光車,沿著湖邊土路行駛,電瓶車爬上爬下,過很陡的坡、泥濘的水溝,兩只車輪看上去陷在溝里,他卻輕松地開過去,邊開還一路邊比劃講解,告訴我們哪里看最美的湖景,哪里可以釣魚,哪里養(yǎng)了好吃的山雞,冬天撞上出來覓食的野豬、錦雞,該有口福吃頓野味大餐了……司機大哥熱情爽直,十分有趣,車上播放的Ladygaga、非誠勿擾的音樂,也是夠潮。我們一路大笑不已,車開到湖邊的一片松樹林,松樹有些稀疏,還在成長中。夕陽西下,湖面泛著金色的水紋,樹影也被陽光包了一圈金色的光環(huán),形成了又一道湖景,讓我們流連了一番,一時不愿離去。游花果山,沒有了蘇園、十思園的禮數(shù),可以盡情撒野,和老板聊天摘果,真是快活。
游玩花果山,三四月是最佳賞花季節(jié),那時雪一般白的梨花、粉嘟嘟的桃花,覆蓋了整個山林,滿山姹紫嫣紅。“桃花疏影里,品茗到天明”,該是飄飄欲仙的心情吧!
(編輯 小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