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指數(shù)★★★★★ 創(chuàng)新指數(shù)★★★★★
豐富指數(shù)★★★★★ 深刻指數(shù)★★★★★
我?guī)е赌克汀?,和媽媽去鄉(xiāng)下旅行。
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補課的煩惱,沒有紛擾的人群,這兒,極清凈,極純樸;這兒,像《目送》,是清新,是安寧。(考生逃離了城市的喧囂,讀者也從考生簡潔的文字中,呼吸到了自由和清新的味道。)
漫無目的地走著,牽著媽媽的手,一言不發(fā),看人,看景。我腿長,步子快,媽媽則相反。她為了迎合我的步調(diào),一路快走,剛開始還能堅持,后來,我聽到了她急促的喘息聲。終于,她拉著我的手,討好般地說:“你慢點兒,我好累呀!”
這一刻,我突然想到了我之前翻閱的《目送》。龍應(yīng)臺的母親也老了,和我母親一樣,時光抹去了她們的棱角,現(xiàn)在的她們,對龍應(yīng)臺,對我,是滿滿的信任與依賴。帶《目送》,去旅行,我發(fā)現(xiàn),母親一點一點地變老了,對我的愛卻在一點一點地增加。
母親終究是老了,現(xiàn)在的她們步伐愈發(fā)像老太太,說話的聲音也比平時大了好多。我們繼續(xù)前行,一個女人悄無聲息地走在了我們的前面。她,不漂亮,黑黑的皮膚,肥胖的身材,媽媽像見到外星人似的,突然抓住我,一臉興奮地向那個離我們不太遠的女人指去,幾乎要破聲地說:“快看,那個女人的屁股好肥呀!”我連忙按下母親的手,低聲地跟她說:“噓,小點聲兒,人家會聽到的!”
這一瞬間,我突然有種前所未有的尷尬。
后來,我和媽媽停在樹下休息。我打開書包,捧起我心愛的《目送》,翻著,不知是出于巧合,還是老人的通病,龍應(yīng)臺的母親也曾和我母親一樣,不管會不會被人聽到,手指一伸,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原來龍應(yīng)臺也和我一樣,也曾這樣尷尬過。
帶《目送》去旅行,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對母親的行為嫌棄著,尷尬著。但我是她的女兒,我不該。
母親終究是老了,做子女的應(yīng)該多關(guān)心她,教她在什么場合做什么事,如同當(dāng)初她教育我們一樣。
帶一本《目送》去旅行,我想我會更加關(guān)心我的母親,永遠不變!
感動理由:
帶一本書去旅行,在這個過程中,“我”讀懂了“母親”這本書。而這個過程,是細小的,緩慢的。從母親趕不上“我”的步伐,想到了母親對自己的愛和信任;從母親對別人的指點,“我”由開始的嫌棄到最后的理解。這一切,考生巧妙地與龍應(yīng)臺《目送》中的情景一一鏈接,瑣碎而真實。其實想來,相似的情景又何止是文中的“我”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