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華山
藍花楹屬紫葳科藍花楹屬落葉喬木。全世界約5 0種,多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等國家,我國廣東、廣西、福建、云南以及四川的西昌、攀枝花等地也有分布。作為一種高大的藍紫色系喬木,藍花楹有極高的園林觀賞價值。近年來,藍花楹在成都地區(qū)園林綠化中被大量采用,其價格也格逐年攀升。目前,胸徑1 0 c m的藍花楹價格在1 0 0 0元左右,胸徑3 0 c m以上的藍花楹,價格約為9萬元。因此,極大地帶動了藍花楹種植產業(yè)發(fā)展。
藍花楹原產熱帶,喜陽光充足,溫暖多濕氣候,不耐寒。1~2年生幼樹對霜凍頗為敏感,一般0℃凍梢,-3℃時地上組織全部凍死。藍花楹易繁殖,生長迅速,從播種到第三年末,胸徑可達6 c m左右,其耐寒性也大幅提高,在成都地區(qū)一般可以露地越冬。筆者經過3年的藍花楹栽培,總結出藍花楹幼樹越冬管理技術。
藍花楹在成都地區(qū)一般于5月1日前后播種育苗。播種后保持適宜的土壤濕度。4 5天后,當幼苗1 0 c m高時及時移栽。為了提高幼苗存活率,可將幼苗分苗至1 0 c m×1 0 c m的營養(yǎng)缽中,待緩苗后再移栽到大田。定植株行距為2 0 c m×2 0 c m,營養(yǎng)缽栽置深度約為3~5 c m。當年苗高可長到1.5~2 m,地莖可達1 c m以上。
1.加強肥水管理 藍花楹生長迅速,越冬前木質化程度很低,故應加強肥水管理,提高其抗寒性。底肥適當施入腐熟的有機肥,追肥以硫酸鉀型復合肥為主,用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施肥。入秋后控制施肥和灌水,促進組織盡早木質化,增強抗寒性。
2.塑料拱棚防寒 1 2月上旬,在廂面上用直徑1.5~2 c m細竹竿搭建拱棚,拱棚高度高于藍花楹5 0 c m以上。為了增強保溫效果,應選擇厚度0.0 8 m m以上的塑料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壓實。早霜來臨前,晴天上午要適當通風,降低棚內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可減輕凍害和病害發(fā)生。下午盡早關閉棚膜,保持棚內有足夠的溫度。寒潮來臨前關閉棚膜,有條件的可以在棚膜上加蓋遮陽網(wǎng)或者塑料薄膜。開春后,白天適當通風煉苗,2月底逐漸加大通風量,氣溫穩(wěn)定在1 0℃以上拆除棚膜。
3.假植防寒 1 1月下旬將藍花楹幼苗挖出,假植到塑料大棚。杯苗根系多,直接挖出即可,地栽苗則要適當帶土球。在大棚內開挖定植溝,栽時保持根系互相交錯展平,栽后澆水。在畦面上覆蓋一層樹葉、碎草等,以利緩苗并防止土壤水分蒸發(fā)。
翌年春,將越冬后的藍花楹小苗定植到大田,加強田間管理,到1 0月份胸徑可長到到4~5 c m,高度可達3 m以上。經過2年生長,藍花楹木質化程度有了較大提高,耐寒性也有了進一步提高。
1.加強肥水管理 追肥用硫酸鉀型復合肥,配合施入腐熟的有機肥,用磷酸二氫鉀適當進行葉面施肥。入秋后控制施肥和灌水,促進組織盡早木質化。
2.假植防寒 1 1月下旬將苗挖出,起苗時要帶適當土球。在大棚內開挖定植溝,栽時將苗直立放入,土球之間稍留空間,覆蓋細土,稍加鎮(zhèn)壓后澆水。在沒有塑料大棚情況下,也可在地塊背風處挖定植溝,將苗按4 5°角傾斜放入,回土,澆水,在畦面上覆蓋一層樹葉、碎草。待氣溫下降到5℃后,將稻草覆蓋在樹干上面,再用塑料薄膜將樹苗蓋嚴實。晚霜后揭去塑料薄膜,氣溫穩(wěn)定在1 0℃以上揭去稻草。
3.涂白防寒 用石灰、石硫合劑、食鹽、動物油等混合液對樹干進行涂白,可有效防止樹干凍傷。因2年生樹苗韌皮部較嫩,石灰用量要適當減少。涂白分兩次進行,以增加涂白厚度,提高防寒效果。
4.覆蓋包裹樹體防寒 早霜來臨前,用稻草、麥稈、茅草等橫向纏繞或縱向包裹樹干2.5 m以上,最好外面再纏繞無紡布或遮陽網(wǎng)等。一般不包裹塑料薄膜,因為其不透氣,樹干處空氣濕度會大幅提高,樹表皮處易形成水滴,當氣溫低于0℃時會結冰,造成嚴重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