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分工與馬克思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

        2013-03-23 18:54:10王虎學
        東岳論叢 2013年8期
        關鍵詞:馬克思歷史發(fā)展

        王虎學

        (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北京100091)

        毋庸諱言,將分工與社會形態(tài)內在地勾連并對應起來考察,這既是對馬克思分工思想的理論方位的一種直接確認,又是對社會形態(tài)認識上的深化和理解上的突破。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表明,分工與社會形態(tài)之間有著內在的契合,分工變了,社會形態(tài)也隨之變了,分工不同,社會形態(tài)也大不相同。例如,當馬克思說:“手推磨所決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氣機所決定的分工”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頁。的時候,與這兩種迥然有異的分工相對應而產生的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的社會?!雹凇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頁??梢哉f,一部分工自然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所再現(xiàn)的正是社會形態(tài)變遷、演進的歷史。分工的不同階段,對應著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在一定意義上,分工可以看作是社會形態(tài)劃分的科學依據。在此基礎上,馬克思還從分工出發(fā)并依據分工而建構起了一種關于社會形態(tài)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理論或學說,即“社會形態(tài)學”,當代著名思想家吉登斯將其稱之為“社會類型學”,并明確指出:“馬克思的社會類型學是建立在追溯社會分工的逐漸分化基礎上的。”③[英]吉登斯:《資本主義與現(xiàn)代社會理論——對馬克思、涂爾干和韋伯著作的分析》,郭忠華,潘華凌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頁。

        一、分工與社會有機體

        馬克思曾指出:“現(xiàn)在的社會不是堅實的結晶體,而是一個能夠變化并且經常處于變化過程中的有機體。”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頁。列寧也將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視為活生生的“處在經常發(fā)展中的活的機體”、“特殊的社會機體”⑤《列寧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5、147頁。。因此,若要全面地了解這種社會類型,就必須把它當作一個“有機體”來對待,不僅要了解它的生產關系,還必須厘清受物質關系制約的其他關系,如政治關系、精神關系等等。列寧曾稱贊《資本論》是馬克思“用唯物主義方法科學地分析一個(而且是最復雜的一個)社會形態(tài)的范例,是大家公認的無與倫比的范例?!雹蕖读袑庍x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頁。事實上,馬克思借這一“范例”所闡明的正是這樣一個問題: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即一定的社會類型,是在當時的生產方式的基礎上按照其特殊規(guī)律發(fā)揮作用和發(fā)展的完整的社會體系。歷史上一定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經濟骨架。但是社會經濟形態(tài)還包括使這個骨架有血有肉的其他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關系。在這里,社會形態(tài)就是社會生活的各種關系和現(xiàn)象有機聯(lián)系的完整的整體。列寧在談到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的研究時特別強調指出:“《資本論》的骨骼就是如此。可是全部問題在于馬克思并不以這個骨骼為滿足,并不僅以通常意義的‘經濟理論’為限;雖然他完全用生產關系來說明該社會形態(tài)的構成和發(fā)展,但又隨時隨地探究與這種生產關系相適應的上層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雹佟读袑庍x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頁。從一定意義上講,社會形態(tài)就是經濟基礎(生產關系的總和)和上層建筑的相統(tǒng)一的有機體。誠然,用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分離出來的生產關系來說明一定社會形態(tài)的構成和發(fā)展,這是可信的,但若要真正了解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就不能僅限于分析這一社會的生產關系即“骨骼”,還必須分析這一社會的“血肉”,換言之,就是要將這一社會形態(tài)視為“骨骼”與“血肉”相連的“有機體”,如此一來,這一社會形態(tài)才是豐滿的、可愛的。

        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主義者“最先提出不僅必須分析社會生活的經濟方面而且必須分析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一問題”②《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頁。。在批判蒲魯東的過程中,馬克思就曾質問并否定了那種將社會體系割裂開來的做法,他反問道:“誰用政治經濟學的范疇構筑某種思想體系的大廈,誰就是把社會體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割裂開來,就是把社會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變成同等數量的依次出現(xiàn)的單個社會。其實,單憑運動、順序和時間的唯一邏輯公式怎能向我們說明一切關系在其中同時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會機體呢?”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頁。事實上,如馬克思所說:“把自己的‘分散的肢體’表現(xiàn)為分工體系的社會生產機體,它的量的構成,也象它的質的構成一樣,是自發(fā)地偶然地形成的”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6頁。,而不是利用政治經濟學的抽象范疇和邏輯公式就能演繹出來的。因此,在馬克思看來,絕不能像蒲魯東先生那樣簡單而粗暴地對待“社會有機體”,因為一切問題不是僅僅通過保存生產的好的方面、消滅生產的壞的方面就能解決的,實際上,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壞的方面和好的方面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可分割,是同一個情境的兩個方面,消除了任何一面,另一面也就不復存在了,這就是社會歷史的“辯證法”。

        根據經典作家的觀點,要了解或論述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我們首先就要把它當作一個“整體”、“社會有機體”來看待,但這并不意味著構成這一社會機體的一切關系、一切要素都是同等權重,可以等量齊觀。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在“社會有機體”中,生產關系居于主導地位,發(fā)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它不僅主導著社會關系的整體面貌,也決定著一定社會形態(tài)的獨特特征。根據馬克思的分析,每一個社會中的生產關系都會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可以說,生產關系的“整體”或“生產關系總和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并且是構成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fā)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的特征的社會。古典古代社會、封建社會和資產階級社會都是這樣的生產關系的總和,而其中每一個生產關系的總和同時又標志著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一個特殊階段?!雹荨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頁。由此可見,不同的生產關系的總和將不同的“社會有機體”區(qū)分開來了。實際上,根據馬克思的論述,分工決定著生產關系,而且,分工從其內容來講不是別的,就是隨著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fā)展而變化和改變的是個人和個人彼此之間的一定關系,準確地說,是各個人借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系或社會生產關系。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從上述論斷中合乎邏輯地推論出:根據分工也可以將對社會歷史階段或社會形態(tài)進行劃分。

        二、分工與社會“五形態(tài)”

        如果說上述推論還略顯牽強的話,那么,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以下簡稱《形態(tài)》)中,馬克思就明確將分工與所有制形式直接對應起來考察了。分工發(fā)展的歷史性與階段性依次體現(xiàn)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特點,“分工發(fā)展的各個不同階段,同時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⑥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節(jié)選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頁。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所有制形式”實際上就是馬克思所要表達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別名,因此,說分工是所有制形式的劃分依據,無非是要表明分工是社會形態(tài)的劃分依據?!懊恳环N社會形態(tài),由于該歷史階段生產力和分工的發(fā)展狀況,決定它有著不同于其他社會形態(tài)的獨特的所有制形式和社會階級結構?!雹哧愊冗_,靳輝明:《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第362頁。誠然,分工,作為迄今為止一切生產的基本形式,反映著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問題是,“與這種分工同時出現(xiàn)的還有分配,而且是勞動及其產品的不平等的分配(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因而產生了所有制”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84頁。。可以說,在《形態(tài)》中,馬克思正是直接從分工出發(fā)并依據“分工-所有制形式”而形成了關于社會歷史的分期理論。根據巴加圖利亞的考察,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已經形成了初步完整的,然而還沒有發(fā)展的關于社會結構和歷史分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倍谏院笸瓿傻摹缎螒B(tài)》中,“歷史分期第一次被明確地表達出來了?!雹冢厶K]巴加圖利亞:《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fā)現(xiàn)》,陸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6-37、55頁。盡管這一時期馬克思的經濟學知識特別是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很不夠,他完全是從經驗事實出發(fā)對歷史過程進行考察的,但是馬克思一經形成自己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對社會作經驗的考察,便立即清晰地揭示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脈絡。分工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產生出并對應著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

        事實上,馬克思在《形態(tài)》中根據分工完成了對“所有制形式”即“社會形態(tài)”的科學劃分。分工發(fā)展的各個不同階段,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具體來說,馬克思明確提出了包括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制和資產階級社會所有制在內的“四種所有制形式”③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節(jié)選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5頁。。

        第一種是“部落所有制”。這是與生產和分工的不發(fā)達階段相適應的所有制形式,也可以視為人類社會的最初階段或最初形態(tài)?!霸谶@個階段,分工還很不發(fā)達,僅限于家庭中現(xiàn)有的自然形成的分工的進一步擴大”,人類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主要是狩獵、捕魚、牧畜,與這種分工和生產水平相適應而產生的只能是原始的公有制和以原始家庭為基礎的社會結構。然而在父權制的家庭中,奴隸制的原型已經開始萌生。

        第二種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這是在生產和分工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上從家庭奴隸制走向奴隸社會的對抗性所有制。“這種所有制是由于幾個部落通過契約或征服聯(lián)合為一個城市而產生的。在這種所有制下仍然保存在著奴隸制?!比欢?,“動產私有制和后來的不動產私有制已經發(fā)展起來了”,在這個階段上,“分工已經比較發(fā)達。”城鄉(xiāng)之間的對立業(yè)已產生,國家之間的對立也相繼出現(xiàn),公民與奴隸之間的階級關系已經充分發(fā)展。

        第三種是“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制”。封建時代的所有制的形式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縛于土地所有制的農奴勞動,另一方面是擁有少量資本并支配著幫工勞動的自身勞動。”這兩種所有制結構都是由狹隘的生產方式,即原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業(yè)式的工業(yè)所決定的。雖然在封建制度的繁榮時代,分工是很少的,但是這一時代的階級關系卻是較為復雜的。就社會結構而言,在鄉(xiāng)村,出現(xiàn)的是以土地占有為基礎的封建等級制,“土地占有的等級結構以及與此相聯(lián)系的武裝扈從支持使貴族掌握了支配農奴的權力”;在城市,出現(xiàn)了“同業(yè)公會所有制”即手工業(yè)的封建組織。總的來看,封建的所有制占據支配地位,但資本主義因素已經在封建等級制內部開始萌芽。

        第四種是“資產階級所有制”即資本主義現(xiàn)代私有制。這種所有制產生于商業(yè)和工業(yè)的進一步分離,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階層的出現(xiàn)大大推動了工業(yè)生產的高漲。根據資本主義分工的發(fā)展,馬克思全面回顧并將資本主義所有制劃分為家庭手工業(yè)、工場手工業(yè)和大工業(yè)三個發(fā)展階段,并且特別指出大工業(yè)時期是“實行最廣泛的分工”的時期。張一兵評點指出:“這一部分內容,實際上是一部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史的改寫,生產發(fā)展導致交往關系變革的歷史。這也是一種批判的歷史哲學的重新改寫。這里的話語完全屬于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有意避開的古典經濟學。”④參見張一兵:《從分工到現(xiàn)實的世界歷史》,《江蘇社會科學》,1998年第6期。因為這一時期馬克思已經開始了他的政治經濟學研究,而正是從分工和現(xiàn)實的經濟事實出發(fā),馬克思不僅闡明了資本主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即社會化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為了適應大工業(yè)所造成的巨大生產力,就必須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桎梏,可以說,從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向共產主義社會形態(tài)的過渡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必然。

        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在這里馬克思并沒有將共產主義所有制單列出來,但我們有理由將共產主義所有制看作是繼資產階級所有制之后出現(xiàn)的“第五種所有制形式”。正如恩格斯所說,既然否定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大勢所趨,那么就必須建立一種“高級得多、發(fā)達得多的共同占有形式”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1頁。,這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所有制,即“所有制最高形式”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3頁。。

        由此可見,不同的分工對應著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實質上就意味著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可以說,“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制”、“資產階級所有制”、“共產主義所有制”就是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代名詞,它們見證了社會形態(tài)變遷的歷史。實際上,“五種所有制形式”也就是馬克思關于社會的“五形態(tài)”思想的最初表達。與馬克思在《形態(tài)》中關于社會形態(tài)的劃分完全一致,在后來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再次指出:“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xiàn)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演進的幾個時代?!雹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誠然,學界關于“亞細亞的”生產方式的理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我們可以斷定,在人類歷史的漫長進程中,“亞細亞的”生產方式是作為人類最初的社會形態(tài)出現(xiàn)的。一般認為,社會“五形態(tài)”是依據生產力、生產方式而劃分的,實際上,這與我們將分工看作“五種社會形態(tài)”的劃分依據并不沖突,正如拉賓分析指出的那樣,馬克思像斯密一樣,把分工看作是歷史發(fā)展的動力,并進而以分工為線索形成了對歷史的五階段劃分的思想④參見[蘇]拉賓:《馬克思的青年時代》,南京大學外文系翻譯組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2年版,第274-279頁。。

        三、分工與社會“三形態(tài)”

        我們知道,在對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論述上,馬克思不僅提出了社會“五形態(tài)”的思想,而且也提出過著名的社會“三形態(tài)”思想,其完整的表述出現(xiàn)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

        實際上,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就曾從分工、異化、私有制、階級出發(fā)提出過類似“三種社會形態(tài)”的歷史分期理論。根據巴加圖利亞的分析,《手稿》中,馬克思“在理解私有制、分工和勞動異化中的歷史主義態(tài)度,是同明確地認識整個社會的歷史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而從后者直接引申出了關于歷史分期的明確概念?!倍?,在巴加圖利亞看來,馬克思關于私有財產的“雙重證明”中“已經暗指地包含有某種歷史分期:(1)尚不存在私有制、分工、勞動異化的時期;(2)私有制等等存在的時期;(3)消滅了私有制和一切與之有關的現(xiàn)象以后的時期。這種分期從發(fā)展了的馬克思主義觀點來看,可以歸結為一個公式:階級以前的社會——階級社會——未來的無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雹荩厶K]巴加圖利亞:《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fā)現(xiàn)》,陸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頁。一般認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關于社會三階段的歷史分期理論的“公式”還停留在“異化史觀”的框架之內,因而人們更加重視在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基礎上、在“唯物史觀”的科學方法論指導下,馬克思所提出的“三種社會形態(tài)”理論。馬克思寫道:“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fā)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式,在這種形式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小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fā)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他們的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chuàng)造條件。”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頁。實際上,“三種社會形態(tài)”之間并非截然斷裂的,而是具有歷史連續(xù)性的,前一個階段為后一個階段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條件,后一個階段則是對前一個階段的歷史性繼承和超越。“正象各種不同的地質層系相繼更迭一樣,在各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形成上,不應該相信各個時期是突然出現(xiàn)的,相互截然分開的?!雹摺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頁。

        關于社會“三形態(tài)”的經典表述,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重新劃分和描述。如果從人的發(fā)展的角度看,依次表現(xiàn)為:人的依賴關系、物的依賴基礎上人的獨立性、人的自由個性;如果從經濟形式角度看,就表現(xiàn)為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的依次更替,而“這里所講的經濟形式,就其內涵來講,基本上界于生產關系與生產力和技術之間”⑧趙家祥,豐子義:《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的歷史考察和當代意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頁。。而“分工”正是界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中介”,換句話說,我們也可以從分工的角度對社會“三形態(tài)”進行描述。如此看來,分工發(fā)展的“三階段”與社會發(fā)展的“三形態(tài)”是可以對接和勾連起來的:自然分工對應的是最初的社會形式;自發(fā)分工(舊式分工)對應的是社會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自覺分工(新式分工)對應的是社會發(fā)展的第三個階段。總體來看,在自然經濟時代,分工僅限于“自然形成的分工”,甚至可以說這一時代的勞動是“一種缺乏生產分工的綜合勞動體系?!雹賱⒂映?《社會發(fā)展三形態(tài)》,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頁。后來,分工的進一步發(fā)展“瓦解了自給自足的經濟,開辟了為價值而生產的新時代”②劉佑成:《馬克思主義分工理論》,《哲學研究》,1981年第5期。,人類進入了商品經濟時代。隨著自發(fā)分工或舊式分工的消滅,人類將進入基于自覺分工而建立起來的產品經濟時代。由此可見,“每一種類型的人類社會都預設了某些基本的社會分工”③[ 英]吉登斯:《資本主義與現(xiàn)代社會理論——對馬克思、涂爾干和韋伯著作的分析》,郭忠華,潘華凌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頁。,因而只有從分工出發(fā),才能厘清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線索,進而真正理解馬克思關于社會“三形態(tài)”的科學洞見。

        最后,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馬克思的社會“五形態(tài)”與社會“三形態(tài)”學說,是從不同視角、根據不同標準對歷史的分期,但是,這些劃分決不是任意的,而是對歷史辯證法的具體運用。用馬克思的話講,社會形態(tài)的演進是基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和辯證發(fā)展而展開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決不能把馬克思的“五種社會形態(tài)”理解成單線式的歷史發(fā)展序列,也不能當作一成不變的僵死教條和萬能公式到處套用,因為它只能被視為馬克思運用歷史辯證法并依據他對西歐歷史的深入研究所做出的一種理論概括,具體到各個民族和地區(qū)的歷史時,“人們必須遵循的只能是他的方法,而不是他的結論”。因此,有學者批評指出:那些“指責馬克思的社會形態(tài)學說為單線論的西方資產階級學者,其實并不懂得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或歷史辯證法的真實意蘊。”④參見孫伯鍨,張一兵:《走進馬克思》,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頁。

        結 語

        從一定意義上講,馬克思向我們敞開了一條透視社會形態(tài)的分工之路。如果說所有制形式是社會形態(tài)的所指和內容,那么,所有制形式的變更實質上就意味著社會形態(tài)的更迭。在《形態(tài)》中,馬克思正是將分工與所有制形式聯(lián)系起來進行考察,進而指出,分工發(fā)展的各個不同階段,標志著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分工的不斷發(fā)展及其發(fā)展程度集中體現(xiàn)的是所有制形式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很顯然,要考察所有制形式的發(fā)展變遷,就要以分工為參照,同樣,只有從分工出發(fā),才能為社會形態(tài)的科學劃分找到標準和根據。馬克思指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會結構區(qū)分為各個不同的經濟時期?!雹荨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頁。在這里,“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不是別的,就是分工,因為就其真實含義而言,分工在于“結合”而不是“劃分”。巴加圖利亞進一步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獨特之處并不在于對歷史時期的劃分,而在于“理解到經濟歷史的分期,物質生產發(fā)展的漸進階段,是整個歷史過程分期的客觀基礎”,也就是說,正是由于馬克思真正洞察到分工以及受分工發(fā)展程度制約的物質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是劃分不同歷史時期、社會形態(tài)的現(xiàn)實基礎,從而“在科學史上,馬克思第一次正確地闡明了人類社會發(fā)展中質的不同的時代”⑥[蘇]巴加圖利亞:《馬克思的第一個偉大發(fā)現(xiàn)》,陸忍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頁。。

        總的來看,只有將分工與社會形態(tài)及其更替聯(lián)系起來進行分析和考察,且只有以分工作為理論研究的真正出發(fā)點,才可能深入剖析馬克思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建構馬克思的“社會形態(tài)學”或“社會類型學”。這既是我們所面臨的任務,也是我們期望達至的目標。因此,我們必須基于分工的觀點深入剖析馬克思的“社會有機體”、社會“五形態(tài)”、社會“三形態(tài)”等重大理論,致力于重建馬克思的“社會類型學”或“社會形態(tài)學”。

        猜你喜歡
        馬克思歷史發(fā)展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邁上十四五發(fā)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礪奮進 共享發(fā)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fā)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xiàn)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av在线免费观看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爱国产免费久久| 人妻少妇喷水意淫诱惑|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亚洲亚洲 |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黑色丝袜一区在线| av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校园春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果冻传媒2021精品一区| 日韩AV无码免费二三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久久青草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另类小说| 我揉搓少妇好久没做高潮|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9| 无码91 亚洲|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欧美精品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蜜臀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天堂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99精品国产兔费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女丝袜白丝袜美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欧美黑人巨大xxxxx|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人妻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波霸影院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a级特黄的片子|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少妇|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少妇av|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