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階梯式教學法”利于把握教育規(guī)律,提高教育質量,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對象編程教學的核心是類的設計,而類主要是由方法組成,如果不能建立方法的思想,很多后續(xù)課程無法開展。為了將階梯式教學法引入到了方法的教學過程中,文章選取了有梯度、有層次的教學案例,采取循序漸進、分步到位的操作辦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踐過程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階梯式教學法;方法教學;循序漸進;層次;梯度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36-8712-04
程鴻勛先生首創(chuàng)的“階梯式教學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其宗旨是使教學過程成為生命互動、合作發(fā)展的過程,使學生實現由學習的旁觀者——參與者——熱愛者的轉變?!半A梯式教學法”利于把握教育規(guī)律,提高教育質量,實施素質教育。該文介紹了筆者將該教學方法與C#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相結合的實施步驟。
眾所周知,面向對象編程的核心就是類的設計,而類主要是由方法組成。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對方法的功能、聲明、定義、形參、實參以及方法返回值等概念容易混淆。如果不能建立方法的思想,將無法很好地繼續(xù)學習C++、Java、數據結構等課程,因此方法是C#程序基礎課程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筆者在第一次讓學生接解方法的例子中,直接選擇了調試該程序,學生非常直觀的看到屏幕上輸出了三個倒三角形,非常形象的認識了abc()這個方法就是一個獨立的完成了一個輸出功能的方法,我們需要使用它,直接調用即可。這樣就自然地引出了方法的概念:在一個程序中多次用到的某個任務即為方法,它對執(zhí)行重復或共享的任務很有用,能夠解決用戶專門的需求。象我們在前面大量使用的Console.WriteLine()是由系統(tǒng)提供的已經定義好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是解決用戶專門需求的方法。
2)方法的返回值
return語句有兩個重要用途:第一,它使得內含它的那個方法立即退出,也就是程序返回到調用語句處繼續(xù)進行。第二,它可以用來回送一個數值。
3)實參和形參
在講解這個程序時,我先用一個故事描述了遞歸的過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是……這是一個典型的“遞歸”故事,在調用一個方法的過程中調用該方法本身,即為方法遞歸調用,可以無限次遞歸下去。但要說明下,如果這樣下去,程序就會無限地遞歸下去,必須有遞歸結束條件,而每次遞歸都應該向結束條件邁進,直到滿足結束條件而停止遞歸調用。
5 總結
方法是C#程序設計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我的教學由淺入深,由簡到繁,而不是一步到位。各個階段案例的選取有梯度、有層次,采取循序漸進、分步到位的操作辦法,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實踐過程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 徐曉.一種C語言函數部分的新教學方案[J].計算機教育,2007(9):56-58.
[2] 彭宗舉,沈明圻,趙一鳴.類比教學法在操作系統(tǒng)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123-124.
[3] 李振美.類比教學法在操作系統(tǒng)核心內容教學中的應用一以進程管理為例[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