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確定性生存作為地方性知識:甘肅—新疆省際災后移民安置穩(wěn)定的文化維度

        2013-04-02 13:01:37李晟赟
        關鍵詞:新疆文化

        李晟赟

        (甘肅政法學院行政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震驚世界,媒體強大的話語鋪天蓋地喋喋不休講述著世事無常的理念,動員大家在他人遭遇不期而至的風險時伸出愛心之手救助災民。媒體的呼吁之所以能打動大多數(shù)人的心弦,不過是反復強調了不確定生存這一其實并不是多么具有新穎性的命題。究其原因,“天有不測風云”的不確定性生存理念古已有之,早就“隨風潛入夜”,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點點滴滴累積成為日常地方性知識。每一次天災人禍造成的慘景都一次又一次地強化了人們的這種地方性知識,以至于不確定性生存似乎毋庸置疑本來就是人類生活的全部原貌。同時,改革開放30年來極力宣傳競爭文化,渲染優(yōu)勝劣汰的生存方式,更是一步步強化了不確定生存的概念,以至于大多數(shù)社會成員將其固化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方式。

        然而,人們似乎忽視了,確定性也是人類生存方式的一種基本哲學面向,年復一年平靜如水的日常生活其實大多數(shù)情形下是確定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越是外在條件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為了生存,人們越是追求安全感,力圖從中尋找到某種永恒不變的東西,這也就構成了一個局部社會區(qū)域人們生存方式的文化維度。

        甘肅在聲勢浩大的西部大開發(fā)助推下已經(jīng)進行了近十年的生態(tài)移民,把位于生態(tài)條件惡劣地區(qū)的村民遷移到生態(tài)條件較好的地方。其潛在的思維邏輯即是促使村民從不確定性生存向確定性生存的地理空間與生計方式轉變。良好的初衷自然不必多言,然而官員在實踐中,對于鄉(xiāng)土人生存方式的認識原本卻是表象性的,認為不確定生存方式似乎不言而喻早就成為當?shù)鼐用竦牡胤叫灾R融進血液里刻進骨頭里。種地不施肥、靠天吃飯、懶于精耕細作等,都被認為是村民們不確定性生存方式的行為表現(xiàn),所以官員們以“幫助”鄉(xiāng)土人改變不確定性生存方式為自豪。當大地震襲擊鄉(xiāng)土社會時,屋毀人亡的慘景并不能根本上改變當?shù)卣賳T們的這種認識。他們依然套用已經(jīng)積累的生態(tài)移民的經(jīng)驗模式,認為災后移民也是一種移民,這些人原本就是生態(tài)難民嘛,只不過疊加上了災民的標簽,生存狀態(tài)原本一直就處于不確定的低水平上,只要改變了這種低水平的不確定生存方式,移民們自然就能在新環(huán)境下安居樂業(yè)。但是,移民搬遷這樣復雜浩大的世界性難題自然并非易事,實踐中會遭遇種種困難。各級政府、官員在多種因素特別是政績因素的深刻影響下,無論是政策制定還是實際的搬遷過程,有意無意地繼續(xù)維持災民們的不確定性生存狀態(tài),為自己的工作不得力尋找文化維度上的托辭,以便于推卸責任。換句話說,所謂的不確定性生存文化被利用成為政治博弈的權謀。站在移民們的角度,他們被安置的過程似乎又是一次“不確定性生存文化”異鄉(xiāng)再建構復活的過程。本文從文化維度解析移民們原本不確定性地方知識表象之下的確定性生存方式,來反思甘肅——新疆省際災后移民安置遭遇的困難,由原先的確定性生存狀態(tài)轉變?yōu)椴淮_定生存的種種反差,以此產生的不安心邊疆狀態(tài),作為探討災后省際移民安置穩(wěn)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文化起點。

        一、表象上的不確定性生存與實質上的確定性生存

        確定性生存一般與農業(yè)精耕細作型社會緊密相關。精耕細作的農業(yè),要有面積較大地勢相對平坦的可耕種土地,要有確定的較為豐沛的穩(wěn)定降水或者可灌溉水源,還要有適宜的海拔、土壤、光照和便利的運輸農用物資的道路條件。無論是傳統(tǒng)的作物栽培,還是畜牧業(yè)養(yǎng)殖,甘肅并不具備較好的農業(yè)生產條件。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十分復雜,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交匯地帶,海拔從550米到5808米不等,森林、草原、戈壁、沙漠等自然帶繁多,境內高山、深谷、丘陵、盆地復雜分布。東南部重巒迭嶂、山大谷深,流水侵蝕作用強烈,泥石流頻發(fā);中東部多被黃土覆蓋,形成獨特的黃土塬、峁、梁密布的情形,水土流失嚴重;西南部為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地勢高聳、氣候寒冷,從山頂?shù)缴侥_依次分布著冰川、積雪、草原、森林,為走廊和北部戈壁沙漠水資源形成區(qū)。北部地面起伏不大,氣候干燥,風力剝蝕作用顯著,戈壁廣布,為內蒙高原的西端。整體上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地形為一個山地型的高原。全省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部分地區(qū)水質較差難以利用。大部分地區(qū)干旱少雨且蒸發(fā)量大,平均降水量在40毫米—800毫米之間,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由東南向西北遞減,而蒸發(fā)量由東南向西北增大,加之水低地高,利用難度大,全省可利用水資源整體匱乏。一場遲來的降雨,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一場從天而降泥石流,輕易地就能奪去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良田傾覆,莊稼顆粒無收。

        惡劣而又不穩(wěn)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并沒有促生出當?shù)鼐用裰鹚荻拥倪w移型生活方式,反而形成了在不確定中頑強地追尋確定性生存的生計方式。地形復雜流動困難造成地域單元封閉落后,眾多人口無法去克服自然的障礙、走出家園去外界尋求發(fā)展。進而人們對親族的支持網(wǎng)依賴程度較高,小家庭難以隨心所欲遷移,不得不采用確定性生存方式。對于這種自然環(huán)境越惡劣越追求確定性生存的文化特質,本研究主要從日常生活實踐中的表現(xiàn)與制度文化上的建構兩個方面來具體揭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

        “三分山、三分沙、三分草、一分田”是全省地理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尋找適宜的可耕地,既要大致有水源,又要有最基本的土層深度和種植面積,擁有這樣一塊可以安身立命的土地難度異乎尋常地大,也成為當?shù)厝俗顬槠惹械纳畛WR。有了土地,也就有了確定的生活。于是在旱作區(qū),當?shù)厝瞬粩鄩ɑ?,擴大耕地面積。這種生產方式當然是嚴重破壞著自然生態(tài)的平衡,導致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土地越來越貧瘠。其實當?shù)厝瞬⒎遣恢獣?,只是為了過上確定性的生活,在山地,他們努力尋找溝壑間天然形成的每一片狹小地塊,不厭其煩地撿拾出大大小小的石頭,平整出零星可耕地。只要有可能降水的山坡,都被開發(fā)為梯田,撒種耐旱的玉米、小麥之類作物,乞求風調雨順,秋天能有所收獲。

        土地既然如此來之不易,逐水草而居的遷移又很困難,那么當?shù)厝俗匀欢粫`行確定性生存原則和技術取向,進行精耕細作、精打細算以確保收成穩(wěn)定。當?shù)厝斯亲永锏拇_定性生存傾向,在外人看來,表現(xiàn)出來卻是種種的不確定性。譬如:只顧眼前利益,缺乏全局觀念和長遠打算,靠天吃飯,粗放式種植,斤斤計較投入與產出的比率。慮及自然條件惡劣收成不定,不愿意下大力氣改造農田、精耕細作,技術落后,即使是在科技異常發(fā)達的今天,相當多的農民兩年用不完一袋子化肥。表現(xiàn)為一定程度上的懶惰、不思進取,寧可貧窮悠閑度日,也不愿意大膽使用農業(yè)新技術、開發(fā)新產品,導致經(jīng)濟效益低下,收入不高。這與確定性生存之精耕細作農業(yè)方式有著較明顯區(qū)別。

        然而,這只是表象。事實上越是資源奇缺災害頻發(fā),人們追求確定性生存的愿望就越強烈。上述情形看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不確定性生存方式,其背后卻是確定性生存基本策略。土地資源、水資源嚴重缺乏、自然災害多發(fā)的現(xiàn)實條件,迫使人們在長期的探索過程中,不得不擺正了人與自然、經(jīng)濟規(guī)律和生態(tài)規(guī)律的關系,并不過于強調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在農業(yè)生產中更注重做到“順天時,量地利,用力少而成功多”,在農時觀上講求順時避害;在地力觀上講求辨土種田;在物性觀上講求種養(yǎng)三宜(物宜、時宜、地宜);還十分注重在循環(huán)觀上變廢為寶、崇尚節(jié)儉??傊?,對于當?shù)厝藖碚f,越是自然條件惡劣,就越是惶恐失去得來不易的生存物資,就越發(fā)愛惜勞動力,在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下順應自然條件,才是日常生活的策略,從某種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鄉(xiāng)土人的一種狡黠。

        (二)在人文精神與制度文化上的建構

        地域環(huán)境復雜、災害繁多、人口流動難,長年囿于地域單元狹小的圈子,當?shù)厝瞬坏貌蛔裱非蟠_定性生存策略,自然條件惡劣形成了當?shù)厝丝诜忾]保守、土氣、小氣的特征,塑造了當?shù)厝酥杏?、忍耐、?jié)儉、求穩(wěn)求定、重宗族人文精神,特別是形成了濃郁的安土重遷的文化精神。

        在人文精神上,他們遵從傳統(tǒng)、因循守舊,害怕大起大落的變動,怯于嘗試新的東西,遇事多愿意照著老樣子去做,跟著大家走,自己不敢冒尖,也不習慣別人創(chuàng)新冒險。“不為禍始”、“不為富先”,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表現(xiàn)在:一是養(yǎng)精蓄銳的存本之策。既然自然條件惡劣,在過去的科技能力下人無力與天斗,養(yǎng)精蓄銳保存生命才為上策,粗放式農業(yè)背后體現(xiàn)的是確定生存的精細打算。二是生產項目多樣。既種糧食,又種經(jīng)濟作物,既飼養(yǎng)一些家畜家禽,又搞一點采集、加工之類的家庭手工業(yè),生產、生活方面的需要基本上靠自給自足,使他們較少與別的生產者發(fā)生交換關系,產生出“萬事不求人”的思想。三是“以土為本”過分依附土地的思想。土地資源缺乏,一旦有了可耕地,也就成為當?shù)厝俗罨镜纳婧蜕畋U?。他們不愿意拋棄土地所帶來的安全感。哪怕土地面積再小再貧瘠,收成再不穩(wěn)定,也不愿意離開。即使離開鄉(xiāng)村,也常常是把土地租給別人耕種,以保持他們在生存型農業(yè)中安全的立足點。四是溫飽即安,滿足于現(xiàn)狀。得溫飽便不思進取,缺乏改變現(xiàn)狀的沖動和欲望。大多數(shù)村民缺乏開放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在生產過程中害怕失敗,怕?lián)L險。大多數(shù)農民在農業(yè)生產耕作上,仍以手工勞動為主。

        在制度文化上,自然條件惡劣,為了過上確定的生活,人們不是想方設法求變求新,或舉家搬遷流動,而是越發(fā)對于家族高度重視。人們聚村而居,村民之間依靠血緣、地緣形成了密切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建構起了復雜的家族制度,以血緣和地緣為核心,祖祖輩輩辛苦經(jīng)營“人緣”,努力累積無形的人文財富,以分散不可預知的風險、困難?;閱始奕?、春種秋收、親鄰之間的頻繁走動往往十分繁密。相當多的村子被幾個主要姓氏掌控,大姓和小姓在村子的地位是有差別的。這種看不見的差別嚴格規(guī)范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縱然人們對繁瑣的人情往來、社會分層等級某些狀況內心頗有怨氣,多數(shù)情況下也往往隱忍不發(fā),形成了少言寡語、遲緩木訥的人文交流方式,對陌生人的抵御程度也越強,越不容易拓展家族以外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也就陷入越加封閉和保守的循環(huán)。

        依托于家族制度,村莊里形成了嚴格的差序格局,形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地方性文化。譬如,對于“禮”的重視,特別是對于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典禮重視到視為安身立命之根本的程度。對于每一種典禮都有著嚴格的禮儀要求。在甘肅農村,以葬禮為例,整個葬禮大體上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分別是殮禮、殯禮和葬禮,整個過程儀式繁瑣,程序復雜,禁忌諸多,花費驚人。殮禮相當于序曲前奏,又分為小殮和大殮兩個步驟。殯禮是葬禮的核心內容,時間長短無定制,少則三天,多則三十天,具體又劃分為奔喪、吊喪兩大類。前來吊喪的賓客需按照其與死者不同的血緣、地緣關系行不同的叩拜禮。對于傳統(tǒng)的節(jié)慶活動,人們的重視程度也較高,譬如春節(jié)文化,十分強調一絲不茍地遵從各種民俗禁忌,遵從傳統(tǒng)權威。盡管大多數(shù)村民生活貧困,但是在舉行各種隆重的慶?;顒臃矫鎱⑴c熱情很高,置辦年貨、祭拜祖宗、打社火、逛廟會都十分舍得花銷,為的是祈福來年過上風調雨順的安穩(wěn)生活。這種地方性文化還包含了鄉(xiāng)土社會全部人際關系的種類,形成了依據(jù)差序格局而確定的身份社會。通過生動形象、村民們參與程度很高的禮儀與禮俗儀式的舉辦,為村民們在生活中發(fā)生的大事與日常行為提供可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進行生活方式、傳統(tǒng)經(jīng)驗和生活觀念的文化教化。同時也用外在的約束來規(guī)范人,維護已經(jīng)構建起來的鄉(xiāng)土社會秩序,進而進一步強化村民們的感受并且保持這種穩(wěn)定性帶來的確定感。這種經(jīng)由小農經(jīng)濟模式祖祖輩輩幾代培育起來的濃郁的集體意識、集體情感使得人們重視積累,趨于守成,更加缺少走出去的勇氣和信心。

        二、從關內的確定性生存到邊疆的不確定性生存

        上述甘肅移民們原有的確定性生存策略,是我們能更好地理解災后移民安置出現(xiàn)的不安定因素的文化基礎。5·12地震波及甘肅,災民如何安置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將原本就位于自然條件惡劣地區(qū)的災民遷移到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新疆,屬于生態(tài)移民類型,它不但有利于緩解甘肅人口多自然資源緊張的狀況,而且能夠為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新疆帶來大批勞動力,有利于平衡地區(qū)間人口分布密度和資源消耗,滿足了受災人口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長遠需要,理論上是一個雙贏的決策。然而,考察一年來甘肅——新疆省際災后移民的已有實踐表明,部分移民呈現(xiàn)出不安心扎根新疆的狀態(tài),部分返遷。究其原因,移民們遷入新環(huán)境的第一年是事關移民工程人心穩(wěn)定的黃金時期,移民工作沒有盡快滿足移民們確定性生存的渴望,移民們普遍存在不確定生存的焦慮是重要影響因素。

        (一)小農經(jīng)濟模式與平原大規(guī)模農業(yè)經(jīng)濟模式的斷裂

        甘肅遷移人口全部為農民,搬遷到新疆后,全部采用農業(yè)安置模式,所有移民繼續(xù)務農。然而農業(yè)生產模式發(fā)生了巨大改變,確定性生存下的甘肅小農經(jīng)濟模式并不當然適用于新疆當?shù)氐霓r業(yè)生產中。新疆地勢平坦,可耕地面積廣袤,地多人少,農作物主要適宜種植棉花,普遍采用平原大面積大規(guī)模種植模式,鋪膜、打頂尖、滴管施肥、密集型采摘等等一系列精細化農業(yè)模式,勞動強度大,生產技藝要求較高,習慣于以往零星小片山地種植、靠天吃飯、粗放式種植的移民們對此感覺十分陌生。兩地政府動員組織移民只注重“遷得出”,忽視了“穩(wěn)得住”,沒有安排農技培訓以便讓移民們了解情況、盡快適應、掌握精細化農業(yè)模式。移民們全部依靠自己摸索,或者盡力與當?shù)厝烁愫藐P系,向他們請教,零星獲得一些技藝,在當?shù)厝巳粲腥魺o的嘲笑表情中移民們覺得自己笨手笨腳,沮喪焦慮,用以謀生的主要技藝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使得移民們一時難以適應,心理壓力陡然增大。

        甘肅受災人口在原居住地受自然條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制約,教育水平比較低,一般只有小學至多初中文化水平,甚至一些20、30多歲的青壯年人口是文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只習慣于本地世代傳承的農業(yè)耕作方式和耕作技術,一般沒有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也沒有與現(xiàn)代工業(yè)、商業(yè)相關的技術技能,創(chuàng)業(yè)的意識和能力不強,長期的小生產思想使他們“等、靠、要”的觀念比較嚴重,在安置過程中自力更生、自我發(fā)展的意識淡薄,希望過那種平淡散漫的小農生活。到了新疆以后,無法適應新的農業(yè)生產技術要求,對于新思想、新文化的接受能力較差,工作效率不高,在用工市場缺乏競爭力,自身的經(jīng)濟收入水平受到影響。

        (二)獲取土地作為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的不確定性

        移民動員之時,村民被告知,只有將戶籍遷往新疆,同時交回自己的責任田,才能在新疆分到新住房和耕地。村民們依照規(guī)定履行完所有手續(xù)之后,到了新疆才發(fā)現(xiàn),土地并非村干部所說得那樣立即就能如數(shù)分到戶。一方面是遷入地土地已經(jīng)包產到戶,當?shù)氐耐恋爻邪贤瓴蛔儯嘤嗟耐恋睾苌?,幾乎無地可分;另一方面是,在安置點人地生疏,各種生產、生活物資發(fā)放必須遵守各種復雜的程序,不能夠迅速到位,更不可能短期內實現(xiàn)致富的希望。分到手的地要么數(shù)量少遠遠不夠耕種,要么土地狀況很差,需要下大力氣改良土壤。大部分移民實際上陷入無地可種的困境,收入來源減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造成移民與當?shù)厝藸帄Z土地,關系緊張,治安事件時有發(fā)生,影響移入地的社會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發(fā)展。

        (三)精神文化的不確定性

        雖然同屬古絲綢之路上的西北文化區(qū),理論上從甘肅文化到新疆文化對移民而言似乎本不應該存在適應困難。然而,實際上二者卻有關內文化與關外文化的差別。新疆文化是一種邊塞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特點,其突出特征是天高地闊的游牧文化、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多省份移民文化、軍墾文化交融,人口流動速度快,親族、同鄉(xiāng)之類的初級群體社會關系十分淡化,關內農村傳統(tǒng)鄉(xiāng)土漢文化沒有影響力。盛行于關內農村的各種民俗文化,尤其每年春節(jié)期間舉行的打社火、扭秧歌、舞獅子、龍燈、走親訪友等,都不在新疆的民俗文化之列。移民們普遍感覺在新疆過春節(jié)沒有一點過新年的隆重熱烈氣氛,失去了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大部分移民十分懷念原來居住的地方和記憶中的民俗文化,對搬遷后的新生活和新文化氛圍十分焦慮擔憂,只能在回憶中尋找往昔的精神家園。

        (四)社會身份的不確定性

        災后移民與一般的生態(tài)移民有所不同,移民們的身份在不同的行動者眼里劃分為不同的類別。眾所周知的事實是,突如其來的災難瞬間使得他們傾家蕩產,被迫貼上了災民的標簽,新疆移入地政府順理成章地把他們視為災民,認為只要安置下來就可以了,發(fā)展生產、提高生活要靠移民們自己的努力。只顧推進安置進程不考慮扶貧計劃,安置的臨時性、過渡性色彩特別濃厚,潛意識里還覺得自己有做慈善的優(yōu)越感。而甘肅移出地官員在做移民動員時,深知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原本就不適合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村民們早晚都要遷出環(huán)境惡劣區(qū)域,只不過是突然爆發(fā)的自然災害加速了這一進程,因而把他們視為環(huán)境移民,按照一般的環(huán)境移民思路來開展工作,盡力宣揚搬遷到新疆去如何如何有利。而對于新疆當?shù)鼐用駚碚f,由于耕地面積大、農業(yè)生產勞動力緊缺,根本不關心這些千里迢迢搬遷到新疆的甘肅人是什么身份、是什么原因來到新疆的,只是看到他們比較貧困,把他們當做一般的甘肅進疆打工的民工對待。身份的混亂導致兩地政策銜接不夠,標準不統(tǒng)一,協(xié)商溝通機制不健全。具體實施時,移民項目歸甘肅,移民后再進行扶貧歸新疆,結果是資金不能集中使用,移民項目和扶貧項目不但割裂開而且都在低標準下建設,受災人口移民產生了濃厚的委屈心理,遠遷邊疆后又失去自己獨特的鄉(xiāng)土人際交往方式和人際關系網(wǎng)絡,對新的生存環(huán)境、生產生活方式和重建未來的人際關系網(wǎng)感到茫然,對前途缺乏信心和勇氣,進而對政府表現(xiàn)出強烈的依賴心理。

        對于確定性生存作為地方性知識的探討,對于災后省際移民從確定性生存到不確定性生存之間轉變焦灼的探討,意在強調,以確定性生存作為考察我國災后移民這一復雜人類流動性變遷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維度。災后移民既然也被認為是移民類型之一,既然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政策追求的終極目標之一仍然是“穩(wěn)得住”,那么認同確定性生存文化,滿足移民們確定性生存的心理需求,是我們做好今后的移民工作核心之一。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完全在異鄉(xiāng)復活家鄉(xiāng),進行所謂完全吊莊式的移民,而是要理解移民基于原有地方性知識應對新環(huán)境下的自身生活所產生的種種不確定性帶來的生活高風險。本研究不僅突出了文化價值的重要性,更是提出了移民問題的文化轉型、轉向問題。同時,也進一步凸顯了和諧社會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文化發(fā)展維度,這也是需要進一步深入討論的重要問題。

        [1]陳建西,何明章.簡論工程移民文化與移民安置[J].理論探索,2006,(5).

        [2]胡靜.非自愿移民相關研究綜述[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7).

        [3]李菁怡等.生態(tài)移民整合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6,(9).

        [4]劉建強.讓移民維權更加理性[N].南方周末,2004-09-20.

        [5]馬偉華.試論吊莊移民工程對回族移民生產、生活觀念的影響[J].西北人口,2009,(5).

        [6]賽漢.生態(tài)移民政策的文化根源分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0,(2).

        [7]王瓊雯.移民為何貧困——非自愿移民補償制度的法規(guī)范分析[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9,(2).

        [8]向聯(lián)華.用資源重組的思路實施移民[J].安置環(huán)保與移民,2009,(7).

        [9]施國慶,鄭瑞強,周建.災害移民的特征、分類及若干問題[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猜你喜歡
        新疆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走進新疆
        國畫家(2022年2期)2022-04-13 09:07:46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在新疆(四首)
        四川文學(2021年4期)2021-07-22 07:11:54
        誰遠誰近?
        新疆多怪
        絲綢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日本免费三片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国产真实强被迫伦姧女在线观看| 18禁美女裸身无遮挡免费网站| 2022Av天堂在线无码| 国产亚洲亚洲精品视频| 美女视频在线观看网址大全|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色aⅴ大片|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av影院手机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二区三区|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香色肉欲色综合|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粉嫩的极品女神尤物在线|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人体| 国产女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亚洲AV秘 片一区二区三区| av男人天堂网在线观看|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天堂| 草色噜噜噜av在线观看香蕉|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视频另类专区| 美腿丝袜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妺妺窝人体色www看美女 |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 视频国产自拍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岛国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偷拍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人成中文毛片| 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 色婷婷丁香综合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