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WP
也許每個人年少時,都曾經有過翱翔天空的夢想。進入工業(yè)時代后,人類先后發(fā)明了熱氣球、飛艇、飛機、火箭等飛行工具,并借此踏入了天空的領域。但即便如此,人類也只是坐在機艙里飛上天空,并非真正地飛行。
不過,現(xiàn)在有一群人能真正地在空中飛行。他們從懸崖起跳,騰空而起,在山谷中呼嘯而過,急速地轉彎、回旋,在空中劃過一條條優(yōu)美的飛行軌跡。這些勇士所進行的,是一項悄然興起的極限運動——翼裝飛行運動。他們之所以能夠飛行,靠的是他們身上那件奇怪的衣服——翼裝(Wingsuit)。
只要穿上這種翼裝,在高空跳下,就可以在空中滑翔一段不短的距離。在這段時間里,飛行員可以感受脫離重力的快感,盡享風馳電掣的速度,同時將大好河山盡收眼底,多么驚險刺激而又暢快淋漓??!
蝙蝠帶來的啟示
現(xiàn)代翼裝的雛形可以上溯到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翼裝用帆布、木材、絲綢等制成,滑翔效果并不好,可靠性也很差。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出現(xiàn)了第四代翼裝,它使用了全新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和新型材料,才在性能上取得長足進步。
看過電影《蝙蝠俠》的同學,也許會發(fā)現(xiàn),翼裝飛行與蝙蝠俠使用斗篷從高處滑翔的情形很相似。的確,翼裝不但與電影中蝙蝠俠的滑翔斗篷在設計上存在相互借鑒的地方,而且,與飛鳥相比,滑翔衣的飛行特點也更多地在模仿蝙蝠。
科學家們深入研究了蝙蝠飛行的空氣動力學原理,發(fā)現(xiàn)蝙蝠的翼膜具有極高的柔韌性和彈性,在飛行過程中,蝙蝠可以靈活地改變翼膜的形狀和迎角,配合翅膀的拍動,便可輕易地改變來自各個方向的受力,比鳥類更適合在較慢的飛行速度下調整飛行姿態(tài)。同時,與身體尺寸相比較,蝙蝠的翼展面積較大,只需消耗極少的能量就能夠產生理想的升力。
翼裝全接觸
翼裝由韌性和張力極強的尼龍材料制成,它模仿蝙蝠的身體結構,在雙臂和軀干間縫制大片結實且收縮自如的翼膜,連雙腿之間也有翼膜。翼裝內部還有一個個鰭狀的沖壓式膨脹氣囊。
飛行員身著翼裝,從高處騰空之后,應該立即將雙臂和雙腿盡量展開,以便展開翼膜,同時讓空氣充入膨脹式氣囊中,氣囊就會鼓起來,使整個服裝成翼狀,從而獲得向上的升力來飛行。飛行員可以通過調整雙臂和雙腿來控制飛行的高度和航向。
翼裝還配備有GPS定位系統(tǒng)的頭盔,在飛行時,它可以告知飛行員當前的方位、速度以及是否偏離航道。頭盔起的防護作用反而相對較小。
理想條件下,在著陸前,飛行員將最終達到約160千米/時的水平速度和500千米/時的垂直速度,即在每下降約3米的同時前進1米。
如果飛行員以這么高的速度著陸,必定會危及生命。因此,飛行員必須及時打開隨身攜帶的降落傘,來結束這段驚險刺激的空中旅程。
精彩的運動
近幾年來,翼裝飛行運動逐漸為公眾所關注。翼裝飛行員不但頻頻亮相,還走上了銀幕。在電影《變形金剛3》中,由翼裝飛行員扮演的軍人們,在高空跳出機艙,輕盈地在高樓大廈間穿梭,同霸天虎展開殊死搏斗。有些媒體將翼裝飛行員稱為“翼裝俠”,把他們與好萊塢大片的蜘蛛俠、鋼鐵俠等超級英雄并列。
翼裝飛行運動于2011年登陸中國,美國人杰布·科里斯和8名飛行員成功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湖南張家界天門洞,打破了人類的飛行極限。2012年10月,首屆“紅牛翼裝飛行世錦賽”在張家界舉行,來自9個國家的15名飛行員從天門山距地面700米的懸崖起跳,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飛行表演。
驚險的極限
讀到這里,你是否也想親自嘗試一下翼裝飛行的樂趣了呢?
不過,即便有現(xiàn)代的高科技相助,翼裝飛行仍然是一項極其危險的運動,號稱“極限運動的極限”。飛行員從高處跳下到著陸,時間僅有短短幾十秒鐘,行進速度遠遠超過其他任何無動力運動。在這段時間里,飛行員必須完成調整姿態(tài)、打開降落傘、選點著陸等好幾個步驟,同時還要面臨突然出現(xiàn)的橫風、著陸場地況復雜等考驗。參與者不但要有極其充沛的體力、超常的敏捷和果斷,還要先經歷長時間的專業(yè)訓練,積累極其豐富的空中經驗。一般來說,至少要進行200次以上定點跳傘之后,才有資格開始翼裝飛行訓練。
擁有超凡的勇氣和毅力的人,我們稱之為英雄。翼裝飛行員們,便是這樣一批存在于現(xiàn)實中的超級英雄,“翼裝俠”的稱號,他們的確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