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曉
摘要:啟發(fā)式教學正確的處理了教與學的關系,是在教學中一直倡導的教學思想。針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及現(xiàn)狀,實踐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運用,并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啟發(fā)式教學;問題引導;案例引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36-8704-03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愛好學,主動學,才能更快更好的吸收掌握所學知識,達到課程的預期培養(yǎng)目標。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啟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 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及現(xiàn)狀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面向于全校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是目前的教學還存在著如下的問題:
1)課程知識點多而雜
計算機基礎課程中,包括一些常用軟件的教學,比如Office各組件的使用,這類內容知識點多而散,著重于應用。教師如果采用“說教式”、“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對教學內容平鋪直述,學生不容易記憶,往往容易產(chǎn)生聽覺疲勞,興趣缺失,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2)學生基礎非零,但水平參差不齊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對計算機已經(jīng)不再陌生。在對新生進行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調查中,90%以上的學生都曾接觸過計算機。但是由于地區(qū)、學校差異等因素,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Office組件的使用,甚至還會一些圖像處理,程序設計等,而有的來自于比較偏遠地區(qū)的同學,連基本的計算機操作還不熟練,這樣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3)學生重視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
計算機基礎教學面向于全校的大學一年級新生,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專業(yè),既有工科,也有文科藝術類的專業(yè),很多學生認為計算機基礎課程沒用,不了解學習的目的,思想上不夠重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習慣性依靠老師的講解,不愛主動思考,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啟發(fā)式教學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手段,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啟發(fā)式教學是目前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啟發(fā)”一詞,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憤”意為發(fā)憤學習,積極思考,然后把知識表達出來;“發(fā)”意為開其意、指導;“悱”意為積極思考后要表達而表達不清,則要求老師予以答其詞,使其清楚。啟發(fā)式教學,主張啟發(fā)、引導學生,但不硬牽著他們走;嚴格要求學生,但不施加壓力;指明學習路徑,但不代替他們達成結論。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思考,促使他們主動、自覺、積極地學習,培養(yǎng)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教育工作者對啟發(fā)式教學的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
1)教師注意提問技巧、創(chuàng)造良好的問題環(huán)境;
2)設計出讓學生渴望知道的懸念,引出矛盾,誘導學生由疑問到思考;
3)課堂上的提問、發(fā)問、自問式啟發(fā)教學;
4)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發(fā)表見解。
啟發(fā)式教學的運用與課程本身的特點密切相關,對于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規(guī)律,教師需深刻體會教學內涵,選擇合適的方法開展啟發(fā)式教學活動。
3 啟發(fā)式教學應用
在教學中如何啟而得法,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形成探究的欲望,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是教師教學設計中的關鍵。筆者通過近五年的教學經(jīng)驗積累,不斷嘗試將啟發(fā)式教學思想運用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以多種手段來帶動啟發(fā)式教學的開展。以《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這門課程為例,具體談談啟發(fā)式教學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運用。
3.1問題引導法
3.2案例引導法
案例教學作為啟發(fā)式的一種教學方式,是指圍繞一個主要問題或主要任務設置教學案例,以對案例的分析解決為主線,通過設置教學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教材,掌握原理和方法的一種教學形式。案例教學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達到學校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對于常用應用軟件的學習,比如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的學習,應用性強,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為目的,筆者主要采用綜合式案例的方式來引導課堂教學。
案例的設計要具有代表性,實用性,要涵蓋大綱要求的主要知識點,同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案例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比如針對選區(qū)工具的學習,設計一個圖案合成的案例,目標是利用給定的素材制作豐盛的生日大餐。在大餐的準備中,既有規(guī)則的圖像選取,又有不規(guī)則的圖像選取,在完成案例的過程中,將各種選擇工具的使用方法傳授其中。同時,在案例的實施過程中,逐步設置引導性問題,如圖1所示,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其解決問題的方法。
3.3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倒推法
對于新奇的事物,人類總是無法隱藏其強烈的好奇心。遵循這個規(guī)律,在教學中對于新知識采用先展示最終現(xiàn)象結果,促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心理,然后再逐層分析,解開神秘的面紗。
比如對于“圖層復合”的講授,教師可以快速向同學們展示對于一個設計主題的多種方案,使同學產(chǎn)生“怎么做到用一個設計文件快速的切換不同的設計方案?”的好奇心,然后引出“圖層復合”的概念,演示圖層復合的建立方法。通過這種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倒推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4總結引導法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學習中也是如此。在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應用軟件的使用中,往往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達到我們的需求目標,比如Windows中的文件的復制或移動,Photoshop中圖像的合成,色彩調整等,都有多種操作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置引導性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并從中找出最佳方案。
比如在學完Photoshop中的圖像調整之后,可以設置如下的引導性問題:
1)將彩色圖像變成黑白圖像有哪些方法,有什么區(qū)別?
2)想要提高圖像的對比度,使圖像清晰可以怎么做?
3)想提高圖像中的飽和度或者改變色相可以有哪些方式呢?
4)想要圖像偏向于某個色調(比如黃色調)可以通過哪些方式?
5)黑白圖像上色的方法有幾種?
總結的過程是思考的過程,也是一個知識升華的過程,養(yǎng)成歸納總結的習慣,學生將終生受用。
3.5開放性的設計實驗,挖掘學生的潛能
在教學過程中,為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在上機課程中,教師會提供跟課堂教學配套的實驗指導,但是其中的實驗多以驗證性為主,這些驗證性的實驗不足以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
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在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設計實驗,比如Photoshop中的一個設計性實驗是“肯德基廣告的設計”,教師給定一些推薦素材,但學生不局限于這些素材,由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個性化的去完成。
開放的設計性實驗,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4 結束語
在教學中,以啟發(fā)式教學的指導思想,指導課堂教學及其他教學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獲得了同學們的歡迎,同學們學習的熱情也有所提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在教學生涯中不斷追求的目標,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仍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利用新的教學手段來獲取更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陽小玲,張建育.試論現(xiàn)代啟發(fā)式教學在大學教學中的運用[J]. 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29):233.
[2] 汪維清,汪維華.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在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的探究[J].內江科技,2010(1):46.
[3] 王海良.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案例教學與教學質量[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9(5):223.
[4] 王金祥.啟發(fā)式教學在計算機組成原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31):286.
[5] 劉奇剛.啟發(fā)式教學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閱讀,2011(12):2.
[6] 張潤蓮,張向利,葉進.案例教學法及其運用[J].桂林電子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