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兩個重要范疇的考析*

        2013-01-30 13:30:57梅定國
        中共黨史研究 2013年12期
        關鍵詞:新民主主義理論

        梅定國

        (本文作者 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合肥 230601)

        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長期以來學術界研究的熱點難點問題之一,研究者在一些問題上達成共識,但在若干重要問題上分歧依然很大。這是改革開放新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產物,也是富于意義的思想碰撞,這種情況似乎也給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出現(xiàn)這種局面,個中原因紛繁復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一些論者沒有把“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嚴格區(qū)別開來。這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也是一個經常被人們忽視的問題。筆者試圖從經濟方面研究,明確這兩個范疇的內涵,厘清二者之間的關系,從而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研究提供一個研究視角。

        毛澤東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他對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創(chuàng)立的貢獻是任何人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所以很多人都理所當然地把“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等同于“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但是,這是兩個不同的范疇,雖然這兩個體系之間有很大的交集,而且交集在兩個體系中都占有很大比例,非交集的部分對于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而言,就是經過提煉和濾除之后所剩不多的個人認識。對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而言,非交集的部分則是中共其他領導人對這個理論體系的有益貢獻??偟膩碚f,這兩個重要范疇之間是個人認識和集體智慧、本初發(fā)軔和闡發(fā)深化、曲折探索和嚴整科學、滑軌嬗變和隱性發(fā)展的關系。

        一、個人認識和集體智慧

        在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和歷史研究中,“必須把領袖個人放到領袖群體之中進行比較研究和綜合考察,才能準確把握個人的貢獻所在,給予恰當?shù)臍v史定位”①魯振祥:《建國前后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探索中的張聞天和劉少奇》,《黨的文獻》2000年第5期。。對于毛澤東及其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研究亦當如此。如上所述,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兩個不同的范疇,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首先要從個人和集體的關系視域出發(fā),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就像毛澤東的思想和毛澤東思想具有質的規(guī)定性的差別一樣,這兩個范疇之間同樣具有不同的質的規(guī)定性。前者屬于毛澤東個人的思想,后者乃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既然屬于個人的思想,就會分為正確和不正確兩部分,所以任何個人的思想都很難稱得上科學的體系,即便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如此。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些觀點隨著時代變遷已經過時了,甚至某些觀點本身就是不正確的,他們自己就曾不止一次地直言不諱承認這一點。就廣義而言,馬克思主義是指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并由其后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關于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科學。既為科學,乃是指運用思維形式反映現(xiàn)實世界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的本質與規(guī)律的正確的知識體系。所以,馬克思主義自然就排除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個人的各種過時的思想。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的“主義”絕不可同日而語。同樣道理,毛澤東的思想和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也是如此。

        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屬于毛澤東的思想的范疇,應無異議。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屬不屬于毛澤東思想的范疇?我們知道,新民主主義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主體,它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兩個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部分。所以,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題中應有之義,我們研究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應該放在毛澤東思想的框架內來進行。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 (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 (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 (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2頁。所以,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也是“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也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和毛澤東思想一樣是嚴整的科學體系,那些與新民主主義社會相關的模糊的、不成熟的、不正確的思想認識都應剔除在這一理論體系之外。有人大談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局限性,其實是把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混為一談了——嚴格說是在談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從事相關研究,都應該在《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當然也包括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指導原則下進行,否則就會造成思想混亂和觀點紛爭。當然并不是說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完美無缺的,它和毛澤東思想一樣,不是馬克思主義的頂峰,更不是科學真理的頂峰。它和任何科學一樣,都是人類向絕對真理無限靠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時代和歷史的種種原因,它作為科學的理論體系,固然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這種局限性與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局限性相比還是有所區(qū)別的。

        從事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研究,就要找出它的內在規(guī)定性或明確它的基本內涵。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它影響到研究的方向和進路,甚至會影響到研究的最終結論。應該說,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既為“毛澤東的”理論,就是其個人的思想觀點,就要與“集體智慧的結晶”區(qū)別開來。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的過渡時期國家學說和社會形態(tài)理論與中國特殊國情相結合,創(chuàng)立的關于中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學說體系。與此相對應,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的過渡時期國家學說和社會形態(tài)理論與中國特殊的國情相結合,創(chuàng)立的關于中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并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體系。它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一起共同構成新民主主義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這樣來界定這兩個重要范疇,在這個框架下從事相關研究,才有助于我們厘清研究思路,澄清模糊認識,消除思想混亂,進一步彌合學界分歧。

        所以,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中共集體智慧的結晶。而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顧名思義,僅僅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和認識——盡管是一代偉人的思想和認識,從唯物辯證的觀點來看,也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

        二、本初發(fā)軔和闡發(fā)深化

        毛澤東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而中共其他領導人則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闡發(fā)者的角色。所謂“闡發(fā)”,乃闡釋并加以引申發(fā)揮之意。所以,中共其他領導人通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自己對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理解和對中國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在對其進行解釋和宣傳的同時,更從不同側面融入了自己的思想觀點,進行了富有意義的加工、提煉和深化,從而使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在全黨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科學的理論體系。

        說這兩個重要范疇是本初發(fā)軔和闡發(fā)深化的關系,是指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原理大都是毛澤東最早提出或較早論述的,毛澤東在這個理論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奠基和引領作用??梢哉f,沒有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本初發(fā)軔,就談不上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闡發(fā)深化,更談不上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科學體系。

        毛澤東最早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科學概念,也最早認識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必須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1939年12月,他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首次提出“新民主主義”的概念。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首次闡述“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的構想。這兩篇著作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發(fā)軔之作,也是毛澤東思想成熟的主要標志。所以,沒有毛澤東的偉大理論創(chuàng)造,就沒有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

        關于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成分,毛澤東較早進行了思考和探索。他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說:“大銀行、大工業(yè)、大商業(yè),歸這個共和國的國家所有……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國營經濟是社會主義的性質,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但這個共和國并不沒收其他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并不禁止‘不能操縱國民生計’的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這個共和國將采取某種必要的方法,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實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號”①《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8頁。。在1945年4月中共七大政治報告《論聯(lián)合政府》中又指出,中國的經濟由“國家經營、私人經營和合作社經營三者組成”②《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58頁。。在1947年十二月會議上,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進一步總結了著名的新民主主義三大經濟綱領,即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資產階級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yè)。

        1948年9月,張聞天起草的《關于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在毛澤東的三種經濟成分論的基礎上,提出著名的“五種經濟成分論”,即新民主主義經濟主要由五種成分構成——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小商品經濟(后來由毛澤東概括為個體經濟),并指出:“正確地認識這五種經濟的性質、地位、發(fā)展方向及其相互關系,是正確地決定東北經濟政策的出發(fā)點與基礎?!雹邸稄埪勌爝x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96頁。與此同時,劉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也有類似提法。張聞天的這份提綱受到毛澤東的肯定和重視,經中共中央委托劉少奇進一步修改后,作為解放區(qū)的經濟建設方針進行宣傳教育和貫徹實施。五種經濟成分論是張聞天、劉少奇共同的理論貢獻,構成新民主主義經濟理論的核心,并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成為全黨共識。周恩來、陳云等人從不同角度對其作了進一步發(fā)揮,在以后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實踐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由發(fā)展新民主主義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設想,也是由毛澤東最早提出的。他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中國革命的第一步,“決不是也不能建立以中國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的社會,而是要建立中國無產階級為首領的中國各個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的社會,以完結其第一階段。然后,再使之發(fā)展到第二階段,以建立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關于社會制度的主張,共產黨是有現(xiàn)在的綱領和將來的綱領,或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兩部分的。在現(xiàn)在,新民主主義,在將來,社會主義,這是有機構成的兩部分”①《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72、686頁。。在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進一步指出:“我國在經濟上完成民族獨立,還要一二十年時間。我們要努力發(fā)展經濟,由發(fā)展新民主主義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②《毛澤東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6頁。1949年6月,毛澤東發(fā)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再次強調了“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思想③《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6頁。。

        對毛澤東的這些認識和設想,劉少奇、周恩來等人在充分學習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具體而卓有成效的宣傳闡發(fā)和提煉深化工作。根據(jù)毛澤東的設想,劉少奇在1949年7月所作的《關于中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性質與政權性質》中說:“在中國從現(xiàn)在起到實行一般民族資本國有化,還需要經過許多步驟,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我們估計或者需要十年到十五年?!雹堋督▏詠韯⑸倨嫖母濉返?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7頁。1949年9月,他在中國人民政協(xié)會議上指出:“有些代表提議把中國社會主義的前途寫進共同綱領中去,但是我們認為這還是不妥當?shù)?。因為要在中國采取相當嚴重的社會主義的步驟,還是相當長久的將來的事情。”⑤《劉少奇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35頁。所以《共同綱領》沒有寫上社會主義前途的問題。1950年4月,在全國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按照《共同綱領》不折不扣地做下去,社會主義的條件就會逐步具備和成熟。”⑥《周恩來統(tǒng)一戰(zhàn)線文選》,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9頁。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得到進一步展開和深化,劉少奇和周恩來分別提出“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和“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思想。1951年3月,劉少奇在《共產黨員標準的八項條件》中第一次明確提出“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的口號:“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的,是要在中國實現(xiàn)共產主義制度。它現(xiàn)在為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而斗爭,在將來要為轉變到社會主義制度而斗爭,最后要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制度而斗爭。”同年7月,劉少奇在馬列學院作報告時系統(tǒng)闡述了“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的思想,要點如下: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種過渡性質的社會;新民主主義階段將經歷大概15年到20年時間,這個階段的中心任務是發(fā)展生產力;反對過早地“動搖、削弱、直至否定私有制”和采取社會主義步驟;“社會主義與半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比重要逐步增大,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比重,個體經濟的比重,要相對縮小”,以便逐步地過渡到社會主義。⑦《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174、537—547頁。

        1952年1月,周恩來在《“三反”運動和民族資產階級》中論及資本主義時指出,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道路要“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同年6月,他在全國統(tǒng)戰(zhàn)部長會議上又指出,我們今天進行的是新民主主義建設,要在“明確為社會主義而奮斗”的基本原則下,使“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發(fā)展起來”。⑧《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3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第18、232頁。1954年9月,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重要成績時說:“這一切都為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和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準備了必要的條件。”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5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585頁。周恩來的名言“從新民主主義開步走,為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子孫打下萬年根基”⑩《周恩來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0頁。,就是他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寫照。

        劉少奇等人的這些思想對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并表現(xiàn)出獨到的思想建樹。僅劉少奇一人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幾年內,有關建設新民主主義的論著、講話就有幾十篇,加上周恩來等人的著述,大大豐富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雖然后來這些思想受到“左”傾思想的干擾而未能執(zhí)行下去,但是實踐和時代的發(fā)展從正反兩方面驗證了它們的真理性和科學性。

        實際上,說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之間是本初發(fā)軔和闡發(fā)深化的關系,其實也包括毛澤東本人的闡發(fā)和深化。在1952年之前,他和其他領導人一樣,也對新民主主義社會問題進行了理性思考和多方面展開。劉少奇、周恩來等人以及毛澤東本人對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闡發(fā)和深化,使其發(fā)展為嚴整的科學體系。

        三、曲折探索和嚴整科學

        毛澤東沒有提出過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概念,中共其他領導人也沒有提出過,甚至在他們的著作和黨的文獻中也找不出嚴格意義上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字眼,這個概念是研究者在研究的過程中總結提煉出來的,這也是它廣受爭議的根源之一,有些人根本就不承認有所謂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它不像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那樣,黨的文獻已經給它作了經典定義并為理論界廣泛接受。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由于受到毛澤東個人主觀認識和國內外時局變化等客觀原因的影響,經歷了一個曲折探索的過程,表現(xiàn)在毛澤東關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若干理論觀點幾經變化,甚至出現(xiàn)過前后矛盾的情況。

        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上,毛澤東在40年代前期曾多次闡明新民主主義是新資本主義的觀點①毛澤東的這種觀點主要是受到張聞天的影響。在當時的形勢下,這種提法是正確的,只是在新民主主義社會性質上的觀點值得商榷。,如“我們要建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它的基本性質仍是資本主義的”,“現(xiàn)在我們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性質是資本主義的,但又是人民大眾的,不是社會主義,也不是老資本主義,而是新資本主義,或者說是新民主主義”②《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6、110頁。。

        這種認識到了新中國成立前夕發(fā)生了變化。毛澤東在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我看這個名詞 (指新資本主義——引者注)是不妥當?shù)?,因為它沒有說明在我們社會經濟中起決定作用的東西是國營經濟、公營經濟,這個國家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所以這些經濟都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所以“我們的社會經濟的名字還是叫‘新民主主義經濟’好”③《毛澤東文集》第5卷,第139頁。。即是說,毛澤東此時已把新民主主義社會納入了社會主義體系。到了1953年12月,在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宣傳提綱中又指出:“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屬于社會主義體系的和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去的過渡性質的社會?!雹堋督▏詠碇匾墨I選編》第4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697頁。這種認識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陷入了反復和矛盾。他批評“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的提法是有害的,是妨礙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有人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仍然停留在原來的地方。他們沒有懂得革命性質的轉變,還在繼續(xù)搞他們的‘新民主主義’,不去搞社會主義改造。這就要犯右傾的錯誤?!边@就又把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對立開來。到了1958年3月成都會議上,他甚至把新民主主義秩序直接說成是“實行資本主義民主秩序,發(fā)展資本主義”。⑤參見魯振祥:《關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若干問題(上)》,《陣地與熔爐》1992年第5期。

        以上問題既說明了毛澤東關于新民主主義社會性質觀點的策略性,也說明了他在這個問題探索上的曲折性和不確定性。相對而言,劉少奇、周恩來等人的認識則明確一些。在毛澤東明確把新民主主義納入社會主義體系后,他們就在這個框架下開展研究,分別提出了“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和“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思想,主張充分利用資本主義有利于國計民生的一面發(fā)展生產力,以穩(wěn)妥的方式經過一個較長時期的建設和發(fā)展過渡到社會主義。后來新民主主義社會提前終結導致了一些后遺癥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從一個側面驗證了劉少奇、周恩來等人觀點的正確性。

        關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標志問題,毛澤東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歷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曾說:“判斷一個地方的社會性質是不是新民主主義的,主要地是以那里的政權是否有人民大眾的代表參加以及是否有共產黨的領導為原則。因此,共產黨領導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權,便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標志?!雹佟睹珴蓶|選集》第2卷,第785頁。就全國而言,毛澤東則認為,如果共產黨人參加了聯(lián)合政府,就意味著實行了新民主主義的改革。這些思想顯然具有模糊認識的性質。直到后來,隨著時局的轉換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在中共領導集體的共同努力下,才明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標志,是公有制經濟主導的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的新民主主義經濟、無產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政治、馬克思主義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有機統(tǒng)一,而不能單獨以某一方面作為它的主要標志。

        在對待資本主義的態(tài)度問題上,毛澤東曾多次強調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必要性。如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說:“拿資本主義的某種發(fā)展去代替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不但是一個進步,而且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我們的資本主義是太少了?!雹凇睹珴蓶|選集》第3卷,第1060頁。毛澤東在解說這個報告時說,這個報告“是確定了需要資本主義的廣大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廣大發(fā)展在新民主主義政權下是無害有益的”③《毛澤東文集》第3卷,第275頁。。但是到了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毛澤東的認識發(fā)生了變化,他說:“現(xiàn)在點明一句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國內部的主要矛盾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雹堋睹珴蓶|文集》第5卷,第145頁。到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他進一步把這種觀點寫進全會決議,指出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限制和反限制,將是新民主主義國家內部階級斗爭的主要形式”⑤《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32頁。。按照這種觀點,就會出現(xiàn)主要矛盾與主要任務的二元性矛盾。因為主要矛盾就是主要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當時的主要任務是發(fā)展生產,繁榮經濟,迅速恢復被戰(zhàn)爭破壞的國民經濟。

        在這個問題上,最先發(fā)現(xiàn)問題的是劉少奇。他在視察天津時發(fā)現(xiàn),那里存在著嚴重的試圖立即消滅資產階級的“左”傾現(xiàn)象,阻礙了社會生產的正常進行,在其他一些城市這種情況也在發(fā)展。1949年7月,劉少奇在一份書面報告中指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是新民主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說法,“我們認為是不正確的;因為一個政權如果以主要的火力去反對資產階級,那便是或開始變成無產階級專政了。這將把目前尚能與我們合作的民族資產階級趕到帝國主義那一邊去”⑥《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1冊,第7頁。,并認為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主要的矛盾和斗爭仍然是與三大敵人及國民黨殘余勢力的矛盾與斗爭,工人階級在向資產階級作必要的和適當?shù)亩窢帟r,還要實行必要的和適當?shù)耐讌f(xié)與聯(lián)合。毛澤東接受了劉少奇的觀點,也認為如果不克服此種錯誤,就是犯了路線錯誤,對民族資產階級“是采用既團結又斗爭的政策,以達團結它共同發(fā)展國民經濟之目的”。但是到了1952年,毛澤東的思想又發(fā)生了明顯轉變,不再贊成繼續(xù)把民族資產階級當做中間力量:“在打倒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后,中國內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⑦《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231頁。這些事實說明,毛澤東沒有很好地解決新民主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理論問題,從而在對待資本主義的態(tài)度等問題上,認識出現(xiàn)了反復。

        對待資本主義的態(tài)度問題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核心問題,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關乎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歷史命運。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的反復說明了他在對待資本主義問題上,利用與批判之間的心理斗爭和矛盾糾結,并由利用、限制逐漸發(fā)展到拒斥、消滅資本主義的心路變遷。

        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時間上,毛澤東在不同場合分別用了一二十年、十到十五年、二三十年、較長的歷史時期等提法。但是到了1953年,毛澤東便明確宣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僅僅用了七年時間就終結了新民主主義社會。雖然在此問題上中共其他領導人也存在著模糊認識,卻保持著相對清醒的頭腦,如1944年8月,博古在同約翰·謝偉斯談到新民主主義社會時就指出,因為中國經濟太落后的緣故,“我們可以確信,它將多于30年或40年,而且可能要100多年”①轉引自柳建輝、劉晶芳等:《“新民主主義社會論及其爭論問題研究”筆談》,《黨史研究與教學》2011年第2期。。另據(jù)歷史當事人回憶,劉少奇曾認為《共同綱領》的有效期至少為50年②李銳:《李銳反“左”文選》,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第74頁。。周恩來在論述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時,避免使用明確的數(shù)字來表述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時限。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當初對新民主主義社會時限的一般估計即一二十年顯然是不夠的。

        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問題上,毛澤東也同樣經歷了一段曲折探索的歷程。盡管過渡時期總路線把社會主義工業(yè)化與社會主義改造相并列,甚至還將兩者分別喻為“主體”和“兩翼”。但在實際工作中,卻一門心思抓“改造”,把“改造”放在了中心位置,毛澤東在一次講話中甚至直截了當?shù)卣f:“總路線也可以說就是解決所有制的問題”,“總路線就是逐步改變生產關系”③《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301、305頁。。雖然從現(xiàn)在看來,我們仍把過渡時期總路線理解為建設與改造同時并舉的總路線,因為在生產力未受破壞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改造,但是作為總路線“主體”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遠遠沒有實現(xiàn),這就把總路線的建設與改造兩大任務割裂開來,出現(xiàn)了“主體不主,兩翼不翼”的情況,把“主體”和“兩翼”顛倒了過來。比較而言,周恩來在這個問題上堅持邊建設邊過渡的思想值得肯定。他在主持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曾說:“首先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建立國家工業(yè)化和國防現(xiàn)代化的基礎;相應地培養(yǎng)技術人才,發(fā)展交通運輸業(yè)、輕工業(yè)、農業(yè)和擴大商業(yè);有步驟地促進農業(yè)、手工業(yè)的合作化和對私營工商業(yè)的改造?!雹堋督▏詠碇匾墨I選編》第4冊,第353頁。他還明確指出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保證在發(fā)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在執(zhí)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周恩來也多次強調發(fā)展生產的重要性,并在實際工作中努力排除干擾,積極發(fā)展生產,確保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順利完成。在周恩來那里,總路線不僅要解決生產關系問題,更要解決生產力的問題,“一化三改”是個有機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不可偏廢任何一方。

        綜上所述,毛澤東對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探索確實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而作為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結晶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在毛澤東曲折探索的基礎上,則構成了一個嚴整的科學體系。在這個邏輯視野中,毛澤東在若干重大問題上的認識是非常明確的,這也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之成為嚴整科學的邏輯前提,他的有些思想變化是隨著實踐發(fā)展而愈益深化和正確的。作為“嚴整科學”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以“曲折探索”的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為前提的。毛澤東在一些問題上存在著不明確的認識,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和人的思維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也是他的曲折思想探索和艱辛理論創(chuàng)造的反映。承認這一點,絲毫不會貶低他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創(chuàng)立中的主要地位。

        四、滑軌嬗變和隱性發(fā)展

        過渡時期總路線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新民主主義的發(fā)展趨勢是社會主義,屬于社會主義的體系,所以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是歷史的必然,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是題中應有之義。我們說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滑軌嬗變,問題不是出在過渡時期總路線本身,而是在其提出的時機和實際執(zhí)行上出現(xiàn)了問題。

        毛澤東等人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存續(xù)時限上的共識是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一般認為是一二十年。然而就在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以后,毛澤東受到取得巨大成績的鼓舞以及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急躁思想開始發(fā)展,改變了既往的觀點。1952年9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提出,我們現(xiàn)在就要開始向社會主義的過渡,而不是十年或者以后才開始過渡。1953年6月就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做法可以理解為毛澤東拋棄了自己多年堅持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這就是毛澤東以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為契機,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問題上的滑軌嬗變。

        即便是由他定奪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也未能在實踐中按照原計劃真正得到貫徹,表現(xiàn)出明顯的急躁心理。他說,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三大社會主義改造。實際上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就完成了三大社會主義改造,實現(xiàn)了社會生產關系的變革,而實現(xiàn)社會生產力質變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卻沒有同步實現(xiàn),也沒有“逐步實現(xiàn)”。由于生產關系變革得太快太急留下了一些后遺癥,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毛澤東在去世時都沒有看到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這是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問題上又一次滑軌嬗變。

        自毛澤東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以后,在他的講話和著作中,新民主主義的字眼基本上就絕跡了,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話題也逐漸淡出歷史舞臺。那么,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是否從此就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了呢?探究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歷程可以發(fā)現(xiàn),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某些時期、某些方面,由于歷史的慣性,更由于這個理論本身與中國國情的適用性,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仍然在發(fā)揮些許作用,甚至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只不過不再使用新民主主義的字眼罷了。筆者不揣淺陋,權將其視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隱性發(fā)展,此乃一家之言,正確與否,還需廣大專家學者進一步探討。茲舉三例。

        在中共八大上,陳云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shù)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生產為補充;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市場為補充。這個思想受到大會肯定,并寫進了決議中。這是長期領導經濟工作的陳云對市場和計劃關系認識的突破,也是對社會主義改造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的反思和糾正,成為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特點的經濟體制的重要步驟。細究可以發(fā)現(xiàn),陳云之“個體經營”“自由生產”“自由市場”確與新民主主義時期并無本質區(qū)別,區(qū)別之處僅在于處在社會主義條件之下。這何嘗不與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中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的政策有融通之處?何嘗不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新民主主義社會經濟綱領的進一步延伸?

        同年12月,毛澤東本人也提出:“可以消滅了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①《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0頁。,并形象地將其喻為“新經濟政策”。這種形式上的悖論其實暗含著邏輯上的真理性,是否可以理解為對過早消滅資本主義的一種理性邃思?是否可以理解為已被拋棄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真理之偉力的不自覺的發(fā)揮?

        陳云和毛澤東的這些正確思想,實際上并未得到真正貫徹,而是隨著“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左”傾錯誤愈演愈烈,被當做“資本主義的尾巴”無情地割掉了。我國經濟建設由此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qū),農業(yè)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農民生活水平普遍下滑。在這種形勢下,從廣大群眾到中共領導人,都在為擺脫困境積極探索。于是,“包產到戶”應運而生。

        包產到戶是農民的發(fā)明,從農業(yè)合作化時期的“曇花一現(xiàn)”,到“大躍進”時期的“生而夭折”,再到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花開花落”,歷盡坎坷。鄧子恢、劉少奇、鄧小平等人在堅持社會主義的前提下,對包產到戶的實驗進行了調查研究和經驗總結,熱情贊揚并支持農民的創(chuàng)造精神,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使其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形態(tài)。特別是鄧子恢形成了一整套理論主張,諸如包產到戶不影響所有制,仍是集體經濟,只是方法問題;不是倒退回去,是一種改革;能體現(xiàn)按勞分配原則;符合農村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有助于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合乎多快好省的原則;不是單干,和工廠一樣,是實行生產責任制;等等。

        包產到戶的努力三起三落,理論探索也遇到很大阻力,但是畢竟局部的試驗取得了明顯成效,理論探索的成果也載入史冊,成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有益補充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

        怎樣從中國國情出發(fā),看待包產到戶與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關系?首先,農民們在困境中力圖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對新民主主義時期土地改革成果產生了顧戀情緒,而中共領導人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由于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可循,便試圖從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中尋找活力元素,來解決當時的困難和問題。劉少奇等人在終結了新民主主義的實踐后,雖然對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探索受到重大影響,但是并沒有放棄對真理的追求。可以說,農民群眾和部分領導人都有著強烈的新民主主義情結。其次,包產到戶是集體經濟條件下合乎當時農業(yè)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生產效率較高的農業(yè)經營形式,與社會主義改造前私有經濟條件下的個體經營雖然本質上不同,但形式上相似,可以說借鑒了新民主主義時期的很多做法。再次,包產到戶的三次興起,因為社會有需要,所以才發(fā)展起來,皆發(fā)端于農民的自發(fā)勢力——對某些公有制程度過高做法的不滿、對“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抵制、對天災人禍的本能自救,同時也得益于部分領導人的肯定和支持。其根源在于生產關系和現(xiàn)實生產力水平的嚴重脫節(jié),在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邏輯力量的顯現(xiàn)、合乎規(guī)律的陣發(fā)。這是對包產到戶與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之間關系的深中肯綮的解釋。

        劉少奇、鄧子恢等人對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隱性發(fā)展,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作為偉大馬克思主義者的求實精神和政治勇氣。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并沒有也不應該隨著新民主主義實踐的終結而立即終結,就像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一樣,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終結只能說明作為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一環(huán),那個社會發(fā)展階段終結了,并不能說明這個理論本身的終結。作為一個嚴整的科學體系,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中有些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部分是不會終結的,它表現(xiàn)在中共一些領導人對這個理論的繼續(xù)思考及其隱性發(fā)展,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表現(xiàn)在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巨大啟迪和借鑒作用,并最終促使中共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最近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從這個實際出發(fā),提倡積極發(fā)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fā)展。可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中關于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政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囿于篇幅,本文主要從經濟方面來分析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關系問題。論證這兩個范疇的關系,并非要把它們對立起來。事實上,作為邏輯前提和理論預設,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為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搭建了基本框架,填充了大部分內容。沒有前者就沒有后者。論證這兩個范疇的關系,主要目的在于從學術上探究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努力向科學的真理靠近,絲毫不會動搖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主要締造者的地位,也絲毫不會貶損他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的光輝形象。

        猜你喜歡
        新民主主義理論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百年
        淺析新民主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淵源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時間的歷史考察
        黨史文苑(2017年4期)2017-03-24 21:01:17
        馬克思主義大論戰(zhàn)與湘學的新民主主義轉型
        湖湘論壇(2016年2期)2016-12-01 04:22:38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新民主主義話語優(yōu)勢的確立
        淺析新民主主義與新三民主義的異同
        理論宣講如何答疑解惑
        學習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44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精品的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五月天俺也去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熟女亚洲av麻豆|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搡老熟女中国老太| 人妻无码aⅴ中文系列久久免费| 玩弄极品少妇被弄到高潮|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片| 羞羞色院99精品全部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小说| 国产精品高清亚洲精品| 91成人自拍国语对白|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毛片性天堂| 亚洲av手机在线一区|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香蕉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黄毛片| 欧美性色黄大片手机版| 亚洲av日韩aⅴ永久无码| 黄色大片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免费高清久久影院|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视频你懂的| 久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国产av|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天堂avav在线| 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中国| 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骚货人妻视频中文字幕| 很黄很色很污18禁免费|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主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会员|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