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娟,呂文君,鄒 鋒,謝 鵬,李廣會,熊 歡
(北京林業(yè)大學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83)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在我國分布范圍很廣,并且不與糧農(nóng)作物爭地,是我國3 大木本糧食樹種之一,其營養(yǎng)價值豐富,兼具經(jīng)濟效益與生態(tài)效益,具有重要的發(fā)展前景[1-2]?!秶壹Z食安全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2008—2020 年)》和2009 年、2010 年兩個中央1 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大力發(fā)展板栗、油茶、核桃等木本糧油產(chǎn)業(yè),加快提高單產(chǎn)水平和品種品質。目前,我國板栗產(chǎn)量占世界栗產(chǎn)量的70%左右,但是單位面積產(chǎn)量較低[3-4]。
河北省遷西縣是板栗分布面積最大的中國“板栗之鄉(xiāng)”,因其板栗品質優(yōu)良,在國內(nèi)外大受歡迎。當?shù)匕謇醴N質資源豐富,但是隨著生產(chǎn)中品種化的推廣,大部分產(chǎn)區(qū)栽培品種單一,很少配置授粉樹,空苞落果現(xiàn)象嚴重。板栗是雌雄異花樹種,許多研究表明,板栗自花結實率較低,生產(chǎn)中需要配置授粉樹[5-10]。目前,關于不同地區(qū)板栗主栽品種授粉樹配置的研究報道很多[6-8,11-13],但是有關中國“板栗之鄉(xiāng)”的遷西縣其主栽品種授粉樹選擇的研究鮮為報道。因此,選擇燕山短枝等8 個優(yōu)良品種對遷西縣板栗主栽品種燕山早豐、大板紅進行人工授粉,通過測定比較不同授粉組合結實情況和果實品質,篩選最佳授粉組合,以確保板栗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優(yōu)質。
試驗于2011 年和2012 年連續(xù)兩年在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漢兒莊鄉(xiāng)楊家峪村的燕山早豐板栗園和小龍灣村的大板紅板栗園進行。試驗區(qū)為山前平地,成土母質為片麻巖,土壤類型為沙壤土,樹齡均為12 a,株行距為 4 m ×6 m,常規(guī)管理。該地位于東經(jīng) 118°6' -118°37',北緯 39°57' -40°27,屬于東部季風暖溫帶半濕潤地區(qū)。年平均氣溫10.9 ℃,最冷月平均氣溫-6.5 ℃,最熱月平均氣溫25.4 ℃。年平均降水量744.7 mm,其中5 -10 月降雨量657.6 mm,占全年降水量的88%。年平均相對濕度59%,年平均無霜期176 d,全年日照2 581.5 h,占可照時數(shù)的58%。
試驗以當?shù)刂髟詢?yōu)良品種燕山早豐(C.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代號A)與大板紅(C.mollissima‘Dabanhong’)(代號 B)為研究對象,授粉品種(系)分別為:燕山早豐(C.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代號 A)、大板紅(C.mollissima‘Dabanhong’)(代號 B)、燕山短枝(C.mollissima‘Yanshanduanzhi’)(代號 C)、燕龍(C.mollissima‘Yanlong’)(代號 D)、遵玉(C.mollissima‘Zunyu’)(代號 E)、遷西14(C.mollissima‘Qianxi14’)(代號 F)、遷西 15(C.mollissima‘Qianxi15’)(代號 G),樹齡均為12 a。其中遷西14 號、遷西15 號均是河北遷西板栗產(chǎn)業(yè)研究發(fā)展中心實生選育出來的新品系,上述供試材料均由河北遷西縣板栗產(chǎn)業(yè)研究發(fā)展中心提供。
試驗采用完全隨機設計。選擇樹勢均一,生長良好的燕山早豐、大板紅各63 株作為母本,每3 株為一個小區(qū),重復3 次。在每株樹冠中部外圍均勻選取健壯結果枝20 個,在每個結果枝上均勻選取生長發(fā)育程度相似的雌花簇,每株共取雌花簇40 朵。在雌花柱頭剛露出,暫不具備授粉能力時進行去雄套袋。通過對雌雄開花物候的觀察,在兩個主栽品種雌花盛花期分別采集授粉品種的花粉進行授粉。試驗以各主栽品種自花授粉及自然授粉為對照,燕山早豐自花授粉用YCK1 表示,燕山早豐自然授粉用YCK2 表示,大板紅自花授粉用HCK1 表示,大板紅自然授粉用HCK1 表示。授粉組合設計見表1。
表1 授粉品種配置設計Tab.1 Pollination varieties configuration design
果實成熟時,統(tǒng)計各個授粉組合的座苞率、結實率、出籽率,計算公式如下[14]:
測定果實品質的樣品,105 ℃殺青,70 ℃烘干后粉碎保存,可溶性糖的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5,18],支鏈淀粉與直鏈淀粉的測定采用雙波長法[16],脂肪的測定采用索氏抽提法[6],蛋白質的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17]。
試驗結果用Office Excel 和Spass18.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鄧肯新復極差法檢驗顯著性。
2.1.1 不同品種授粉對燕山早豐結實情況的影響 由圖1 看出,不同品種授粉對燕山早豐(A)的座苞率具有一定影響,大板紅(B)、遵玉(E)、遷西15 號(G)授粉顯著提高了燕山早豐的座苞率,并且高于自然授粉(YCK2)條件。其中以遷西15 號(G)授粉座苞率最高,達到86.11%,相對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增加了21.82%。燕龍(D)授粉的座苞率小于燕山早豐自交,大于自然授粉(YCK2),但是3 者差異不顯著。其余品種授粉均使燕山早豐(A)的座苞率降低,并且顯著低于自然授粉(YCK2)。
自然授粉條件下燕山早豐(YCK2)的結實率較低,只有35.36%,可能是因為當?shù)卦灾财贩N過于單一造成的。燕山早豐自交(YCK1)結實率為34.00%,大板紅(B)、遷西15 號(G)授粉提高了燕山早豐(A)的結實率,相對于自交(YCK1)分別增加了34.42%、39.62%,并顯著高于自然授粉(YCK2)條件下的結實率,其余授粉品種授粉均降低了燕山早豐(A)的結實率。
大板紅(B)、燕龍(D)、遷西15 號(G)授粉的燕山早豐平均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較多,顯著大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及自然授粉(YCK2),其余授粉組合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均小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
自然授粉條件下燕山早豐(YCK2)的出實率只有30.21%,大多數(shù)苞里只有一個堅果。燕山早豐自交(YCK1)的出實率較高,達到40.89%,除了遷西15 號(G)授粉的出實率大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這可能是由于遷西優(yōu)系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較多,且堅果單粒質量較大的緣故,其余授粉組合的出實率均小于自交(YCK1)。
從提高產(chǎn)量的因素考慮,大板紅(B)、遷西15 號(G)均可作為燕山早豐(A)的授粉品種。
圖1 以燕山早豐為母本的不同授粉組合坐苞率、結實率、出籽率及每個苞內(nèi)堅果數(shù)Fig.1 Rate of bur setting,rate of nut in bar,nut rate and nuts number in each bar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 combination with Yanshanzaofeng
2.1.2 不同品種授粉對大板紅結實情況的影響 不同授粉品種對大板紅(B)座苞率的影響如圖2,大板紅自然授粉(HCK2)條件下的座苞率、結實率、出實率均較高,并且與燕山早豐(A)和大板紅(B)授粉差異不顯著,可能是因為所選試驗地周圍大面積栽植的是燕山早豐(A)的緣故。
圖2 以大板紅為母本的不同授粉組合坐苞率、結實率、出籽率及每個苞內(nèi)堅果數(shù)Fig.2 Rate of bur setting,rate of nut in bar,nut rate and nuts number in each bar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 combination with Dabanhong
大板紅自交(HCK2)授粉座苞率為78.79%,燕山短枝(C)、燕龍(D)授粉降低了大板紅(B)的座苞率,其它品種授粉均使大板紅(B)的座苞率提高,其中燕山早豐(A)、遵玉(E)、遷西14 號(F)授粉的座苞率均達到90%以上,以遷西14 號(F)與大板紅(B)雜交座苞率最高,達到93.55%。
異花授粉顯著提高了大板紅的結實率與出實率,除了燕山短枝(C)授粉以外,其余授粉組合的結實率與出實率均顯著大于燕山早豐自交(HCK1)。其中遷西14 號(F)與大板紅(B)授粉的結實率最高,相對于自交(HCK1)增加了35.18%,遷西14 號(F)、遷西15 號(G)、遵玉(E)、燕山早豐(A)授粉的大板紅的結實率均大于80%。燕龍(D)授粉的大板紅(B)出實率最高,相對于對照增加了17.56%。
大板紅自交(HCK1)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較少,平均只有1.67,不同授粉品種與大板紅(B)授粉顯著提高了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
綜合考慮座苞率、結實率、出實率,燕山早豐(A)、燕龍(D)、遵玉(E)、遷西15 號(G)、遷西14 號(F)均可作為大板紅(B)的授粉品種。
2.2.1 不同品種授粉對燕山早豐果實品質的影響 不同品種與燕山早豐(A)授粉后的單粒質量存在顯著差異。如表2 所示,燕山短枝(C)、遵玉(E)、遷西15 號(G)作為授粉品種與燕山早豐(A)授粉的單粒質量較大,其中燕山短枝(C)、遵玉(E)與燕山早豐(A)授粉后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較少,堅果生長發(fā)育空間較大,因此單粒質量較大。而遷西15 號(G)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單粒質量均較大,均顯著大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
表2 表明,不同授粉品種對燕山早豐(A)的果實品質有顯著影響,遷西15 號(G)、授粉的燕山早豐(A)的可溶性糖含量極顯著高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遷西14 號(F)授粉的燕山早豐(A)的可溶性糖也高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但是差異不顯著;其余授粉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顯著小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
遷西14 號(F)授粉的燕山早豐直鏈淀粉與支鏈淀粉的含量均最大,因此總淀粉的含量也較高,顯著大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與自然授粉(YCK1)。遵玉(E)授粉的燕山早豐(A)的支鏈淀粉占總淀粉的百分比最大,相對于燕山早豐自交提高了3.02%,其余品種授粉的堅果糯性均不如燕山早豐自交(YCK1)。
表2 不同授粉品種授粉對燕山早豐果實品質的影響Tab.2 Content of main nutrient ingredients of different Pollination combination with Yanshanzaofeng for female parent
大板紅(B)、遷西14 號(F)授粉均顯著提高了燕山早豐(A)的脂肪含量,燕山短枝(C)、遵玉(E)、遷西15 號(G)授粉的脂肪含量與燕山早豐自交(YCK1)差異不顯著,其余授粉組合的脂肪含量均顯著低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
燕山早豐自交(YCK1)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其余授粉組合的蛋白質含量均顯著小于燕山早豐自交(YCK1)。
不同授粉品種對燕山早豐的各項品質指標影響并不一致,綜合考慮各項品質指標,遷西14 號、大板紅、遷西15 號均可作為燕山早豐的授粉品種。從育種的角度考慮,可以用遷西15 號與燕山早豐雜交選育大粒品種;選育糖含量較高的品種,可以用遷西15 號與燕山早豐雜交;選育糯性好、高脂肪的品種可以用遷西14 號與燕山早豐雜交。
2.2.2 不同品種授粉對大板紅果實品質的影響 如表3 所示,燕山短枝(C)、遷西14 號(F)與大板紅(B)授粉后,堅果的單粒質量與大板紅自交(HCK1)差異不顯著,并且顯著高于自然授粉(HCK2)條件下的單粒質量。其余品種與大板紅授粉的單粒質量均顯著小于大板紅自交(HCK1)。
表3 不同授粉品種授粉對大板紅果實品質的影響Tab.3 Content of main nutrient ingredients of different Pollination combination with Dabanhong for female parent
不同授粉品種對大板紅(B)果實可溶性糖的影響如表3 所示,燕山早豐(A)、遷西14 號(F)、遷西15 號(G)授粉顯著提高了大板紅(B)的可溶性糖含量,燕龍(D)與大板紅(B)授粉后的可溶性糖含量也高于大板紅自交(HCK1),但是二者差異不顯著,其余授粉組合均與大板紅自交(HCK1)差異不顯著。遷西14 號(F)、燕山短枝(C)、遵玉(E)授粉顯著提高了大板紅(B)的糯性,其中遷西14 號(F)與大板紅(B)授粉的堅果糯性最強,支鏈淀粉含量最高,其余品種授粉對大板紅(B)的糯性無顯著影響。
燕龍(D)授粉顯著提高了大板紅(B)的脂肪含量,燕山短枝(C)授粉顯著降低了大板紅(B)的脂肪含量,其余品種授粉對大板紅(B)的脂肪含量無顯著影響。
不同授粉品種對大板紅(B)蛋白質含量產(chǎn)生顯著影響,其中遵玉(E)與大板紅(B)授粉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并且顯著高于大板紅自交(CHK1)。燕山早豐(A)、燕山短枝(C)授粉對大板紅(B)的蛋白質含量無顯著影響,其余品種授粉均使大板紅(B)的蛋白質含量下降。
不同授粉品種對大板紅的各項品質指標影響并不一致,綜合考慮各項品質指標,遷西14 號、遵玉、遷西15 號均可作為大板紅的授粉品種。從育種的角度考慮,選育糖含量較高的品種,可以用遷西15 號與大板紅雜交,選育糯性品種可以用遷西14 號與大板紅雜交。
同一授粉品種對不同主栽品種授粉后的結實狀況存在較大差異,其中燕龍、遵玉、遷西14 號作為授粉品種與燕山早豐授粉的座苞率、結實率、出實率顯著大于與大板紅授粉的座苞率、結實率、出實率,其中座苞率最大相差34.51%,結實率最大相差54.63%,出實率最大相差11.51%;燕山短枝(C)、遷西15號授粉的大板紅、燕山早豐的座苞率、結實率、出實率差異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種間的授粉親和力不同的緣故。兩個主栽品種間正交和反交座苞率、結實率、出籽率均較高,從提高產(chǎn)量的角度考慮,二者可以互作授粉樹。
同一授粉品種對不同主栽品種授粉后的品質差異并不一致,其中遷西15 號與燕山早豐和大板紅授粉的堅果的可溶性糖均最高,顯著大于其它授粉組合;遷西14 號與兩個主栽品種授粉后的支鏈淀粉含量最高??赡芘c這兩個品種本身的特性有關,可在育種中進行應用。
研究結果表明,燕山早豐自交能夠保證一定的結實率。劉慶香[11]對河北省主栽品種授粉結實特性的研究表明,8 個主栽品種中,燕山早豐自交結實率較高,與本研究的結論一致。本研究中,燕山早豐及大板紅自交授粉的座苞率、結實率、出籽率及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均較低,其中燕山早豐自交堅果的支鏈淀粉、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可溶性糖含量中等,直鏈淀粉含量較低,大板紅自交堅果的直連淀粉、支鏈淀粉、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中等,可溶性糖含量較低。
雖然燕山早豐具有一定的自交親和能力,但是考慮到豐產(chǎn)目標,部分品種異花授粉優(yōu)于燕山早豐自花授粉,因此生產(chǎn)中需要科學合理配置授粉樹。
本研究中,遷西15 號、大板紅與燕山早豐授粉的座苞率、結實率及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均顯著提高,其中遷西15 號與燕山早豐授粉出實率最大。遷西15 號與燕山早豐授粉后堅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遵玉次之,其余品種授粉后堅果的可溶糖顯著降低;遷西14 號授粉的支鏈淀粉、脂肪含量最高,大板紅授粉次之,其余品種授粉顯著降低了支鏈淀粉與脂肪的含量;所有品種授粉與燕山早豐授粉后堅果的蛋白質含量均顯著降低。
大板紅、遵玉、遷西14 號、遷西15 號與大板紅授粉的座苞率、結實率、每個苞內(nèi)的堅果數(shù)、出實率均顯著提高。燕山短枝、遷西14 號與大板紅授粉的單粒質量與大板紅自交差異不顯著,其余授粉組合的單粒質量均顯著降低;遷西15 號、遷西14 號、遵玉、燕山早豐與大板紅授粉顯著提高了堅果可溶性糖含量,其中遷西15 號與大板紅授粉后堅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遷西14 號與大板紅授粉的支鏈淀粉含量最高,燕龍授粉的堅果脂肪含量最高,遵玉授粉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其余授粉組合的支鏈淀粉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質含量均顯著降低。
板栗授粉樹配置的主要目標在于提高產(chǎn)量,根據(jù)GB/T 22346 -2008 板栗質量等級標準及前人對板栗的研究[6-8,19-24],單粒質量、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是板栗最重要的品質指標,因此綜合考慮不同授粉品種對主栽品種產(chǎn)量與品質的影響,燕山早豐的最佳授粉品種為遷西15 號與大板紅,大板紅的最佳授粉品種為遷西14 號、遵玉。但是如果只注重某一特性的提高,選用遷西15 號與燕山早豐授粉可獲得大粒堅果,同時提高糖含量;遷西15 號與大板紅授粉,可提高糖含量;遷西14 號與燕山早豐授粉,可提高糯性,但脂肪含量較高。結合現(xiàn)代人們的消費觀念,遷西15 號是遷西主栽品種燕山早豐和大板紅的最適授粉組合。
[1]張宇和,柳鎏,維堅,等.中國果樹志(板栗棒子卷)[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11 -13.
[2]柳鎏,蔡劍華,張宇和.板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8:169 -171.
[3]黃武剛.中國板栗生產(chǎn)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林業(yè),2003,53(4):8 -9.
[4]黃宏文.從世界栗屬植物研究的現(xiàn)狀看中國栗屬資源保護的重要性[J].武漢植物學研究,1998,16(2):171 -176.
[5]周志翔.板栗空苞形成與調(diào)節(jié)的生理機制研究[D].武漢: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1999.
[6]周晶.花粉直感與土壤理化性質對板栗果實品質的影響[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
[7]林翠翠.板栗花粉直感現(xiàn)象對果實品質的影響[D].昆明:西南林業(yè)大學,2010.
[8]王倩.品種配置對燕山板栗結實情況及果實品質影響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
[9]Klinac D J,Lelieveld J F,Knowles R D.Time of flowering and pollination in some New Zealand chestnut selections and introduced cultivars[J].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op and Horticultural Science,1995,23(3):330 -340.
[10]Roberto botta,Grazia vergano,Giovanni me,etal.Floral biology and embryo development in chestnut (Castaneasativa Mill.)[J].HORTSCIENCE,1995,30(6):1283 -286.
[11]劉慶香,王廣鵬,孔德軍,等.河北省主栽板栗品種授粉結實特性研究[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3(8):11 -12,18.
[12]范邦文,羅舜炯.板栗授粉品種組合測交研究[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3,15(4):371 -375.
[13]謝治芳,曾曙才,謝正生.農(nóng)大1 號板栗授粉品種的擇優(yōu)選擇[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5,29(5):94 -95.
[14]劉慶忠.板栗種質資源描述規(guī)范和數(shù)據(jù)標準[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5:242 -282.
[15]陳炫,陶忠良,吳志詳,等.多效唑+乙烯利對妃子笑荔枝內(nèi)源激素及碳氮營養(yǎng)的影響[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2,34(1):27 -33.
[16]王廣鵬,劉慶香,孔德軍,等.板栗支鏈淀粉含量的雙波長測定方法[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8,12(1):53 -56.
[17]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5:242 -282.
[18]張建輝,張春蓮,肖永賢,等.番茄不同品種的品質分析[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2005,33(4):43 -46.
[19]蘇淑釵,林莉,鄧鈺薪,等.華北品種群板栗品質的綜合評價[J].經(jīng)濟林研究,2009,27(2):20 -27.
[21]馬玉敏.泰山板栗良種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研究[D].濟南: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4.
[22]孫海偉.板栗新品種綜合評價研究[D].濟南: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4.
[23]鄭誠樂,吳少華,佘文琴,等.錐栗果實營養(yǎng)成分分析與品質的模糊評判[J].福建林學院學報,2003,23(4):293-296.
[24]陳在新,雷澤湘,劉會寧,等.板栗營養(yǎng)成分分析及其品質的模糊綜合評判[J].果樹科學,2000,17(4):2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