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高林
八年前,我去過貴州省平壩縣馬場鎮(zhèn)場邊寨場邊小學。當時,我們一行人在參觀了這個貧困小山村的小學后,我注意到一個叫周元花木的小女孩。聽場邊小學的老師講,這個女孩家里特別窮,但是學習又特別刻苦,她的每個作業(yè)本字跡都那么工整清潔,老師大紅的“優(yōu)”字給得特別多。當時的她,說話輕柔、害羞,一張小臉蛋紅撲撲的。
當時我們?nèi)チ酥茉炯依?,才知道她的父母去廣州打工,一直沒有寄錢回家,家里還有年邁的奶奶和她相依為命。小周元花木用瘦弱的肩膀擔起了這個家沉重的生活擔子,照顧著奶奶艱難度日。她幼小的心靈過早地體味了苦難的滋味,一邊讀書一邊在家種地。頓時,小周元花木感染了我。那天,我話也不多,幫著她一起做事,在她家吃了頓便飯。米雖糙,菜雖次,但我不在乎,吃得有滋有味的。我下決心一定要資助周元花木讀書,只要她能讀,就資助她直到大學畢業(yè)。
八年后的今天,周元花木已經(jīng)考入四川大學,并且在學校勤工儉學,也一直和我保持著聯(lián)系。
她放假回家,輾轉(zhuǎn)經(jīng)過貴陽那天,我去車站接她。八年里,我們只有通信和電話聯(lián)系,沒有見過面。接她的那天,我和妻子舉著牌子,寫著“接周元花木”,很快,一個恬淡而文靜的女孩跑向我們:“叔叔阿姨好,我是花木,這些年了,謝謝你們!”果然,孩子長大了,出落得清秀水靈,一雙大眼睛,笑時有顆虎牙,普通話也變得字正腔圓。
我們請她去家里住宿,她卻推辭了,說自己在網(wǎng)上查到了一家招待所,挺便宜。這回是一定要來看我們的,還給我?guī)Я硕Y物,是她買的絲線親手繡的一幅大好河山圖。她說:“叔叔阿姨,現(xiàn)在我上大學了,我們村里的路修寬了,我父母也從廣州回來了,他們在村里發(fā)展起一連片茶園和桂花樹,村里也富了。這些年,我特別感謝你們……”
城市的夜晚燈火璀璨,送她到招待所告別時她向我們深深鞠躬,動情地說:“如果當年沒有你們的資助,我肯定早就輟學了,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川大的學生,這輩子我都會感激你們,謝謝!”
這個淳樸清秀的女孩確實長大了,自立、感恩、堅強。第二天,我和妻子接她吃飯。我們到了招待所。她的房間是關(guān)閉的,我們沒打擾,心想可能是她昨天坐火車疲憊,還在休息。我們準備下樓時,一個女孩汗涔涔地從外歸來,竟是晨練回來的周元花木。我們說接她去吃飯,她說不用客氣,吃東西她很隨便,并說自已基本是個素食主義者,這倒不是減肥,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她還主動提出如果我們也愛好打羽毛球,她陪我們打幾圈,她是學校羽毛球隊的主力隊員。那天下午,我們就與她打羽毛球,我與妻子輪流陪她,似乎都跟不上她的體力。她穿純白色的短裙,一頭清湯掛面的發(fā)式,顯得清純美麗,笑時淺露一口純白的牙齒,健康的臉龐透出紅暈。她保持著鄉(xiāng)村的淳樸風味,也融入了城市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而她打著球,就像是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她走的那天,說她要回村里進行一項實踐教育活動,盡可能地幫助村里,還為比她們村更偏僻村的孩子們提供仁愛服務,幫助貧窮和陷于病痛及困境中的人。她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說服還在更深村里的鄉(xiāng)下女孩樹立信心,積極做人。
她走的那天,我和妻子竟有些依依不舍。這就是我們曾經(jīng)幫助成長、成才起來的鄉(xiāng)下女孩周元花木。
她回鄉(xiāng)時,還靠自己勤工儉學掙的一點錢盡量資助著當?shù)貛酌毨У呐?。她一直讓我們記住,記住了我們曾?jīng)資助過的她——淳樸的鄉(xiāng)下女孩周元花木,擁有一顆更博愛的心,像金子一般,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