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康 鄧靜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 江蘇 210000)
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災害頻發(fā),各國專家學者近年積極開展對氣象災害的研究。近期國內各地頻發(fā)霧霾天氣,由于其包括了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以及塵埃、花粉、螨蟲、流感病毒、結核桿菌、肺炎球菌等,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及肺炎、哮喘、鼻炎、眼結膜炎及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均有較大的影響,極大地危害了人們的健康,引起了政府及各國專家學者的重視。霧霾天氣是自然和人為污染環(huán)境所形成的,面對這種惡劣天氣,我們只有采取各種措施盡量避免其給人們正常生活和健康帶來的危害。因此本文旨在以生動形象的動畫形式向人們介紹“霾”的科普知識及對人和環(huán)境的危害,以呼吁更多民眾對霧霾災害的關注,引導人們從自我做起,愛護環(huán)境,有效的防治災害氣候的進一步惡化。
動畫是通過將人的情態(tài),動作,表情畫成連續(xù)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逐張拍攝成連貫的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xù)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原理他不受時間、空間、地點、條件、對象的限制,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可以將看不見、摸不著、拍不到的景象形象的表現出來,把復雜、抽象的節(jié)目內容、科學原理、抽象概念等用集中、簡化、形象、生動,夸張的形式表現出來。
很多人對動畫的觀念還停留在動畫是給兒童觀看,趣味有余但內容普遍偏向低幼。動畫電影的種種狹隘的認識,以及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的固有動畫片的定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動畫現在已經成為老少皆宜的一種文化傳播方式。而氣候環(huán)境雖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但因其較為晦澀的專業(yè)性,使大眾難于深入了解霾災害的形成及影響。但以動畫的形式傳播氣象災害的知識,有別于曾經的防止災害的科教片等枯燥的說教式傳播,動畫科普不僅具有知識性,更有趣味性,寓教于樂、傳播范圍廣,使得動畫這一形式尤為適合在現代傳播資訊網絡化高速發(fā)達的時代,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科普知識。
動畫是人類童性的瑰寶,有著無盡想象的空間,是純粹、樸素又蘊含無盡潛力的藝術,帶給我們的震撼也未曾輸給過詩歌、小說、戲劇或是其他藝術形式的作品。正是這些不同藝術門類特性最大程度地集中并建立在現代科學簡述基礎上,構成了動畫這一非常特殊的綜合藝術樣式。它的高度假定性,加之題材繁多、情節(jié)離奇、人物夸張充滿幽默和具有漫畫意味的視聽藝術特性,改寫、擴展和延伸了常規(guī)電影語言諸構成元素的功能,相比較文字而言,動畫能將報刊中的文字和簡單的插圖轉化為生動、富有沖擊力的視聽語言,將霾災害的形成原因、預報分級、表現狀態(tài)、特點及對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形象直觀的展現在大眾面前;使那些原本枯燥無味的文字形象化,激發(fā)了人們了解的興趣。激起了人民解決霾災害的欲望。用動畫技術制作視頻可以將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集成于一體,并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
與傳統(tǒng)媒體傳播及一般網絡傳播相比,動畫傳播所需費用較為低廉。利用電影,電視等媒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跟財力,一般來說真人電影更加真實,所以對于人們的感受是震撼人們的心靈,作為動畫,除了震撼人的心靈,給人們更多的是心靈的撫慰,它蘊含著強烈的社會意識和人文情懷。由于以往人們對動畫電影的種種狹隘的認識,以及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的固有動畫片的定位,而今,動畫片已經跨越了觀眾層次和年齡的區(qū)分,獲得了大眾的認可,人們在創(chuàng)作豐富想象的同時可以賦予動畫作品極其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題,從而使動畫達到了實拍電影無法比擬的觀賞性,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
(1)動畫形式便于制作成不同格式的視頻產品,方便下載,拓寬了傳播渠道,為大眾提供了廣泛的受教模式。
(2)卡通形象往往給人更親切的感覺,用卡通圖像來進行畫面在線,更容易讓觀眾產生認同感,容易產生模仿心理,主動記住防治霾災害的細則。
(3)動畫作品在內容深入和廣度上又不斷發(fā)展,逐漸形成了適應不同上網群體的觀賞需要。既可以融入強烈的社會意識和人文情懷,又可以透射出精神需求的理念,更容易得到大眾群體的認可。
(4)卡通形象可以重現場景,完成真人無法完成的夸張表演,提高對受眾的視覺沖擊力,從而讓人們深切的認識到防止霾災害的緊迫性。
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霾天氣增多的現象嚴重危害人們的生活健康。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螓}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并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對公路、鐵路、航空、航運、供電系統(tǒng)、農作物生長等均產生重要影響。并且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給人體健康帶來較大危害。
霾天氣時,空氣中往往會帶有細菌和病毒,易導致傳染病擴散和多種疾病發(fā)生,城市中空氣污染物不易擴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質的毒性,危害人體健康。冬季遇霧、霾天氣時,若遇空氣污染嚴重可能形成煙塵(霧)或黑色煙霧等毒霧,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和健康。
由于人類活動造成大氣中污染物增加,我國工業(yè)區(qū)和城市中心區(qū)等部分地區(qū)霧、霾的發(fā)生頻率和強度呈增加趨勢。
動畫是一種被賦予了生命的“活動”的動畫。而天氣動畫的實現,即動畫的誕生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結果。技術是動畫的先導,必須運用多種技術才能發(fā)揮它獨具的視覺效果;離開了技術和相關的技術設備,動畫就不復存在。因此,動畫創(chuàng)作必須借助系統(tǒng)的技術設備。利用flash、3dmax、AE、maya等技術進行三維成像,它的特點包括:①能夠完成實拍不能完成的鏡頭②制作不受天氣季節(jié)等因素影響;③可修改性較強,質量要求更易受到控制;④實拍成本過高的鏡頭可通過動畫實現以降低成本;⑤實拍有危險性的鏡頭可通過動畫完成;⑥無法重現的鏡頭可通過動畫來模擬完成。
近年來,全球氣候持續(xù)變暖,霾災害天氣事件更加頻繁,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更加嚴重,對經濟社會發(fā)展、人民群眾生活、社會穩(wěn)定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影響。沉痛的教訓使人們明白了預防災害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認識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將動畫技術運用到氣象災害中,增強人們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霾災害造成的傷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將動畫技術運用于氣象災害的展示,圍繞環(huán)保熱點,以霾災害氣候為主題,實地調研國內多地霾災害的成因及影響,利用flash、3dmax、AE、maya等技術進行三維成像,用獨特的方式闡釋真實的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霾災害及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我相信,這是電影,電視等任何一個媒體所無法達到的視覺震撼。
[1]聶欣如.動畫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鄭捷.淺談我國二維動畫發(fā)展趨勢[J].華人時刊出版社.2013.
[3]徐慨.我們能對霧霾做什么[J].財經國家周刊.2013.
[4]趙靜靜.美術大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