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解決青少年性行為泛濫的問題,必須依靠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的力量共同完成。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妥善解決好這一問題。因為它不僅是個道德問題,還涉及相關的法律問題。
“門事件”引人關注
2009年6月底,網絡上熱傳著一段視頻:浙江省慈溪某職高一群學生圍著一個女生,集體摸其胸部。接著,據《京華時報》報道,大白天,北京順義某中學的一間教室,幾名身穿校服的初中二年級男生猥褻一名女生,不但脫下了她的衣服,而且扒掉了她的褲子,甚至連內褲也給脫掉了?!懊撗濋T”事件視頻一度在網上被迅速傳播。
青少年性道德缺失引發(fā)的“摸乳門”、“脫褲門”事件引起了網民的普遍關注,而且,“門事件”的主人公竟然都是“90后”的青少年。廣東茂名某學校的一份調查材料顯示,在1513名非普高類(高中階段)學生中,六成男生和近四成的女生在戀愛或有戀愛經歷。超過20%的男生和10%的女生有性行為經歷。近八成女生擔心性行為可引起懷孕,六成女生擔心性行為可引起性病或艾滋病,三成多男生贊成婚前性行為,性觀念較女生開放得多。從2008年中山市一份《少女懷孕調查報告》中獲悉,該市青少年首次性行為的平均年齡為16.3歲。超過60%的少女不知道人流會導致不孕癥、月經失調和盆腔感染,不知道流產對女性的心理傷害等。
最近,有人對深圳市高中生進行了性知識方面的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186份,其中能正確回答“懷孕”的男生只有34.18%,女生只有27.93%;能正確回答性病的男生占65.05%,女生占58.60%;正確回答艾滋病的男生占68.03%,女生占67.75%。這說明青少年性道德在逐漸喪失,低齡化性行為在青少年中有增加的趨勢。
青少年性道德的缺失必然會導致社會道德的滑坡,必將會帶來性犯罪率的升高。未成年人性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懵懂、好奇,進而模仿造成的。絕大多數(shù)性犯罪的青少年,在觸犯法律之前往往有過性經歷。健康的性教育將使青少年正確地面對性行為,有利于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性道德。
青少年性道德缺失的原因
不少專家認為,“門事件”頻發(fā)的最大原因應歸咎于應試教育。一項調查數(shù)據表明:我國未成年人的性知識近70%來自黃色雜志、三級片和成人網站;24%以上是自己通過各類書籍獲得;而僅有約1.66%來自學校,1.325%來自家長。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吳增強道出了問題的關鍵:“青少年獲得的性知識,來自家庭的占4%,來自學校的占不到20%,此外70%以上是來自社會的各個角落,包括互聯(lián)網等大眾傳媒?!蔽乃嚒⒂耙曌髌?、漫畫、網絡上的資訊成為中學生獲取性知識最主要的渠道,占32.2%;緊隨其后的是色情光盤,占24.4%。總的說來,青少年性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社會方面的缺失。目前,政府尚未建立對青少年性教育完備的政策體系,缺乏有效的教育和服務機制。正規(guī)的生殖健康教育開始太晚,多數(shù)青少年通過自購書籍、電腦網絡、傳言等了解生殖健康知識,青少年在進入青春期之前缺少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機會。政府對書刊雜志、音像制品、網吧等監(jiān)督管理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還沒有從源頭上徹底切斷黃色流毒的傳播。
2.學校方面的缺失。一般來說,我國的中學教育一直注重分數(shù)教育,初中階段,健康教育的內容并入體育課、活動課;高中階段,國家規(guī)定高中生3年內必須上滿18個學時的健康教育課;大學階段,不少高校采用選修課的方式傳授健康教育知識。忽視了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法律、婚戀等方面的教育,特別是缺少對學生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指導。同時,學校的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偏低,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使青少年難以接受,師生良性互動受到限制。
“我們懂的比老師還多。開了課也沒用,老教師連A片都不知道?!痹凇澳戏桨嘀魅问⒌洹钡默F(xiàn)場,廣東某中學的一群高一學生這樣說。期間更有學生洋洋得意地說“我們是無師自通,自學成才”。對于學校推行的性教育,這群青少年卻回答得“坦然”:“學校講座的教學片根本提不起我們的興趣。說實在的,現(xiàn)時的教材、教學內容都落后,根本不是網絡的對手。一些內容我們在初中就知道了,太落伍了?!贝蟛糠謱W生也反映,中學唯一與“性”沾邊的青春衛(wèi)生課,每當老師講到了“關鍵”章節(jié),就讓學生自己看書,課本上涉及到的知識也非常淺顯。
3.家庭方面的缺失。大多數(shù)父母往往只把眼光盯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視了孩子渴望獲取性知識的需求,缺乏或羞于對孩子性知識的教育和引導。家庭的性教育,在調查的30多名學生當中,有問過“他們是從哪里來”問題的占據了90%以上,但他們得到的答案卻是五花八門,有的說從海邊撿回來的,有的說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或是別人送來的,真正得到正確答案的不到四分之一。而家長大多表示要真正回答小孩子的問題實在太難,有時回答不好還會招來更多難以解釋的“為什么”。有的家長還認為說了孩子也不懂,于是他們選擇蒙混過關。還有些家長認為性教育越早,孩子發(fā)生性行為就越早,因此,他們從來不跟孩子討論有關性方面的話題。事實上,家長的“含蓄”根本無法阻擋孩子們的強烈好奇心。
4.青少年自身方面的缺失。青少年正處于性發(fā)育時期,對異性好奇是正常的。青少年時期的自制能力差,需要老師、家長用正確的道德是非觀念引導。學生沒有是非感羞恥感也是重要原因,不少青少年認為在物質越來越豐富、資訊越來越發(fā)達的今天,性行為是流行時尚,從而使他們的性道德變得更野性。
喚醒青少年性道德意識的措施
1.強化教育引導。教育部門應將性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有機結合,培訓專門師資,編寫適合不同年齡青少年心理、生理階段特點的性教育影像、宣傳冊等資料,增設性生理、性心理、性法制、性道德、生殖健康等相關課程或專題講座,分層次、分對象進行科學系統(tǒng)和形式多樣的教育,滿足青少年的個性化需求。
2.加強監(jiān)管。我國對網絡管理的力度仍然不夠,使得學生在網上獲得了太多不良信息,特別是黃色毒品的危害最為嚴重。政府必須嚴厲懲治網絡犯罪以減少對青少年的危害。另外,販賣黃碟、黃色書籍等現(xiàn)象在我國也較為嚴重,加強對黃色信息的監(jiān)管已是當務之急。因此,政府要加強對書刊雜志、音像制品、網站網吧等文化傳播市場的監(jiān)督管理,嚴肅查處黃色淫穢信息的傳播,堅決鏟除黃色影碟、黃色書籍、黃色網站,這對于凈化學生的心靈起著關鍵性作用,這就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同時,政府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領導和協(xié)調機制,各部門要協(xié)調聯(lián)動,齊抓共管,綜合施治,廣泛參與,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分工協(xié)作、共同推進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務的機制。職能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和發(fā)揮各自功能和優(yōu)勢,通過廣電、報刊、書籍、電腦網絡等途徑廣泛介入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開設青少年生殖健康援助熱線,建立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咨詢室,設立專門的關愛門診和服務中心。大力加強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務機構的建設,保證所提供的知識和服務科學化。積極開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監(jiān)測與評估工作,促進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持續(xù)穩(wěn)步發(fā)展。
加強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解決青少年性行為泛濫的問題,必須依靠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的力量共同完成。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妥善解決好這一問題。因為它不僅是道德問題,還涉及相關的法律問題。
3.加強立法。青少年性行為道德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目前世界上有89個國家禁止16歲以下的人發(fā)生性行為。美國也有6個州禁止18歲以下的人發(fā)生性行為(《中國新聞網》)。因此,我國也應制定相關法律禁止未成年人發(fā)生性行為、禁止在公共場所發(fā)生性行為、禁止未成年人或未婚女性墮胎等等。越來越多泛濫的青少年性行為,必須用相關法律條款來規(guī)范和約束,特別是對青少年隨意性行為應定性為《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懲處范圍。這樣才能有利于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更好地維護社會穩(wěn)定。
性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文明的性道德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道德的形成。性教育的目的是讓人們養(yǎng)成科學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行為符合性道德的要求。中國心理學會學校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吳增強認為,性教育的重點不是傳授生理知識,而是引導孩子們用健康的心態(tài)去與異性交流,并進行情感溝通。青少年的道德規(guī)范、道德底線、行為自制、控制沖動的能力相對缺失,家庭、學校、全社會都應該重視青少年青春期教育,而且這種教育應當是以“真誠、坦率與美好”的性道德教育為本。
(編輯 饒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