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韌的昆蟲,它的網(wǎng)織得精巧而且規(guī)矩,八卦形張開,仿佛得到神助。這樣的聰慧,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能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為了追求理想,他們永不懈怠地默默奮斗著,這是一種高明的生存智慧。
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wǎng)結在空中,有人曾經(jīng)觀察過一只蜘蛛在丈余寬的兩個檐頭拉網(wǎng)的過程,結果令人吃驚!
蜘蛛先是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檐頭起,打結,順墻而下,一步一步地向下爬行,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在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面的檐頭,高度差不多了,或說是它滿意了,再把絲收緊。收第一根絲要花費半個多小時,直到拉成一條直線。以后的進程一般比結第一根絲要快多了。盡管過程復雜單調,但蜘蛛對此十分熟練,操作起來,仿佛是一種愉快開心的表演。
蜘蛛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韌的昆蟲,它的網(wǎng)織得精巧而且規(guī)矩,八卦形張開,仿佛得到神助。這樣的聰慧,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能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為了追求理想,他們永不懈怠地默默奮斗著,這是一種高明的生存智慧。
法國作家蒙田在《隨筆》里寫道:“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因為,俗語說得好,無所不在等于無所在。”英國天文學家史蒂芬·霍金,中樞神經(jīng)損壞,肌肉嚴重萎縮,失去了行動能力,手不能寫字,話也講不清楚。就是這個終生要靠輪椅生活的人,竟然在天文學的尖端領域——黑洞爆炸理論的研究中,通過對“黑洞”臨界線特異性的分析,獲得了震動天文界的重大成就,那時他才35歲。更有趣的是,作為天文學家,他從不用天文望遠鏡,卻能告訴我們有關天體運動的許多秘密。他每天被推送到劍橋大學的工作室里,干著我們看來枯燥乏味、他卻饒有興趣的研究工作。
我們常常驚嘆那些在特殊領域成就卓著的“鬼才”們。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人的大腦依然蓬勃地工作著,就有無可限量的人生希望和創(chuàng)造潛力,就不存在不能克服的困難。在這里,悲觀或者樂觀,堅強或者懦弱,前進還是退卻,依附還是自立,像高效可靠的閥門一樣,給人的生存智慧開啟著成功之路或自棄的際遇。
對成功者來說,不論他的生存條件如何,都不會磨滅自身潛藏的智能,他會鍥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難,發(fā)掘自身才能,踏踏實實地朝著人生的最高目標堅定地前進!
俄國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冬天記的夏天印象》里有一段至理名言:“不要放棄,不能走一俄里遠,那么,就走一百步也好,總離目標近些,如果有一個目標的話?!庇纱硕?,不論是凌空結網(wǎng)的蜘蛛,還是科學界的巨匠霍金,都帶給我們同樣的生命啟示:奇跡是執(zhí)著者造就的。
(編輯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