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買松
(江西省都昌縣蘇山鄉(xiāng)農業(yè)綜合站 332600)
直播稻具有無需育秧移栽、省工節(jié)本、降低勞動強度等優(yōu)點,越來越被人們接受。近幾年來,在九江稻區(qū)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至2012年,九江市直播稻種植面積已超過10.5萬hm2,個別鄉(xiāng)鎮(zhèn)已有 60%以上的面積為直播稻。甚至早稻直播稻面積也有所增加,隨著稻田除草劑的大面積使用,稻田雜草種類也隨之不斷發(fā)生變化,直播稻出現了許多與傳統(tǒng)種植方式條件下不同的頑固性雜草,為了滿足直播稻技術發(fā)展的需要,近幾年來,經過不斷摸索,探索出一套直播田雜草防除技術。
移栽稻田主要雜草有稗草、鴨舌草,少數田塊有矮慈菇、眼子菜,直播稻田主要有野生稻、稗草、千金子、矮慈菇、鴨舌草、眼子菜等。
移栽稻田雜草發(fā)生密度低,發(fā)生量小,一般1m2只有10多株,而直播稻一般1m2有雜草幾十至幾百株,如不能將草除掉,嚴重影響稻米產量和質量,嚴重田塊會形成草荒而絕收。
直播稻田播種后5d~30d有多個出草高峰,播后5d~7d出現第一次高峰,以稗草、千金子為主。播后15d~20d出現第二次高峰,主要是陌上菜、節(jié)節(jié)菜、矮慈菇、鴨舌草及莎草科雜草;播后20d~30d。部分田塊出現第三次高峰,以矮慈菇、鴨舌草、水莎草為主,還有少量闊葉雜草。旱直播稻田兼有濕生雜草和旱生雜草,播后5d~7d土表雜草種子開始大量萌發(fā),播后10d~15d雜草萌發(fā)高峰期,播后20d~25d殘留在土壤深層的雜草種子萌發(fā)出土,發(fā)生時較少,此時水稻群體變大,雜草生長處于弱勢,一般不構成危害。直播稻田惡性雜草稗草和千金子發(fā)生早、發(fā)生期長、發(fā)生量大,可占出草總量的30%~70%,出草期長達25d以上。
近兩年來,野生稻發(fā)生普遍而且危害嚴重。在九江市都昌縣稻區(qū)幾個鄉(xiāng)鎮(zhèn)調查,田塊發(fā)生率達15%,一般野生稻稻株率為1%~8%,稍重的田塊達20%~30%,最嚴重的達70%以上。田間大多數野生稻具有植株高大、長勢旺盛、分蘗性強、成熟早,且易脫粒的特點。嚴重影響米質。
直播稻雜草具有種類多、密度高、危害期長的特點,從而增加了除草防治難度,部分田塊一次性無法根除草害,通常采用“封、殺、補”的方法進行防除。
一封:直播稻田結合深耕滅蛹提早整田后,每667m2用35%芐·丁35g~50g毒土撒施,主要封殺控制大田本身雜草。
二封:施藥一周后直播稻播種,播后3d~5d噴藥進行土壤封閉,是根除直播稻草害的關鍵。目前在九江地區(qū)使用的除草劑配方有丙草胺.芐嘧磺隆復配劑系列和丁草胺復配劑系列。
2.1.1 丙草胺·芐嘧磺隆復配劑系列使用技術
丙草胺·芐嘧磺隆復配劑系列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等特點,對1葉1心以內的稗草防效可達95%以上,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除對禾本科的雜草有很好的防效外,其還能防除多種一年生莎草和雙子葉雜草,如鴨舌草、異型莎草、牛毛氈、鱧腸、節(jié)節(jié)菜、陌上菜、丁香蓼、螢藺、碎米莎草等,對馬唐屬、水馬齒莧、四葉萍等也有兼治和抑制作用。對千金子等難防雜草防效顯著,持效期30d~50d,基本可以控制秧田期全過程雜草。
每667m2用20%芐·丙草WP100g~150g,播種后2d~4d施藥,藥后保持田間濕潤無積水,墑溝滿水,秧苗2.5葉至封行前淺水勤灌,保持田間不斷水,以水控草。如較長時間缺水則對稗草等雜草效果防效下降,而且濕生、旱生雜草也將會嚴重并發(fā)。
2.1.2 丁草胺復配劑系列使用技術
丁草胺是酰胺類除草劑,用于直播田可防除稗草、馬唐草、狗尾草、牛毛草、鴨舌草、節(jié)節(jié)草、異型沙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某些雙子葉雜草。使用此藥劑時,要保持田間平整,無積水,遇雨及時排干田水。在旱直播田應用需在土壤潤濕的條件下施藥。
于秧苗前期進行噴藥殺草,針對第1次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塊,作為一種補救措施,一般在秧苗二至六葉期,根據雜草種類選擇相應的除草劑進行噴藥莖葉處理。目前主要除草劑有雙甲醚、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芐嘧磺隆、苯達松、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等。
氰氟草酯對千金子特效、對稗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于雜草2葉~4葉期,用10%氰氟草酯750ml~900mL/hm2對水300kg~450kg。隨草齡的增加,適當增加用藥量(每增1葉齡增加150mL/hm2用藥量),排干水用藥,用藥后24h上水。該藥不能與芐嘧磺隆等防除闊葉類雜草的除草劑混用,氰氟草酯對6葉以上草齡雜草防效較差。
五氟磺草胺對稗草及部分雙子葉雜草與莎草科雜草有較好的防效。稗草1葉~3葉時,用25%五氟磺草胺600ml~900mL/hm2,稗草3葉~5葉時用900ml~1 200mL/hm2對水300kg~450kg噴霧,超過5葉后再適當增加用量,排干水層用藥,用藥后24h上水,保水7d。對雙子葉及莎草科雜草較多的稻田,用氯氟吡氧乙酸900mL/hm2對水噴霧,也可與56%二甲四氯600g/hm2混用。
二氯喹啉酸只能防除稗草,對其他雜草基本無效。掌握在秧苗三葉期后,稗草5葉前,用50%二氯喹啉酸 450ml~750mL/hm2加 10%芐嘧磺隆300g/hm2,對水600kg噴霧,排干水層用藥,用藥后24h上水保持7d。二氯喹啉酸成本較低,但殺草譜不廣、用藥適期短,不能超量使用,不得用機動彌霧機施藥,如使用不當,秧苗易產生蔥管狀藥害,同時二氯喹啉酸對后茬作物影響大,一般不提倡使用。
水稻生長的中后期對部分田塊或田塊中局部地方未除雜草,可以采用以上殺草方法進行重點噴藥防治,也可在雜草種子成熟前進行人工除草,人工拔除田間殘留雜草及鏟除田邊雜草,控制翌年發(fā)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