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福全,吳佳潔
(河北工業(yè)大學,天津北辰 300401)
十八大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三進”研究
任福全,吳佳潔
(河北工業(yè)大學,天津北辰 300401)
十八大精神是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學習十八大精神也是科學發(fā)展觀教育活動的繼續(xù),特別是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習十八大精神更是至關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也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對其進行十八大精神的“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教育,有著重大而深刻的意義。
十八大精神;高校政治理論課;三進教育;
隨著十八大的順利召開,在全黨中深入學習研究十八大精神迫在眉睫,這既是科學發(fā)展觀學習教育活動和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延伸,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還是推動中國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提高黨執(zhí)政能力的最新要求。而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渠道,又承擔著對其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推動十八大精神的“三進”研究,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深入學習十八大精神具有重大深刻的意義和長遠的影響。
十八大精神是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和發(fā)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我們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但是,當今的大學生對十八大精神的研究和學習更多的還是淺嘗輒止,在真學和真用上還是不能很好的深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推動十八大精神“三進”教育,就是要用十八大精神武裝大學生、教育大學生,真正使十八大精神成為青年大學生行為的指導,具體說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推動十八大精神“三進”教育的重大意義有以下幾點。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推動十八大精神“三進”教育,是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不斷教育大學生的根本舉措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寶貴的人才資源,用最新的理論武裝大學生頭腦進而指導其實踐,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經(jīng)驗。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推動十八大精神的“三進”教育,就是運用集中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jié)合的重要經(jīng)驗,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不斷教育大學生的根本舉措,從而不斷推動大學生真正學習和把握十八大精神,使其更加了解黨的政策,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深入發(fā)展而不斷勤奮學習。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推動十八大精神“三進教育,是改進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的迫切需要
改進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把他們培養(yǎng)成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重大戰(zhàn)略,確保我國在國際競爭中能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xiàn)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的意義。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進行十八大精神的“三進”教育,引導大學生學習和了解黨的最新政策,幫助他們深刻認識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堅持馬列主義,從而更加清晰的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明確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了解自己的社會義務和責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推動十八大精神“三進”教育,是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迫切要求
如今,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正面臨著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新時期,也進入到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新階段,因此,要想推動高等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提高教育質(zhì)量,就必須對大學生的進行最新政策的“三進”教育,即十八大精神的“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大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從而,提高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水平和質(zhì)量,推動其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進而更快速健康的發(fā)展。
十八大報告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宣言書、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fā)展的行動綱領,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濃縮版的最新教科書,因此在高校政治理論課中,一定要加強十八大精神的“三進”研究。具體說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強十八大精神“三進”的實踐策略要努力做好三個方面,使十八大精神能真正的“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2.1 在高校十八大精神“三進”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強十八大精神“三進”教育的主要方式還是課堂教學,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教育者,要對處于主體地位的大學生進行積極地教育和引導,從而幫助大學生更深刻的把握十八大精神的核心,促進學生更加容易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然而現(xiàn)實中,在新階段十八大精神的“三進”教育過程中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教師的充分重視,更多的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理論填充式的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教育,這種被動的教學方法使得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辦法提高興趣,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十八大精神“三進”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擺正教師和學生的位置,不斷進行角色轉(zhuǎn)換,科學的處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斷調(diào)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使大學生能更深刻的學習十八大的理論知識并將所學到的知識有效的轉(zhuǎn)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從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2.2 教師在高校十八大精神的“三進”教育過程當中要始終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育原則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習政治理論的目的就是使其能接受相應實踐的檢驗,然后再反過來運用實踐去指導理論,去偽存真,使實踐和理論更加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同樣,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三進”教育中,教師也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結(jié)合當前的時事政策,使學生能更充分的了解十八大,能更靈活的分析十八大精神,從而更自覺地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另外,教師還應該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然后更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不斷提高教育的效果。
2.3 要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在高校十八大精神的“三進教育中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一定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并且要善于抓住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改為引導式教學,使十八大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能真正為大學生所了解和接受,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提高其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積極性特別是學習十八大精神的主動性,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十八大精神的了解和認可。同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還應根據(jù)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特點和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創(chuàng)新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fā),使其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切實加強學習十八大精神的實踐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十八大精神的“三進”教育效果,就必須要充分認識其深遠意義,把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首要任務,充分利用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用十八大精神武裝學生頭腦,使教學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時代性,扎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十八大精神的“三進”工作,大力弘揚十八大精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任會明,韓同友.高校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三進”工作探討[J].理論觀察.2011,(03).
[2]王越芬,朱欣野.探究科學發(fā)展觀“三進”有效途徑[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3]郭紅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工作研究綜述[J].廣西社會科學.2011,(01).
[4]林萍蘭.高校推動“三進”工作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5).
責任編輯:鄧榮華
G641
A
1672-2094(2013)03-0062-02
2013-03-27
任福全(1953-),男,河北秦皇島人,河北工業(yè)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吳佳潔(1989-),女,河北廊坊人,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