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歐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分析與啟示*

        2013-03-22 03:50:16盧雙奇趙建華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3年21期
        關鍵詞:信息化學校能力

        盧雙奇,趙建華

        (華南師范大學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510631)

        一、引言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Union Commission)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開展了一項關于 “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的項目,為期將近一年。該項目主要面對27個歐盟成員國、3個候選國和歐洲經(jīng)濟區(qū)的一些國家。其主要研究目的在于確立影響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指標,通過一種定量的方法對歐盟各個國家信息技術教育應用情況進行比較,進而能夠?qū)φ麄€歐盟教育系統(tǒng)進行概括描述。歐盟頒布的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主要是檢驗ICT的應用情況及其影響效果,關注點是學生利用ICT進行學習的機會和學習能力。學習能力主要是指歐盟界定的五個關鍵能力,分別為:閱讀素養(yǎng)、數(shù)學和科學、語言技能、ICT技能和學習技能。歐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的制定方法和構建過程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下面將對其進行介紹。

        二、教育信息化指標構建方法與過程的分析

        1.分析政策文件,構建指標體系的概念模型

        歐盟首先從各成員國的共同目標和共同話題出發(fā),通過不同途徑收集政策文件,并對其進行定性分析,找出與ICT相關的主題,并匯總整理成一套與ICT相關的政策文件。與ICT相關的主題包括“基礎設施”、“課程和內(nèi)容”、“成果”、“學校領導”、“連通性”、“教師培訓”、“支持”、“橫向主題”。歐盟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的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歐盟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概念模型

        該概念模型認為學生利用ICT學習的機會影響著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能力和態(tài)度;學生利用ICT的學習機會依賴于教師的教學實踐、ICT基礎設施的建設應用、學習支持服務和學生校外應用ICT的經(jīng)驗;教師培訓、教師技能以及學校領導者對于ICT教學實踐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決策者通過課程來影響各個因素。其中,“成果/態(tài)度”和“ICT的學習機會(OTL-ICT)”是核心主題。成果和態(tài)度不只局限于數(shù)字素養(yǎng),而是包含了更廣的范圍,包括學生有效地使用ICT來學習其他學科的能力,以及21世紀技能(如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學習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

        歐盟的這一評估方案主要分為國家層面和國際層面,國家層面的評估用于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系統(tǒng)中發(fā)生的變化;國際層面的評估是為解釋國家層面變化的狀態(tài)。另外還有學校的評估,這是國家層面評估的基礎。該教育信息化指標從政策視角出發(fā)確立了其操作框架,注重對問題的診斷和干預,其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歐盟基于政策評估的操作框架圖

        圖2適用于不同環(huán)境下的評估應用,包括國際、國家或區(qū)域、學校甚至個人層面。歐盟的評估方案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主要關注國際層面的比較分析和研究。評估始于政策目標,主要在于建立共同的政策目標和目標的時效性。一旦確立目標,就可以根據(jù)目標定義具體的指標。第二步是評測,包括對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樣本數(shù)據(jù)的收集、指標對應的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計算等。第三步是評價和反思,即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對評測結(jié)果進行分析,以及預想可能出現(xiàn)問題的潛在原因。后續(xù)階段的工作主要是診斷和干預,診斷是發(fā)現(xiàn)教育系統(tǒng)中問題產(chǎn)生的潛在原因;干預是指診斷出問題后,進行積極的應對和調(diào)整。該操作框架圖是一個循環(huán)迭代的過程,有助于理解教育變化過程,能幫助政策制定者基于客觀數(shù)據(jù)進行決策。

        2.構建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

        (1)確定教育信息化的主題

        歐盟通過分析政策文件,找出與ICT主題相關的話題,并初步確定了教育信息化的主題,即基礎設施(包括硬件和軟件,如能否上網(wǎng)、寬帶連接、開源軟件等)、課程和內(nèi)容(如教學方法、內(nèi)容、評價)、成果(如能力,數(shù)字素養(yǎng))、學校領導(如變革管理)、連通性(如國際或國家的合作、公司合作等)、教師培訓(如教師能力,教師資格證)、支持(如技術或教學方法的支持)、橫向主題(如公平、籌資、安全等)。

        為了確定以上八個主題能否監(jiān)測和評估教育信息化,并且這些主題是否有必要進行國際比較,歐盟選取了54位ICT專家進行網(wǎng)上問卷調(diào)查,聽取專家的意見。這些專家分別來自28個國家,且大部分是歐盟的成員國。在調(diào)查中得出,絕大部分專家認為非常有必要對中小學的教育信息化進行國際比較和監(jiān)測。另外,歐盟還對以上八個主題需要程度的高低作了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專家認為“學生的能力和態(tài)度”的需要程度最高,其次是“學校領導”、“教師培訓”、“中小學學生學習ICT和利用ICT進行學習的機會”、“ICT支持”和“連通性”,而“課程和內(nèi)容”和“基礎設施”的需要程度則相對較低,因此剔除了這兩個主題,只剩下六個主題。

        (2)確定教育信息化指標領域

        確定了教育信息化的主題之后,歐盟分別列出了六個主題的指標領域,同樣通過專家調(diào)查法,需要程度超過60%的就保留下來,反之則被淘汰。由于歐盟關注的是學生,因此確定了“學習ICT和利用ICT進行學習的機會”、“學生的能力和態(tài)度”這兩個主題是核心主題,對應的指標領域和指標也是核心的。最后的指標領域如表1所示。

        表1 歐盟教育信息化指標領域

        (3)確定教育信息化數(shù)據(jù)指標

        歐盟通過對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xié)會(IEA)、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 (OECD)開展的國際閱讀素養(yǎng)發(fā)展研究(PIRLS)、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國際數(shù)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diào)查的分析研究,得出與ICT相關的數(shù)據(jù)指標,分別為 “基礎設施”、“學生應用”、“教師應用”、“能力”和“支持”五大類。由于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和“ICT使用情況”,并且涉及的學科主要為數(shù)學、科學和閱讀等,于是歐盟也參考了其他的國際比較評價,如SITES2006,進一步補充和完善數(shù)據(jù)指標。值得強調(diào)的是,歐盟在制定教育信息化指標時,將小學和中學分開,以便更真實地反映教育信息化的情況。

        另外,歐盟還分別從國家和國際層面入手,通過案例研究,借鑒了歐盟部分成員國以及國際上在教育信息化評估方面的經(jīng)驗,并且從中提取和構建可用的教育信息化指標。如英格蘭的“利用技術促進學習戰(zhàn)略”,荷蘭KN(Knowledge net,知識網(wǎng))的“巴蘭斯監(jiān)測的競爭者(Vier in Balans Monitor)”以及挪威的ITU監(jiān)測;IEA開展的“國際計算機和信息素養(yǎng)研究(International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ICILS)”,UNESCO的“素養(yǎng)評估和監(jiān)測計劃 (Literac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Programme,LAMP)”和“ICT在教育中(ICT 4E)”,美國的“技術在教育中的國際經(jīng)驗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ETE)”以及OECD的“新千年學習者(New Millennium Learners,NML)”等等。

        (4)形成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

        歐盟將調(diào)查問卷分成三類,分別為學生問卷、教師問卷和學校問卷。由于問卷數(shù)據(jù)具有多層次的特點,如學生層次、教師層次、學校層次,故采用多層線性模型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歐盟在分析和描述調(diào)查結(jié)果時,診斷存在的問題,采取干預措施,并修訂了指標,形成了最終的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

        三、教育信息化指標內(nèi)容的分析

        1.教育信息化主題

        歐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包括5個主題,如表1所示。從主題可以看出,該指標體系主要包含學生、教師、學校領導以及ICT支持四個方面。其中,有關學生的指標占據(jù)很大的比重,說明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學生是最重要的主角,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學生學習ICT和利用ICT進行學習的機會是影響學生ICT能力的關鍵因素,因此歐盟把它作為考察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指標。教師是推進和落實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因素,而教師培訓是促進和提高教師ICT能力以及利用ICT開展教學活動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應當把“教師培訓”作為考察學校教育信息化的一個指標?!皩W校領導力”是指學校領導管理者在ICT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能力。當前在全球化、信息科技及知識經(jīng)濟的大背景下,學校和教育系統(tǒng)的管理方式面臨巨大挑戰(zhàn),學校領導如何應對、如何變革、如何管理ICT相關方面顯得急迫而重要。歐盟很重視中小學的學校領導力,把它作為教育信息化一項重要指標,說明要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學校領導力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應該加以重視和培養(yǎng)?!癐CT支持”不是指硬件方面的支持,而是ICT支持教師進行教學的程度,即教學應用的程度。歐盟中小學把ICT的教學應用放在重要位置,而不是ICT基礎設施建設,由此可見,充分利用好ICT為教學服務,才是實現(xiàn)教育信息化的有力保障。

        2.教育信息化指標領域

        歐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包括12個指標領域,如表1所示?!皩W習ICT和利用ICT進行學習的機會”包含4個指標領域,這4個指標領域包括學生利用ICT進行學習的活動類型、進行合作與交流的程度、在學校使用ICT的活動類型以及在學校使用ICT的程度。從這些指標領域可以看出,學生使用ICT的程度和活動類型是考察教育信息化體現(xiàn)在學生方面的重要指標。在“學生的能力和態(tài)度”方面,包括2個指標領域,分別為學生利用ICT完成作業(yè)的能力、使用ICT學會學習的能力。當今正處在一個科學技術與社會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一個人若想要在社會上處于有利的地位,就必須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所以,使用ICT學會學習的能力,對社會和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值得關注的是,歐盟為中小學生制定了5個關鍵技能,分別為閱讀素養(yǎng)、數(shù)學和科學、語言技能、ICT技能和學習技能,要求學生利用ICT提高這五方面的能力。關于“教師培訓”方面,有4個指標領域,主要強調(diào)教師利用ICT進行教學的能力,如教師的ICT能力、選擇數(shù)字資源的能力、利用數(shù)字資源設計學習活動的能力、利用ICT開展創(chuàng)新性評價等。“學校領導力”只有1個指標領域,主要是指學校領導創(chuàng)新性管理ICT的能力。學校領導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以及ICT方面的素養(yǎng)和能力,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和效果,因此需要把學校領導力作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指標。“ICT支持”同樣也只有1個指標領域,主要指ICT在支持教師備課、課堂管理、評估等方面的程度。

        總的來說,歐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內(nèi)容更關注學生,把學生應用ICT的相關指標作為核心指標。同時,也十分重視ICT在教學中的應用程度。

        四、我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與歐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的比較

        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尤其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2010-2020年)》頒布后,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前進的步伐。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中小學、高等院校等)等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制定并推出了針對自己實際情況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標準。廣東省中小學信息化建設標準包括三大類指標,分別是規(guī)劃管理、基礎建設和應用成效。浙江省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暫行標準包括校園信息化環(huán)境建設、教育教學資源、教育教學應用三類指標。遼寧省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標準包括硬件設施、軟件和資源、管理者與教師、教育教學應用、教育信息化管理五大類指標。深圳市現(xiàn)代教育實驗學校評估指標包括四大類,分別是保障措施、基礎設施、應用效益和師資隊伍。南京市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實驗區(qū)評估標準,包括組織機構與工作網(wǎng)站、教師隊伍、課程開發(fā)與資源建設四大類指標。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學校評估標準包括硬件和平臺建設、資源建設、應用水平、師資隊伍、網(wǎng)絡安全、制度建設六大類指標。

        從以上可知,我國各省市制定的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基本上都包含基礎設施、教育教學資源、教育教學應用三大類。少數(shù)包括師資隊伍,而基本上都很少涉及學生方面的指標。由此可見,目前我國仍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還比較重視教育教學資源的建設,而歐盟更關注的是教師如何選擇教育資源進行教學。另外,歐盟的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不考慮基礎設施建設,而是把有關學生方面的指標作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指標,并且強調(diào)學生和教師的ICT能力以及學校領導力。兩者有共同之處的是,都強調(diào)ICT在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但我國偏重ICT在教學中的應用情況,而歐盟則是注重ICT在教學中的應用程度。

        五、對我國制定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的啟示

        盡管我國很多省市都制定了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如制定指標時,沒有理論框架的支撐;指標不夠具體,操作性不強,大多是描述性的,很難測量等等。歐盟構建的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是較完善和成熟的,且其研究過程科學、具體,值得我們學習。下面是根據(jù)分析和研究歐盟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得出的一些啟示:

        1.確立目標,構建指標的概念模型

        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的制定是有目的的行為,它支配著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fā)展的整個活動。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制定目標不同,會有不同的評價內(nèi)容和評價標準。因此,在構建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時,要明確定位好目標,即構建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的目的是什么?要達到怎樣的效果?另外,建立科學的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首先要構建指導指標制定的概念模型,才能擬定詳細的指標。如歐盟是根據(jù)分析政策文件,從中抽取出各成員國的共同目標以及與ICT相關的主題,從而構建出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模型,并以該模型為依據(jù),構建出教育信息化的指標。

        2.教育信息化指標要反映國家政策

        教育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構建教育信息化指標不僅要考慮國家信息化指標體系及信息化的要素,而且還要充分考慮我國國情,要與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一致,要符合國家信息化評價標準,體現(xiàn)教育信息化活動中的實際和特點。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慮到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要與各地的教育發(fā)展基礎相一致。如歐盟選取與ICT相關的主題時,是通過分析國家政策文件而得出的。

        3.借鑒已有教育信息化指標的經(jīng)驗,獲取可用指標與數(shù)據(jù)

        歐盟分別從國際層面和國家層面,分析與研究有關教育信息化評估的經(jīng)驗,從中獲取可用的指標與數(shù)據(jù)。構建我國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同樣也可以借鑒國際上或其他地區(qū)有關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構建的經(jīng)驗和方法,并從中提取可用的指標和數(shù)據(jù),為我所用。

        4.教育信息化指標要具體,可操作

        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應圍繞評價目標、概念模型,全面完整地反映教育信息化的整體情況,指標涵義要清晰。同時,對于每一具體指標要簡便實用,便于收集和統(tǒng)計分析。另外,指標的定義、目的、收集方法、數(shù)據(jù)源以及計算都要非常明確,可操作性強。如歐盟對指標的計算方法非常簡單,只用統(tǒng)計百分比的方法進行計算。

        5.確定核心指標

        核心指標是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的靈魂,它能夠反映教育信息化最重要、最本質(zhì)的問題。因此,制定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時,要在充分分析與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基礎上,確定核心指標。例如,歐盟根據(jù)分析政策文件以及專家調(diào)查,把關注點落在學生身上,確定了“學生學習ICT和利用ICT進行學習的機會”、“學生的態(tài)度和能力”為核心指標。

        6.指標內(nèi)容應關注學生與教師

        教育信息化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制定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使用ICT的機會以及利用ICT進行學習的能力。另外,教師是教育信息化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教師的ICT能力以及利用ICT開展教學的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所以也應該把教師的ICT能力以及利用ICT進行教學的程度作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指標。

        7.重視學校領導力

        縱觀我國各省市的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基本上沒有涉及到學校領導力這方面的指標。學校領導力直接關系到教育信息化進程是否順利落實和進展,以及如何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中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所以在制定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時要把學校領導力作為一項重要的考察指標。

        8.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要不斷修訂和完善

        制定了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之后,要進行試用,從而發(fā)現(xiàn)一些存在缺陷或不符合實際的指標,通過診斷與采取相應措施,修訂和完善指標。另外,因為有關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更新得比較快,因此其相應的指標具有時效性,要及時更新。而有關教學過程、學校組織或教師技能等方面的指標,也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更新和發(fā)展。如歐盟采取的監(jiān)測過程操作圖如圖3所示。

        圖3 歐盟教育信息化評估監(jiān)測過程圖

        9.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要具有國際可比性

        當前,各國都在緊緊抓住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聯(lián)網(wǎng)這一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大好時機,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工作,教育信息化程度已成為國家競爭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國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測度和指標體系的確定,必須考慮進行各國和各地區(qū)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比較。

        10.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要具有導向性

        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過程,一些指標能反映某階段的信息化水平,而以后的時期則處于鈍化階段。為了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應適當?shù)厝谌胍欢ǖ臅r代特征和超前性,使指標體系建立在科學、可靠、可行的基礎上,具有前瞻性和導向性。

        六、結(jié)語

        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標準化建設是教育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套系統(tǒng)、完整和科學的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至關重要。文章通過分析歐盟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包括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模型、主題、指標領域以及數(shù)據(jù)指標,并從中得出十點啟示,期望能夠為我國制定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提供一點參考。

        [1]蘆丹丹.區(qū)域基礎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06.

        [2]趙克進.上海市基礎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3]周平紅,楊宗凱,張屹,陳蓓蕾.基于結(jié)構方程模型的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綜合評價研究——來自“中國高校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的調(diào)研[J].電化教育研究,2011(11):1-6.

        [4]謝忠新.中小學教育信息化評估指標構建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6):6-9.

        [5]李學迅,馬震.云南省教育信息化指標體系建設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4(5):19-22.

        [6]郁曉華,張潤芝,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競爭力的模型設計與國際指標比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17):4-11.

        [7]焦寶聰,溫志華.以績效指標體系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J].開放教育研究,2005(2):1-3.

        [8]Indicatorson I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Z].Copyright·2009 European Comm ission.

        猜你喜歡
        信息化學校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人大建設(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學校推介
        留學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抄能力
        奇妙學校
        信息化是醫(y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久久九九av久精品日产一区免费 |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合色婷婷| 国产91久久精品成人看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日本| 精品一二三四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小说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毛茸茸的中国女bbw| 无码毛片aaa在线|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区|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免费女女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图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九九热线有精品视频86|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情侣| 论理视频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性欧美长视频免费观看不卡|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天堂最新在线官网av|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1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女人下边被添全过视频|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最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人妻熟女高跟丝袜图片| 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区精品自拍| 青青草狠吊色在线视频| 国产伦精品免编号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