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演: 李安
編?。?大衛(wèi)·馬戈
揚(yáng)·馬特爾
主演: 蘇拉·沙瑪
伊爾凡·可汗
拉菲·斯波
影片類型: 冒險劇情
片長:127分鐘
國家/地區(qū):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2年11月22日
本片改編自著名作家揚(yáng)·馬特爾的同名小說,是李安導(dǎo)演的首部3D電影,主要在印度和臺灣進(jìn)行拍攝。運(yùn)用大量的后期效果制作出具有東方獨(dú)特韻味的3D奇幻場景,給人以視覺沖擊與審美享受。影片在2012年11月10日的金馬影展上舉行特別展映。作為導(dǎo)演李安的家鄉(xiāng),影片幸運(yùn)地成為本屆金馬影展最后一部入圍展映的作品。
電影是以一位收集寫作素材的作家對Pi的采訪開始,全篇情節(jié)以Pi的自述形式展開……
Pi是一個生于印度并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jīng)營著一家動物園,所以他從小就了解動物的習(xí)性……坦白說,這個故事的開頭并不算吸引人,混合著宗教信仰的一個少年的成長經(jīng)歷。不過隨后劇情正式進(jìn)入到“奇幻漂流”。 Pi舉家遷往加拿大,與他們同船的還有動物園的動物,Pi的父親想把它們帶到異國他鄉(xiāng)賣個好價錢。但是卻在海上遭遇了暴風(fēng)雨的襲擊,在太平洋最深的一道海溝處發(fā)生了沉船事件,除了Pi,家人及整船乘客全部遇難。Pi僥幸落在救生艇的艙蓋布上得以生存,與他同處一艇的還有一只斷了一條腿的斑馬、一條鬣狗、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先活吃了斑馬,又咬死了猩猩,在Pi憤怒地咆哮著要跟鬣狗拼命的剎那,老虎飛身而出咬死了鬣狗。然而老虎并不是Pi的解救者或盟友,想要生存下來的Pi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一直同老虎斗智斗勇:老虎占領(lǐng)了救生艇船艙,他只得依靠大包救生衣和船槳制成的簡易木筏漂浮在船后;他利用救生艇中的物資寫日記,算時間,制作各種斗虎工具并學(xué)習(xí)制服老虎的技巧;船上雖然有很多壓縮餅干供他充饑,但Pi還要收集淡水,并捕魚捉蝦喂飽船上的理查德·帕克,以免饑餓至極的它把自己當(dāng)做美餐。Pi有機(jī)會能夠擺脫掉它的,可在這茫茫大海上,理查德·帕克變成與自己同命相憐的唯一生靈,他選擇解救它,并且慢慢嘗試馴服、依賴它。一人一虎經(jīng)歷了暴風(fēng)雨、鯨魚的襲擊以及各種唯美或者血腥的險境。在食物殆盡的時候筋疲力盡的Pi與老虎相擁準(zhǔn)備從容赴死時,奇跡又帶領(lǐng)他們來到了一座天堂一般的小島,在短暫的停留休整之后,他發(fā)現(xiàn)這兒是個食人島。驚恐的Pi與老虎再次開始了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灘上獲救,那只老虎卻頭也不回地消失了。
接下來才是影片真正的高潮,日本公司的代表找到Pi——那艘船唯一的幸存者,他們希望Pi能向他們解釋輪船失事的過程,他們當(dāng)然不相信Pi所講述的奇幻旅程,他們想要的是一個沒有動物、沒有小島、沒有任何不可思議的真實(shí)故事。于是Pi給他們講述了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其實(shí),救生艇上并沒有動物,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親。廚子殺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殺死了Pi的母親,最終Pi忍無可忍同樣殺害并吃掉了水手,Pi活了下來。這個故事伴隨著兩個日本人驚恐的表情講完了,也許我們理所當(dāng)然地以為他們會選擇第二個故事。但是電影結(jié)尾,采訪Pi的作家打開當(dāng)時事件的檔案時,最后一句話卻寫著:“最后他和這只動物共同相伴走到了最后。”顯然他們采用了第一個不那么殘酷的故事。
當(dāng)Pi緩緩講出第二個廚子版海上逃生故事的時候,我們才仿佛從沉睡中一點(diǎn)一點(diǎn)被噩夢驚醒,這時候你才發(fā)現(xiàn)之前似有似無的鋪墊,全都不是閑筆。每個角色在兩個故事中都一一對照,斷腿的斑馬就是那個水手,母猩猩是Pi的母親,鬣狗是廚子,在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母親以后,Pi胸中原始的獸性——求生的欲望被完全激發(fā),他殺了廚子獨(dú)自活了下來,顯然他便是那只老虎“理查德·帕克”。那么第一個故事當(dāng)中的Pi在哪兒?也許可以這樣理解,老虎是Pi心中欲望的化身,在這7個月中,他對老虎經(jīng)歷了恐懼、共生、馴化、依賴的過程,這個過程大約也是人在“欲望與人性”上一個平衡的過程。上岸后,老虎頭也不回向叢林奔去——“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還沒來得及與你們好好告別?!碑?dāng)生存面臨考驗(yàn)時,原始的欲望可以指引我們向前,但當(dāng)我們重新步入社會,欲望與理性需要得以平衡,理查德帶著他的欲望頭也不回地奔向叢林,Pi帶著他的理性回歸社會。
這是我所理解的“少年派”,他虔誠地信仰三個宗教,吃素,卻在危機(jī)時刻為了與老虎搶一條魚而拼命,這讓我知道,節(jié)操與信仰是建立在物質(zhì)條件相對豐富的情況下,人在物質(zhì)匱乏食不果腹時自然會暴露出最原始的欲望。正如Pi的名字由來,他母親以世界上最干凈的游泳池的名字來為他命名,希望他內(nèi)心純凈,他卻為自己取了“π”這個名字,它的不循環(huán)的無限延展,影射著人類無窮的欲望。文明社會,我們批駁欲望,但恰恰是這欲望,支撐著Pi熬過7個月,最終生存了下來。
引用網(wǎng)友的一句話:“有些東西并不合理,但你必須相信;有些東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須依靠?!敝挥薪?jīng)歷,才會使你明白,欲望與人性,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來戰(zhàn)勝的,而是用來相處的。
無限延展的π有無限多的可能性,期待看過影片的你,能理解出不一樣的隱喻,擁有不一樣的體驗(y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