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娥
中西醫(yī)綜合治療急性盆腔炎81例
施振娥
(江蘇省海門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海門226141)
目的 觀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配合中藥灌腸及藥物導入綜合治療急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2g,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0.2g每日兩次,治療組在此基礎(chǔ)上加用自擬中藥方灌腸配合TDP治療儀腹部照射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腹痛緩解率,C反應(yīng)蛋白降低率、白帶恢復正常率及盆腔積液吸收速度明顯低于治療組(P<0.05)。結(jié)論 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甲硝唑配合中藥灌腸及TDP治療儀腹部照射綜合治療急性盆腔炎療效顯著。
急性盆腔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中藥灌腸;TDP照射;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
急性盆腔炎(PID)是性活躍期女性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衫奂白訉m、輸卵管、卵巢甚至盆腔腹膜。常表現(xiàn)為腹痛、發(fā)熱、白帶增多,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zhì)量,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容易轉(zhuǎn)為慢性,造成不孕、痛經(jīng)等婦科疾患。我院婦產(chǎn)科采用中西醫(yī)綜合療法治療急性盆腔炎,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62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急性盆腔炎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81例。對照組年齡20~51歲,平均年齡(37.6±6.5)歲;病程1~5天,平均(3.3±1.8)天。治療組年齡18~49歲,平均年齡(36.9±7.1)歲;病程1~6天,平均(3.2±1.9)天。兩組患者年齡及病程等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比照《2010年美國CDC關(guān)于盆腔炎性疾病的診治規(guī)范》解讀的診斷標準[1]?;緲藴剩孩僮訉m(或)附件區(qū)壓痛。②宮頸舉痛或搖擺痛。③除外其他原因。增加診斷特異性和敏感性指標包括:①特異性病原體:如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體陽性。②發(fā)熱(≥38.3℃)。③陰道或?qū)m頸異常排液。④顯微鏡檢查陰道分泌物白細胞增多。⑤血沉增快(≥15mm/h)。⑥C反應(yīng)蛋白增高。更確切的診斷方法包括:①腹腔鏡檢查為盆腔炎。②子宮內(nèi)膜病理檢查為子宮內(nèi)膜炎。③超聲或MRI檢查探及附件區(qū)增厚、輸卵管積液伴或不伴腹腔積液或附件包塊。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支持對癥治療,囑患者半坐臥位,多休息。對照組常規(guī)給予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0.2g,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0.2g每日兩次,連用7天后改為口服藥物治療7天,總計14天。治療組在此基礎(chǔ)上每晚給予自擬中藥灌腸及TDP治療儀腹部照射。灌腸藥方:紅藤湯(紅藤30g,敗醬草20g,地丁20g,赤芍20g,蒲公英15g,桃仁7g,魚腥草30g,金銀花15g,連翹15g,黃芩15g,丹參15g),觸痛明顯者加三棱9g,莪術(shù)9g。用法:先將藥物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武火煮沸后文火煎至100毫升,加溫至37~38℃裝入洗凈的100毫升輸液瓶中,接上輸液器,末端接上一次性導尿管待用。囑病人睡前排空膀胱后取左側(cè)臥位,導尿管前端潤滑,插入直腸深度為10~14cm,行低壓保留灌腸,灌腸后臥床休息,治療期間禁忌性生活。如果灌腸后腹痛,去掉桃仁。每日灌腸一次,連用14天。TDP治療儀腹部照射在輸液同時進行,照射部位為下腹部及腰骶部,每日1次,每個部位30分鐘。
1.4 療效判定 痊愈:治療后腹痛及子宮(或)附件區(qū)壓痛消失,體溫正常,白帶恢復正常,陰道分泌物
檢查白細胞明顯降低,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血沉及C反應(yīng)蛋白恢復正常,B超檢查盆腔積液消失;顯效:治療后腹痛及子宮(或)附件區(qū)壓痛明顯減輕,僅偶有腹痛,體溫正常,白帶明顯減少,血沉及C反應(yīng)蛋白接近正常,B超檢查盆腔積液量明顯減少;有效:治療后腹痛減輕不顯著,白帶量減少不明顯,B超檢查盆腔積液有所減少;無效:治療后腹痛不減輕,B超檢查盆腔積液量不減少[2]。(治愈+顯效+有效)÷總數(shù)× 100%=總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指標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指標比較
《景岳全書·婦人規(guī)》中云:“瘀血留滯作證,為婦人有之,其證則或由經(jīng)期,或產(chǎn)后,凡內(nèi)傷生冷,或外受風寒,或恚怒傷肝,氣逆而血留……總由血動之時,余血未凈,而一有所逆,則留滯日積,而漸以成癥矣?!敝委熒弦诵星鍩峤舛?,活血化瘀之法[3]。急性盆腔炎如果在急性期不能徹底治愈,很容易轉(zhuǎn)變成慢性而遷延不愈或反復發(fā)作,所以必須重視急性期的治療。引起盆腔炎的病原體有需氧菌和厭氧菌,有研究表明,急性盆腔炎最常見的致病菌主要為淋球菌和衣原體,所以臨床上選擇藥物就需要同時對需氧菌和厭氧菌進行控制[4]。應(yīng)用廣譜抗菌素聯(lián)合甲硝唑之類抗厭氧菌藥物治療急性盆腔炎是西醫(yī)普遍采用的治療方法,但是由于近年來抗菌素的濫用導致細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日益增多,加上性生活活躍、婚外性行為增多,單純靜脈用藥能夠到達盆腔的藥量有限,需要較長療程等諸多因素導致單用西藥治療急性盆腔炎的療效受到很大影響,往往收效甚微而且容易復發(fā)[5]。利用中藥保留灌腸可以使藥液透過直腸粘膜直達病所,藥物無需經(jīng)過肝腸循環(huán),盆腔局部藥液濃度高,療效確切而迅速。且藥物的溫熱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炎癥消散,又可避免口服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6]。灌腸液中的紅藤、敗醬草、蒲公英、魚腥草、連翹清熱解毒、清癰消膿、消腫散結(jié)、祛瘀止痛;赤芍、丹參行氣活血、化瘀止痛;地丁涼血消腫;桃仁破血行瘀;黃芩清熱燥濕涼血;三棱、莪術(shù)破血行氣,為癥瘕積聚常用藥物[6]。諸藥合用,效果明顯,配合西藥喹諾酮類廣譜抗菌素治療及甲硝唑抗厭氧菌治療,更是兼顧了急性盆腔炎常見病原體的控制,中西合璧,效力倍增。TDP是近年來開始應(yīng)用于臨床的一種新型理療方法,其輻射板表面涂層是由三十三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配制而成,無放射性污染,其原理為特定電磁波作用于肌體,加速了熱能的轉(zhuǎn)化及體內(nèi)化學反應(yīng),有抑制炎癥、鎮(zhèn)痛、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局部水腫吸收、加速受損組織的修復等作用。用于急性盆腔炎病人可以促進炎癥吸收,增加病人舒適感,與中藥灌腸聯(lián)合應(yīng)用也可以增加藥物療效,有利于迅速緩解疼痛,改善癥狀[7]。
治療組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綜合治療總有效率達100%,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在治療過程中增加了患者的舒適感,明顯縮短了住院及治療時間,深受患者歡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范愛萍,薛鳳霞.《2010年美國CDC關(guān)于盆腔炎性疾病的診治規(guī)范》解讀[J].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2011,38(6):528-529.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252-253.
[3]宋朝霞,王冬花,王秀紅.急性盆腔炎在臨床中的綜合治療[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247(22):161.
[4]Simm s I,Eastick K,Mallinson H,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M ycoplasma genitalium,Chlamydia trachomat is an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03,56:616-618.
[5]朱玉麗.急性盆腔炎發(fā)生機理與防治方案的研究[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0,31(16):149-150.
[6]林慧,梅全喜.中藥灌腸劑在婦科疾病中的應(yīng)用[J].今日藥學,2012,22(11):684-686.
[7]劉鳳新.中藥灌腸配合微波治療慢性盆腔炎114例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0,31(34):624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50
1672-2779(2013)-21-0066-02
楊 杰
201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