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勃勃大王
魏晉風度,名士風流,那個時代,似乎聽上去非常令人向往——竹林七賢、劉伶醉酒、阮籍傲歌、嵇康撫琴、潘岳清俊、王衍清淡、詩文錦繡、人物俊爽——一俟我們真正掀開那一頁頁厚重的史書,卻讓人觸目驚心,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刀與火的殺伐;我們聽到更多的是淚與血的呻吟;我們發(fā)現更多的是奸謀的得手與忠義的淪喪。所有這一切,無不和兩個字有密切關聯——奢侈!
晉朝初年,三國時代的老英雄們早已病死、戰(zhàn)死,蜀國早在兩年前就在鄧艾奇兵壓境下攜城投降;吳主孫皓暴虐,群下離心,待得王浚樓船排江來,金陵王氣黯然收——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降孫皓三分歸一統,晉朝,終于正式結束了漢末三國以后分裂的局面,結束了自董卓之亂長達91年的分裂,中國重歸統一。
“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矣?!睍x武帝司馬炎這個人,雖然能夠一統華夏,但其人承父祖之基業(yè),本人并非胸懷大志、深謀遠略之雄才君主。時兮運兮,其實就是“歷史的偶然性”作怪,運氣好,該趕上的都讓他趕上了。遍觀歷史可以發(fā)現,一個朝代的興衰,和京城那些高高在上的最高統治階層的表率作用大有關聯,“上行下效”,其言不虛!晉武帝司馬炎繼位之初,也曾勵精圖治,當眾燒掉御醫(yī)進獻的雉頭裘以示節(jié)儉??上В懊也挥谐?,鮮克有終”。滅掉吳國后,自以為天下一統,司馬炎終于真情畢露,開始沉溺于淫樂奢靡之中。
晉武帝中后期皇宮內的后宮佳麗人數竟超出萬人之多,宮內羊車瀟灑,白晝宣淫,確也顯示出這位皇帝的“色勁”。為了滿足一己私欲,晉朝大一統國家興盛之初,司馬炎就開始賣官鬻爵以逞私欲。有樣學樣,晉朝的大臣們個個爭相效仿。由此,晉朝的衰亡之征,在統一之后便已露端倪。
晉武帝統治中后期,國家無事,文恬武嬉,全國上下,都沉浸在奢侈無度的氛圍之中。正是這種奢靡的世風,最終導致了政治風氣的日益敗壞!
皇帝帶頭奢靡,首席大臣何曾自然也不相讓。何曾身為曹魏重臣,在司馬氏廢曹立晉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司馬炎篡國成功,晉朝建立,何曾頓時官拜太尉,并做到太保兼司徒的大官。這位何曾,當年以“禮法派”頭面人物自居,曾一本正經地當面痛斥名士阮籍醉酒誤事、“傷風敗俗”,力勸司馬昭嚴治阮籍,頗使時人“敬憚”不已。但就是這樣的晉朝“榜樣”高官,其本人居高位后,貪欲嘴臉暴露無遺:
“(何曾)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于王者。每燕(宴)見,不食太官所設,帝輒命取其食。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歷代帝王圖》之晉武帝
何曾何老爺吃一頓飯就過“萬錢”,夠多少百姓吃一年啊。就這還覺得沒下筷子的地方,難怪他到皇宮赴宴還要自帶飲食。從晉武帝這位首席大臣吃喝小事就可以推斷,西晉貴族的豪奢。
貴族石崇宴客之時連殺自家的勸酒美女,大臣王濟用來做菜的小豬竟然用人奶喂養(yǎng),被譴丟官后依舊編錢作埒馳射游樂揮霍無度!而帝舅王愷和石崇,無休無止、千方百計斗富比闊,更是千古窮奢極欲的典型。這兩個人千方百計,為了競富竟能想出用麥芽糖水涮鍋,以蠟燭當柴做飯……
如此荒謬絕倫的“豪奢”,恰似煤老板等中外超級大款們以美鈔點香煙,完全是一種沒有任何意義、只求扭曲快感的變態(tài)浪費!
禍近腹心,整個西晉上層統治集團視而不見,依舊繼續(xù)享樂著,腐化著,各自為了更加“美好”的奢靡生活而變本加厲,大肆爭權奪利。翻開《資治通鑒》、《晉書》等原始史書,我們可以發(fā)現,奢侈就如癌細胞,不斷侵蝕帝國的肌體。奢侈也從生活方式開始,逐漸演化為讓人眼花繚亂的權力和利益爭斗。步步驚心,先是外戚之間,繼之是外戚與諸王之間,最后是諸王與諸王之間,斗得你死我活。最終,西晉貴族王公同姓相殘,大動干戈,斗爭形式由政治內斗轉向了軍事殺伐。
晉武帝立國之初,很快就發(fā)生了血雨腥風的“八王之亂”。6年之間,諸王血拼,你死我活,同宗相殘的戰(zhàn)場從洛陽、長安二都步步擴展,大河南北,盡成流血疆場。
“八王之亂”內訌,更使得西晉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五胡”唿哨而至,匈奴、鮮卑、羯、氐、羌,狼纛虎旗,兵來馬往,殺戮循環(huán),在中原大地奔馳翻飛,人民死傷無數,流尸滿河,白骨蔽野。在兵戈相接不歇的日子里,生民涂炭,中原板蕩,重墮分裂……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經過寧平城大戰(zhàn)和洧倉大戰(zhàn),晉軍最后的十多萬精銳被匈奴劉淵手下羯族大將石勒悉數殲滅,二十萬百姓被大火燒殺而成為虜軍軍糧,昔日風神俊爽、望之如神仙的宰相王衍以及五十多個司馬宗室王爺,也全部成為虎狼羯族軍隊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