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奇 (亞泰集團丹東交通水泥有限公司,遼寧 丹東 118010)
黃金尾礦是黃金選礦廠在提取黃金金礦后所排放的礦石廢料,黃金尾礦中含有SiO2、Al2O3、Fe2O3、CaO、MgO等硅酸鹽制品的基礎物質,另外尾礦粉中也含有較高的NaO、KaO,礦物成份以石英和長石為主。試驗表明,黃金尾礦粒度細且較均勻,具有較高的表面能和反應活性,可用作水泥混合材,適量添加可以降低水泥生產成本,改善水泥性能[1-2]。
試驗用黃金尾礦作復合硅酸鹽水泥混合材,與粉煤灰對調,對其各項指標進行分析,最后確定摻加黃金尾礦的復合硅酸鹽水泥的最佳配比方案。
試驗磨制32.5級復合硅酸鹽水泥主要原材料的產地及化學成分見表1。
將黃金尾礦粉烘干后,粉磨至比表分別為310±10m2/kg,350±10m2/kg,390±10m2/kg,與P·Ⅰ型水泥按照30%:70%混勻后,按照“GBT12957-2005”標準做抗壓強度比試驗。試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黃金尾礦粉比表面積增加,其標準稠度需水量有上升趨勢,其主要原因是黃金尾礦粉比表面積增加,導致混合后的水泥樣品比表面積隨之增加,需水量增大。凝結時間明顯縮短,且3d和28d強度也明顯增加,其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比表面積的增加,加快了水泥水化速度,另外,黃金尾礦粉富含具備潛在活性的可溶性SiO2、AL2O3,隨著黃金尾礦粉比表面積的增加,其微集料效應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尾礦表面致密層被破壞,增加了活性硅、鋁的溶出,與硅酸鹽水泥熟料水化析出的Ca(OH)2、石膏中的CaSO4二次反應生成溶解度較低的水化硅酸鈣、水化鋁酸鈣等具有膠凝作用的礦物,起到增加水泥強度的作用[3]。
表1 各種原材料化學成分
表2 黃金尾礦粉不同比表面積抗壓比試驗
表3 黃金尾礦代替粉煤灰試驗配比
表4 黃金尾礦代替粉煤灰試驗結果
由活性試驗可以看出,黃金尾礦粉具有一定潛在的活性,并隨著比表面積增加而增加。
將各種原料烘干后,經(jīng)破碎機破碎,按一定配比稱量,用Φ500mmX500mm標準試驗小磨混合粉磨至比表面積350±10m2/kg,測試水泥性能。
黃金尾礦代替粉煤灰試驗配比見表3。
黃金尾礦代替粉煤灰試驗結果見表4。
由表3可以看出,用黃金尾礦替代粉煤灰,將黃金尾礦與粉煤灰對調,隨著黃金尾礦摻量由2%增加到10%,水泥的標準稠度需水量減少,凝結時間縮短,尤其是摻量大于4%以后,凝結時間縮短尤為明顯。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隨著尾礦粉的增加,粉煤灰的量逐漸減少,填充于水泥顆粒的空隙中粉煤灰細顆粒也隨之減少,水泥顆粒與水之間以及水泥顆粒相互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大,加快了水化反應的速度[4]。
表5 配比優(yōu)化前后的水泥配比及各項性能對比
隨著黃金尾礦粉的增加,水泥抗折強度和抗壓強度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抗折強度下降趨勢較為平緩,抗壓強度下降趨勢較大。試驗TF1—TF5 3d抗壓強度較TF0分別下降2.1%、7.0%、10.2%、11.2%、15.0%,28d抗壓強度分別下降-0.2%、4.8%、8.0%、15.5%、20.1%。 當黃金尾礦粉摻量小于6%時,水泥3d抗壓強度下降幅度較28d抗壓強度下降幅度大,當黃金尾礦粉摻量大于6%時,下降幅度則相反。水泥強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黃金尾礦粉的活性較粉煤灰活性??;其次,黃金尾礦粉堿含量較大,由于黃金尾礦粉的增加導致水泥中堿含量的增加,堿含量的增加,對水泥的水化、硬化有一系列的影響:增加需水量、加速初期水化、加快凝結和結構的形成、降低強度,特別是后期抗壓強度。為了減輕堿含量對水泥的影響,可以適當提高石膏和礦渣的摻量[5]。
根據(jù)試驗結果分析,黃金尾礦粉代替部分粉煤灰生產32.5級復合硅酸鹽水泥方案是可行的,黃金尾礦粉的摻量在6%。為了使水泥3d強度和28d強度能達到不摻加黃金尾礦的TF0試驗的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將脫硫石膏摻加量由原來的3%增加到4%,增加硫酸鹽對水泥早期強度的激發(fā)作用。
2)將石灰石摻量由原來12%減少到9%,增加礦渣的摻量,以減少石灰石對水泥后期強度的影響,增加礦渣對后期強度的激發(fā)作用。
3)將比表面積控制值由原來的350±10m2/kg增加到370±10m2/kg。
表5為配比優(yōu)化前后的水泥配比及各項性能的小磨試驗對比。
可以看出,雖然優(yōu)化后配比較優(yōu)化前強度仍偏低,但相差甚微,且滿足國家標準要求。
試驗表明黃金尾礦的活性隨其比表面積的增加而增加;黃金尾礦用作水泥混合材,在復合水泥中可以代替6%的粉煤灰,且強度變化不大;用黃金尾礦代替粉煤灰可以使水泥需水量明顯降低。如果黃金尾礦可以在水泥生產中使用,會有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徐惠忠.黃金尾礦的工藝技術特性及其在建材中的應用研究[J].非金屬礦,1997(03):39-40.
[2]張國強.黃金尾礦在水泥中的資源化利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57-69.
[3]倪明江,焦有宙,駱仲泱等.金屬尾礦作水泥混合材活性試驗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7 27(05):868-872.
[4]于海洋,王玉江.粉煤灰對水泥凝結時間的影響[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 22(04):7-9.
[5]琉璃河水泥廠,南京化工學院.堿對水泥生產和性能的一些影響[J].硅酸鹽學報,19654(03):17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