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你不在我的身邊,所以我對你的印象,除了陌生,還是陌生。依稀記得那時候媽媽打電話給你,總會把玩得正瘋的我叫過來,對著話筒喊一聲“爸爸”,只要聽到對方應一聲,我就可以回去繼續(xù)玩了。我知道你的存在,卻沒有對你抱過一絲向往,或許是我們太陌生了吧……媽媽說,你爸爸在別的城市賺錢給咱們花。所以那個時候,我與你的距離,是一座又一座冰冷的城市。
后來,你回家了,拎著大包小包。看見我,僵硬的嘴唇咧開了一下,算是對我笑過。我躲在媽媽身后,平靜地看著你。你回來后,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你對我要求很嚴格,我一做錯事你就嚴厲地用鞭子打我。或許你深信鞭子才會教出聽話懂事的孩子。一路成長起來,可以說我是被你用鞭子教育大的。那時候,我恨你,但心里最怕的人也是你。你的一個眼神,我都不敢去觸犯。你那顆嚴厲的心,使我因懼怕而不敢親近,你近在咫尺,卻似乎遙不可及,這是我們之間新的距離。
再后來,你是不是意識到我已經(jīng)長大了,不該再動不動就打孩子了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真的很少再打我。臉上嚴肅的表情漸漸褪去,卻露出了慈父的羞澀。有些事情媽媽不支持我去做,你卻支持。我慢慢地向你靠攏,也開始和你親熱起來,不再那么懼怕你。有時還喜歡和你開開玩笑,明明并不可笑,但你還是忍俊不禁??粗惆l(fā)白的雙鬢,有時我會禁不住想,你真的是當年那個嚴厲的父親嗎?或許你已經(jīng)退化了,武裝的面具也被你摘下來了?,F(xiàn)在,我與你的距離,應該是很近很近了吧?
但青春期的叛逆,還是把我和你拉回了原來的位置。你很啰唆,比起媽媽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完全不復當年的嚴父模樣。因為叛逆因子的作祟,我一聽到你啰唆就覺得特別煩。有時會生氣地捂住耳朵或是把房門用力地關上,表示抗議,再或者直接跟你大吵大鬧。你說我大了,管不了了;我說你老了,人變啰唆了。我們開始冷戰(zhàn),明明住在同一屋檐下,卻像極了陌生人,每天冷眼相對。
偶然的一天,我和媽媽聊天,無意中聊起你。她說,你從小爸爸就在意你,每次打電話都要聽一下你的聲音他才能安心;每次你做錯事用鞭子打你后,他都會回房間沉默好久,有時還默默流淚……這些話使我心頭一緊,其實,你是愛我的,是吧?其實,我們之間是沒有距離的,是吧?
我的爸爸!
編輯/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