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在很多大城市的街頭,會發(fā)現“口罩”成為一種新的“時尚”,甚至有好些人戴著具有過濾防毒功能的口罩。是的,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遭遇了霧霾天氣,北京更是連續(xù)遭遇霧霾的侵襲。甚至有熱心的網民在新浪微博發(fā)布他的統(tǒng)計數據,說1月份的北京只有5天見到了天日,其他的時間都彌漫在霧霾中,天昏地暗,不見天日。
霾在史書中是用來表示有風沙的天氣的,有“風而雨土為霾”之說。在氣象學中霾是一種天氣現象,也稱灰霾(煙霞),指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子均勻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氣渾濁,視野模糊并導致能見度惡化,如果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0米時,將這種非水成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tǒng)造成的視程障礙稱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臺稱煙霞(Haze)。當水汽凝結加劇、空氣濕度增大時,霾就會轉化為霧。
霧霾天氣頻繁,PM2.5指數居高不下,空氣污染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焦點。北京市環(huán)保局大氣處處長于建華近日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北京霧霾天氣從影響來看,機動車占22.2%,燃煤占16.7%,揚塵占16.3%,工業(yè)占15.7%??梢娙丝诿芗?、工業(yè)的發(fā)展等都是霧霾天產生的原因,而機動車排放尾氣對空氣污染貢獻是最大的,因此油品質量成為關注的焦點。
按照我國成品油排放標準,以硫含量來看,京Ⅴ標準硫含量要低于10ppm,國Ⅳ標準要低于50ppm,國Ⅲ標準要求低于150ppm。但據了解,目前除了北京使用了京Ⅴ標準汽柴油,上海、珠三角、江蘇等地也實施了國Ⅳ標準油品外,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油品實施的仍是國Ⅲ標準。而美國、歐洲實施的成品油排放標準硫含量分別是低于30ppm、10ppm。這意味著,北京油品質量與歐洲相當外,大部分地區(qū)(國Ⅲ)油品的硫含量確實是歐洲的15倍,是美國的5倍。
1月31日,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京表示,煉油企業(yè)是霧霾天氣直接責任者之一,但這并非因油企質量不達標,而是我國標準不夠,只有北京推行含硫量在10ppm以下的京Ⅴ,但全國普遍為150ppm的歐Ⅲ,標準不提高,設備改造就上不去。不可否認,這番講話折射出我國在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中,對于環(huán)境污染、大氣污染問題的忽視、不作為態(tài)度,才導致今天霧霾天氣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但可喜的是,在霧霾天氣的壓力之下,國家開始加快油品升級的腳步,要求自2013年起全國車用汽油需置換至國Ⅳ標準,過渡期至年底12月31日;而從2013年7月起國內流通的國標柴油需全部升級到國Ⅲ標準。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國Ⅴ標準也會相繼推出實行,甚至更高的標準,這次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將成為我國開始真正重視環(huán)境問題、治理環(huán)境問題的起點。
當然,霧霾天氣產生的因素多而復雜,并不簡簡單單歸咎于哪一個行業(yè)或者哪一個污染源,它是我們長期浪費資源、濫采濫伐、只注重經濟效益的必然結果。今天看到石化行業(yè)做出的一點點進步,可以說是我們不斷反省的勝利,也希望它能像“星星之火”那樣,真正推動中國的環(huán)境問題治理工作,真正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環(huán)境治理過程中,真正地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還我們一泓清泉,一朵白云,一片藍天……
霧霾面前,每個人都不應當做看客!面對霧霾天氣的影響逐漸擴大,空氣質量明顯下降的嚴峻現實,筆者突然想起魯迅先生《紀念劉和珍君》中的“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在沉默中死去”的名句,在這里不妨套用一下:不在霧霾下行動,就在霧霾中死去!這恐怕也是所有公眾發(fā)自心底的呼聲!
地球只有一個,我們的子孫千萬代,不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路子便是在走一條不歸路。我們需要資源,子孫們需要資源,所有的生命也需要資源,地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愛護此刻身邊的小環(huán)境,就是實現可持續(xù),爭取未來美好的環(huán)境。
其實霧霾天氣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治理信心!2013年1月24日至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針對霧霾治理,溫總理表示,最近的霧霾天氣對人們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都造成影響,我們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推進產業(yè)結構和布局調整,推進節(jié)能減排,建設生態(tài)文明,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就是要求有關部門盡快建立和實施以政府為主導的環(huán)境污染治理體系和方案,從源頭、排放和預防等多個層面著手,出重拳、下猛藥,將治理法制化、制度化、持續(xù)化。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也是希望。這片土壤是你們生存發(fā)展的空間,需要你們更加珍惜、愛護。請拿起你們手中的鐵鍬,種一棵種子,未來便擁有一片綠蔭;捧著手中的希望,種在心田,未來就擁有成片的森林。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行動,希望就在前面!
(編輯 孫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