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法 唐紅生 嚴國紅 王愛民 朱國永 何沖霄 任仲玲 姚立生
(江蘇沿海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江蘇鹽城224002)
優(yōu)質中粳稻新品種鹽稻11號特征特性及鹽堿地栽培技術
孫明法 唐紅生 嚴國紅 王愛民 朱國永 何沖霄 任仲玲 姚立生*
(江蘇沿海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江蘇鹽城224002)
鹽稻11號系江蘇沿海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以鎮(zhèn)稻88為母本,以鹽稻99-1為父本雜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種,2012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蘇審稻201204)。2010至2012年在沿海灘涂含鹽量0.3%的鹽堿地種植表現(xiàn)產量水平較高、稻米品質優(yōu)、抗病性較強等特點。鹽稻11號鹽堿地栽培技術主要有:培育壯秧,大田準備,合理密植,科學施肥,水層管理,病蟲草防治。
鹽稻11號;鹽堿地;栽培技術
鹽稻11號(原名鹽稻3872)系江蘇沿海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以鎮(zhèn)稻88為母本,以鹽稻99-1為父本雜交經系譜法于2007年育成的優(yōu)質中熟中粳稻新品種[1],2012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并命名,審定編號:蘇審稻201204。2010至2012年在江蘇沿海灘涂含鹽量0.3%的鹽堿地種植表現(xiàn)產量水平較高、稻米品質優(yōu)、抗病性較強等特點,適應在江蘇沿海灘涂輕度鹽堿地示范種植。
1.1 省級中間試驗產量表現(xiàn)
2008年,鹽稻11號參加江蘇省中熟中粳預備試驗,平均單產8461.5 kg/hm2,比對照鎮(zhèn)稻88減產2.28%。2009年參加江蘇省中熟中粳區(qū)域試驗,平均單產9 308.25 kg/hm2,比對照鎮(zhèn)稻88增產2.99%,達極顯著水平,居第4位。2010年繼續(xù)參加江蘇省中熟中粳區(qū)域試驗,平均單產9 460.50 kg/hm2,比對照鎮(zhèn)稻88增產5.7%,達極顯著水平,居第2位。2009至2010年兩年江蘇省中熟中粳區(qū)域試驗,平均單產9 384.45 kg/hm2,比對照鎮(zhèn)稻88增產4.35%,達極顯著水平。2011年參加江蘇省中熟中粳生產試驗,平均單產9 585.15 kg/hm2,居第3位,比對照鎮(zhèn)稻88增產5.18%。
1.2 鹽堿地示范種植產量表現(xiàn)
2010至2012年,鹽稻11號在江蘇沿海灘涂含鹽量0.3%的鹽堿地示范種植取得成功,表現(xiàn)產量水平較高、稻米品質優(yōu)、抗病性較強等特點。其中,2010年東臺市黃海原種場含鹽量0.3%的鹽堿地3.3 hm2的鹽稻11號示范方,實收單產7 725 kg/hm2,高產田塊單產9 000 kg/hm2;2011年江蘇方強農場集團有限公司含鹽量0.2%~0.3%的鹽堿地11.0 hm2的鹽稻11號示范方,實收單產9 225 kg/hm2,高產田塊單產9 900 kg/hm2。2012年東臺市黃海原種場含鹽量0.3%的鹽堿地13.3 hm2的鹽稻11號繁殖田,實收平均單產8 250 kg/hm2,高產田塊單產9 300 kg/hm2。
2.1 米質優(yōu)
2009至2010年連續(xù)兩年據(jù)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鹽稻11號稻米品質各項指標均達國標二級優(yōu)質米標準,適口性好。2009年測試結果:糙米率85.5%,精米率74.6%,整精米率71.6%,粒長5.3 mm,長寬比2.0,堊白率10%,堊白度0.6%,透明度1級,堿消值7級,膠稠度74 mm,直鏈淀粉含量19.0%。2010年測試結果:糙米率83.2%,精米率73.2%,整精米率70.8%,粒長5.0 mm,長寬比1.8,堊白率16%,堊白度1.3%,透明度1級,堿消值6.5級,膠稠度85 mm,直鏈淀粉含量16.4%。
2.2抗性強
2009至2010年連續(xù)兩年據(jù)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鹽稻11號對白葉枯病、稻瘟病、紋枯病、條紋葉枯病等病蟲害年度間抗性指標穩(wěn)定性好,表現(xiàn)抗-中抗白葉枯病、中抗稻瘟病、中抗紋枯?。∕R),抗條紋葉枯病(R)。2009年接種鑒定結果:中抗白葉枯PX079(3級)、JS49-6(3級)、浙173(3級),中感白葉枯KS-6-6(5級),對稻瘟病6個生理小種均免疫(0級),中抗穗頸瘟(3級)。2010年接種鑒定結果:抗白葉枯PX079(1級)、浙173(1級),中抗白葉枯JS49-6(3級)、KS-6-6(3級),對稻瘟病6個生理小種均免疫(0級),中抗穗頸瘟(3級)。2009至2010年,條紋葉枯病田間種植鑒定最高穴發(fā)病率7.3%(感病對照兩年平均穴發(fā)病率56.65%)。
2.3 農藝性狀優(yōu)良
鹽稻11號幼苗矮壯,芽鞘短粗綠色,葉片短挺,成株株型集散適中,株高100 cm左右,莖稈較粗,5個伸長節(jié)間,主莖總葉片17~18葉,上部三張功能葉片挺直,受光姿態(tài)好,成熟時劍葉上舉,稈青籽黃熟相好。分蘗性較強,成穗率70%以上,一般有效穗300萬~315萬/hm2,每穗總粒140粒左右,每穗實粒125粒左右,結實率90%左右,千粒重26.0 g,落粒性中等,谷粒呈黃色,飽滿度好,米粒透明度好。鹽稻11號在江蘇沿海鹽堿地種植,全生育期155 d左右,比對照鎮(zhèn)稻88遲熟1 d左右,屬基本營養(yǎng)生長型,中熟中粳稻類型。
3.1 培育壯秧
培育適齡壯秧是鹽堿地水稻生產獲得高產的前提。選擇淡水充沛、排灌分開、運秧方便的平整田塊做秧池,沿海灘涂鹽分相對較高的地段,要采用客土育秧或在周圍含鹽量相對低的土壤上培育壯秧,適宜作客土育秧的床土有菜園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或冬翻春耖的稻田土[2]。水(旱)育秧5月上中旬播種,水育秧播種量375~450 kg/hm2,旱育秧播種量525~600 kg/hm2;機插秧5月20中下旬播種,機插秧播種量3 600~3 750 kg/hm2;一般大田用種量37.5~52.5 kg/hm2。秧田要施足基肥、早施斷奶肥、巧施送嫁肥,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水育秧秧苗要求健壯整齊,秧齡35~40 d,單株分蘗2~3個,葉齡6.0~6.5葉;機插秧、旱育秧秧苗要求莖基粗扁,葉片青挺,根多色白,秧齡一般為15~20 d,株高15~18 cm,葉齡3.5~4葉。
3.2 大田準備
3.2.1 耕翻培肥。沿海灘涂鹽堿地土壤的含鹽量相對較高且分布不均勻,土壤結構差、容易板結,對水稻生長危害較大。一般要求秋冬季進行田間耕翻以改變鹽分垂直分布狀況,同時結合前茬秸稈還田或施用有機肥,并增施磷鉀肥,達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培肥地力的作用。
3.2.2 洗鹽漚泡。水稻栽插前,必須多次上淡水沖洗田間鹽份,一般3~5次,沖洗泡漚期間絕對不能讓田間土壤表層脫水。每次淡水沖洗保持田間水層10~20 cm,泡漚10~15 d后排水,要求田干溝干,黏質土壤干至開裂,再灌淡水泡漚。如果淡水條件許可,可增加淡水沖洗的次數(shù)和每次沖洗的淡水量。
3.2.3 平田整地。沿海灘涂栽插水稻,對田塊平整度要求較高,一般一塊田的高差不得超過3 cm,平整土地除有利于灌溉、排水、排澇外,最主要是創(chuàng)造使水分均勻下滲的地形條件,消除高洼不平易于積(返)鹽的不利地形因素,有利于提高降雨淋鹽和灌溉洗鹽效果。
3.3 合理密植
鑒于沿海灘涂圍墾區(qū)含鹽量高,地力相對貧瘠,水稻生長相對較慢,栽足基本苗是鹽堿地水稻生產高產的基礎。一般6月上中旬移栽,栽插密度37.5萬穴/hm2左右,行株距20 cm×13.3 cm,每穴5~6根秧苗,確?;久?20萬~150萬/hm2,并做到淺插、勻栽,防止漏栽、漂秧。
3.4 科學施肥
沿海灘涂鹽堿地土壤pH值較高,一般在8.5左右,土壤缺氮少磷。施肥要多施有機肥,少用速效化肥。基肥采取磷肥、氮肥與有機肥混合堆制10~15 d再施用,促進有機肥腐熟發(fā)揮肥效?;室话闶┯眠^磷酸鈣750 kg/hm2,秸稈6 000 kg/hm2,廄肥等有機肥15 000 kg/hm2,速效氮肥如碳酸氫銨450 kg/hm2。追肥為分蘗肥2次,促花肥、穗肥各1次。前2次施碳酸氫銨300 kg/hm2,后2次尿素75 kg/hm2。包括基肥共施氮247.5 kg/hm2。追肥時要結合放排鹽堿水,第1天排水,第2天傍晚施肥,第3天立即補水,可以提高肥效。施肥后7 d方可排去地表水,以免肥料損失。
3.5 水層管理
沿海灘涂種植水稻必須始終保持淡水層,白天更不能脫水,以防鹽分隨水分蒸發(fā)上升[3]。水稻生長前期(6.0~7.0葉),高溫干旱季節(jié),每隔5~7 d換一次淡水,換水時要排盡田間鹽分較高的積水,多雨季節(jié)每隔8~10 d換一次淡水,大雨來臨之前,放干田間積水以積雨水。中后期水漿管理采取干濕交替的方式,即先排清田間積水,過5~7 d灌新淡水。中后期換淡水間隔可比前期延長2~3 d。成熟前5~7 d脫水,以利收割。
3.6 病蟲草害防治
播種前用藥劑浸種,嚴格消毒;秧田期重點抓好稻薊馬、蚜蟲及灰飛虱的防治;本田期重點做好一代、二代二化螟、大螟、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和黑條矮縮病的防治工作,并確保用好破口藥,預防穗期穗頸瘟、紋枯病等病害;沿海灘涂種稻的草害較重,主要是稗草,可使用敵稗、殺草丹或禾大壯等;以保證稻苗正常生長,保苗增穗奪高產。
[1]孫明法,唐紅生,嚴國紅,等.優(yōu)質抗病高產中粳稻新品種鹽稻11號選育及應用[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0(10):88-90
[2]孫明法,嚴國紅,唐紅生,等.江蘇沿海灘涂鹽堿地水稻種植技術要點[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2(1):6-7
[3]董曉明,何沖霄,姚立生,等.鹽豐47沿海灘涂直播高產栽培技術[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2(1):8-9
[4]錢銀飛,張洪程,錢宗華,等.我國水稻機插秧發(fā)展問題的探討[J].農機化研究,2009(10):18-19
2012-05-07
江蘇省農業(yè)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編號:CX(11)2054);江蘇省"333工程"科研項目資助計劃(BRA2012084);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200903001-1-8-1);江蘇省農業(yè)科技支撐項目(BE2012303);江蘇省農業(yè)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編號:CX(12)1003)。
孫明法(1966-),男,研究員,主要從事水稻遺傳育種工作。
*通訊作者:姚立生(1957-),男,研究員,主要從事水稻遺傳育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